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翼飞

作品数:77 被引量:32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4篇废水
  • 14篇水处理
  • 14篇污染
  • 13篇污水
  • 10篇降解
  • 9篇微生物
  • 9篇硫酸盐
  • 8篇脱氮
  • 8篇污水处理
  • 8篇硫酸盐还原
  • 8篇硫酸盐还原菌
  • 7篇硝化
  • 6篇絮凝
  • 6篇絮凝剂
  • 6篇生物菌
  • 6篇生物絮凝
  • 6篇生物絮凝剂
  • 6篇重金
  • 6篇重金属
  • 6篇微生物菌

机构

  • 77篇中国科学院成...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成都师范学院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西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四川省自然资...
  • 1篇四川环境工程...

作者

  • 77篇谢翼飞
  • 52篇李旭东
  • 17篇谭周亮
  • 9篇杨阳
  • 6篇彭小明
  • 5篇周后珍
  • 5篇李久安
  • 4篇李福德
  • 3篇刘国
  • 2篇罗冬
  • 2篇朱德文
  • 2篇杨俊仕
  • 2篇严平
  • 2篇李国欣
  • 2篇罗丽卉
  • 2篇陈进斌
  • 2篇李红
  • 2篇毛志成
  • 1篇刘庆华
  • 1篇张丹

传媒

  • 6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环境工程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四川环境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应用化工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给水排水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南方农业
  • 2篇生物化工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资源综合...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当代化工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9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3
  • 2篇2002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剧毒难降解工业废水集成处理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李福德李大平李昕谢翼飞吴全珍宋国成甘永昌房立彬李宏斌胡杰
通过对剧毒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系统研究,自主研发并集成创新了经济实效的先进技术,在菌种筛选组合、生物硫铁纳米材料、碱解和深度处理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创新了物化预处理与微生物技术耦合的重要理论,为剧毒难降解工业...
关键词:
关键词:工业废水处理纳米材料
酵母型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获得高效的酵母菌型絮凝剂。方法:以代表性的高岭土悬浊液、养殖场废水、土壤上清液、藻液、硫酸铜溶液、发酵废水作为测试废水,筛选具有絮凝活性的菌种。结果:筛选出3株具有絮凝活性的菌种,其中酵母1-4絮凝效果较好且适用范围较广;对酵母1-4菌培养基的碳源、氮源、碳氮比进行优化,确定最适碳源为甘露醇,最适氮源为氯化铵,碳氮比5∶1为最佳。结论:用醇降法提取优化培养所得的絮凝剂,产率为5.0g/L,经紫外吸收光谱和茚三酮反应初步判断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陈成钟雨雪夏祥邱成书陈存谢翼飞
关键词:酵母菌生物絮凝剂高岭土悬浊液培养基优化
一株纤维微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纤维微菌及其应用。具体技术方案为:一株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 sp.)LD‑Y,所述纤维微菌于2023年8月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
谢翼飞梁蝶张丹许文来
成都平原典型河流丰平枯时期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
2025年
西江河是成都平原沱江流域的代表性支流之一,研究西江河流域在季节性变化影响下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功能特征,旨为长江上游河流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西江河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水体和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时空环境下西江河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结果表明,西江河优势菌群依次为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为43.42%)、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为14.64%)、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为7.64%)、蓝菌门(相对丰度为6.38%)、放线菌门(相对丰度为5.59%)。水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比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更易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其中沉积物中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构和多样性均呈现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依次降低的趋势,且丰水期和枯水期流域的水体或沉积物中微生物的主要二级功能较平水期发挥的作用更为显著。
纪元静刘与斯廖通顺刘权斌夏佳谢翼飞张丹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技术
草木灰对Cd^(2+)废水吸附性能和动力学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草木灰投加比和反应时间对Cd2+的吸附影响及其动力学特征,并运用Langergren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草木灰对Cd2+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Langergren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且表现为有利吸附。在室温下草木灰对Cd2+的饱和吸附量为136.99 mg.L-1。
李旭东毛志成谢翼飞杨阳
关键词:草木灰动力学废水处理
玉米酒精废水培养生物硫铁复合材料研究
2013年
利用培养皿夹层培养分离出一株产生物硫铁复合材料(生物硫铁)的硫酸盐还原菌S-1-7,该菌株可以利用酒精废水作为培养基生成生物硫铁复合材料。考察了投加量、pH值、温度、振荡强度对生物硫铁处理含铜废水的影响。采用生物硫铁处理含铜废水,结果表明菌株S-1-7利用玉米酒精废水生成的生物硫铁能快速处理含铜废水,在pH 4.0,25℃,4 min去除率达99.8%以上。
李红于苏俊杨阳谢翼飞
关键词:含铜废水酒精废水
曝气强化微生物功能菌修复黑臭水体被引量:26
2017年
从成都市三道沟黑臭底泥中分离出一株能以底泥有机质为碳源和能源生长的土著微生物功能菌HC-1,经鉴定该菌株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三道沟黑臭底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功能菌强化底泥有机质降解来修复黑臭水体的方法。研究了底泥曝气和上覆水曝气对黑臭水体修复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投加土著微生物功能菌并结合底泥曝气能够明显改善上覆水水质,加快底泥的修复。使用间歇曝气协同土著微生物功能菌作用时效果和连续曝气相近,且可降低运行成本。实验15 d后,上覆水COD、NH_3-N和TP去除率分别达67.6%、71.6%和92.2%,底泥有机质的降解速率提高了30%,底泥微生物活性增加5倍。
徐熊鲲谢翼飞陈政阳刘国唐彬彬高阳阳
川渝地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及景观生态设计的探讨
2021年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村各行业为农村经济收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之产生的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设良好农村生态和人文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基于此,引入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以四川省简阳市石桥镇永久村为例,以平衡环境-景观-经济关系为原则,设计生态沟渠拦截系统,净化污水水质,兼具景观植物栽培基地功能,促进当地收入增长的同时满足植物群落景观要求,助力建设“美丽乡村”,为川渝地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杨尚虎兰书焕龚屹鹏罗明华谢翼飞
关键词:农村面源污染植物筛选
石油类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1年
从事故原因、应急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几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发生的主要石油类突发水污染事故,综述了机械回收、原地焚烧、投加消油剂、生物修复等应对石油类水污染事故的主要应急处理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其中,机械回收中围栏法和吸附法应用研究较多;原地焚烧具有简单、快速与高效等特点;喷洒消油剂适应恶劣天气与大面积处理;而生物修复则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分析认为,复杂多变的事故场景决定了应急技术应是一个综合技术系统,通过构建油类突发水污染事故模拟平台,验证深化现有技术,强化现有单项技术的集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彭小明周后珍谢翼飞谭周亮李旭东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石油泄漏机械回收消油剂
石油降解菌功能特性高通量评价方法研究
2024年
针对传统石油降解菌降解性能测定方法存在操作繁琐、周期长、工作量大等问题,探究菌株石油烃降解率与4个参数(脂肪酶、脱氢酶、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建立石油烃降解菌功能特性的高通量评价方法。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单一参数响应关系方程与多参数拟合方程并对方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的石油烃降解率与各参数均成正相关,其中菌株的表面活性剂乳化性能、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活性与石油烃降解率呈显著相关(R^(2)分别为0.612和0.673,P<0.05)。基于优化后的方程,用高通量的菌株酶活测定方法代替传统降解率测定方法对石油降解菌进行功能评价的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通量高,在石油降解菌株筛选、菌群合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贺嘉妮孙先锋张丹梁蝶谢翼飞
关键词:石油烃降解微生物修复多元线性回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