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艺民

作品数:49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视网膜
  • 21篇网膜
  • 18篇手术
  • 18篇玻璃体
  • 9篇病变
  • 8篇视网膜病
  • 8篇视网膜病变
  • 8篇切除
  • 8篇硅油
  • 7篇切除术
  • 6篇玻璃体切除
  • 6篇玻璃体切除术
  • 5篇眼外伤
  • 5篇增生
  • 5篇手术治疗
  • 5篇黄斑
  • 5篇玻璃体视网膜
  • 4篇血管
  • 4篇视网膜脱离
  • 4篇术后

机构

  • 34篇北京大学第三...
  • 8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爱尔眼科医院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焦煤集团
  • 1篇攀枝花市中西...

作者

  • 49篇许艺民
  • 22篇马志中
  • 16篇王常观
  • 14篇窦宏亮
  • 13篇冯学峰
  • 5篇张惠蓉
  • 5篇王婷
  • 5篇王欣
  • 4篇张惠蓉
  • 3篇冯云
  • 3篇胡运韬
  • 2篇靳瑛
  • 2篇鹿新荣
  • 2篇雷嘉启
  • 2篇冯学锋
  • 2篇宋宗明
  • 2篇苗金红
  • 2篇沈丽君
  • 2篇韩亮
  • 2篇王叶楠

传媒

  • 6篇中国实用眼科...
  • 4篇中华眼底病杂...
  • 4篇中华眼外伤职...
  • 3篇眼外伤职业眼...
  • 3篇武警医学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眼科
  • 2篇眼科研究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国眼底病论...
  • 2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美国医学会眼...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第三届北大眼...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1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病变形态与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的关系
2013年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VMT)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仍有部分患者手术后视功能恢复不佳,这可能与黄斑区的病变形态有关。但目前国内VMT的黄斑病变形态与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研究较为少见。为此,我们结合VMT临床资料及黄斑区OCT像,观察一组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VMT患者的视力、黄斑形态变化,以探讨黄斑病变形态与手术后视力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景晓彬窦宏亮马志中王常观许艺民冯学峰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玻璃体切除术
PDR、PVR增生膜组织超微结构及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生物学特点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比较研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PVR及PDR增生膜组织超微结构与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生物学特点。方法PVR、PDR增生膜组织标本29例,通过电镜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研究PVR与PDR增生膜组织超微结构、细胞膜上TGFβR1和EGF受体表达的生物学特点。结果(1)PVR、PDR增生膜中细胞类型主要是RPE细胞、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和巨噬细胞;PVR与PDR膜组织超微结构不同。(2)TGFβR1受体在PDR增生膜组织中的表达,其平均光强度(P<0.01)与平均阳性面积(P<0.05)均强于PVR增生膜组织,EGF受体在PDR增生膜组织中(13/14,92.8%)表达较PVR增生膜组织中(3/15,20%)明显(P<0.05)。(3)无论PDR、PVR增生膜组织TGFBRI受体在病程>6个月的增生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小于6个月的标本(P=0.002),而EGF受体在病程2-6个月的膜组织中表达平均面积(P=0.024)明显小于其他病程的膜组织。结论PDR、PVR增生膜组织,其超微结构与生长因子表达的生物学特点不同。
许艺民冯云马志中王常观冯学峰
关键词:增生膜超微结构受体
21.复杂眼外伤治疗中严重前节紊乱的处理
研究复杂眼外伤中伴有严重前节紊乱的的处理方法与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了25例25只伴有严重前后节损伤眼的前节紊乱处理方法,25眼均在细致处理严重前节紊乱后行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手术处理复杂的后段损伤,包括严重的视网膜脱离...
许艺民王常观冯学峰窦宏亮马志中
硅油支持眼的人工虹膜膈植入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总结硅油支持眼的人工虹膜膈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 11例硅油支持眼人工虹膜膈植入手术适应症 ,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11例人工虹膜膈植入眼原发眼病中 ,7例 (7/11,64 % )为严重外伤眼 ,2例 (2 /11,18% )为增埴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眼 ,1例 (1/11,9% )为严重PVR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眼 ,1例 (1/11,9% )为Coats病眼 ;7例 (/11,64 % )人工虹膜膈有效地防止了硅油接触角膜 ,11例人工虹膜膈植入眼 ,均未引起视力的进一步下降 ;其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低眼压和人工虹膜膈表面的纤维膜形成。结论 硅油支持眼的开放性人工虹膜膈植入可通过自然隔断 ,建立房水循环来维持眼压 。
许艺民马志中王常观冯学锋
关键词:虹膜植入硅油角膜房水开放性
玻璃体切割手术后长期低眼压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目的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后长期低眼压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至2007年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眼压<9 mmHg(1 mmHg=0.133 kPa)。并持续1个月以上的患者。病因未做限定。非接...
窦宏亮王欣马志中许艺民王常观
关键词:低眼压玻璃体切割手术显微镜观察
文献传递
合并角膜血染的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手术预后分析及治疗策略探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合并角膜血染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在历经临时人工角膜辅助下的玻璃体手术及血染角膜原位缝回手术后的不同转归。方法开放性眼外伤接受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术中因角膜血染应用临时人工角膜,术毕将自体血染角膜原位缝回,手术后随访时间超过2年者16例(16眼)。依据术中及术后填写的眼外伤登记表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外伤类型,伤眼的基本状况,手术后伤眼的不同转归情况。结果16例中男15例,女1例,年龄20一53岁,平均(32.3±9.5)岁。手术距受伤时间平均8~57d,平均(18.8±12.3)d。破裂伤15例,穿孔伤1例,1例合并眼内异物。全部为开放3区损伤。术中探查1例视网膜完全流失,另外15例视网膜全脱离,其中11例为闭合漏斗状视网膜脱离,13例存在视网膜嵌塞,4例合并脉络膜断离。术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37.9±11.7)个月。14例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例经2次手术复位。末次复查视力:4眼无光感,5眼为光感~手动,3眼为数指一0.08,4眼I〉0.1。3例因眼球萎缩行眼球摘除;7例因低眼压需长期硅油支撑;其余6例硅油取出,其中3例血染明显消退未行角膜移植,1例行自体双眼角膜互换,2例接受了二期角膜移植。结论合并角膜血染的开放性眼外伤具有多种不同转归和预后,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病例有实施角膜移植的价值和/或必要性。
陈慧瑾王常观冯学峰窦宏亮胡运韬许艺民马志中
关键词:玻璃体手术
肺腺癌脉络膜转移1例被引量:1
2005年
袁如水许艺民
关键词:肺腺癌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转移癌脉络膜骨瘤限局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2011年
干细胞(stemcell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处于未定向分化状态并具有增殖能力。在特定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分化成不同类型的具有特征性形态、特异分子标志及特殊功能的成熟细胞。干细胞按来源可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s,ESCs),来源于胚胎和胎儿组织,以及成体干细胞(adultstemcells,ASCs),来源于出生后器官或成年个体组织。
陈洁彭秀军许艺民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眼科疾病干细胞治疗
PDR玻璃体切除手术后难以吸收的玻璃体出血的原因与治疗
目的:探讨PDR玻璃体切除手术后复发玻璃体出血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例30眼PDR玻璃体切除手术后发生玻璃体出血的原因;30例30眼均通过再次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详细的检查以确定再次玻璃体出血的原因。复...
许艺民马志中窦宏亮冯学峰
关键词:玻璃体出血PDR
文献传递
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前膜形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观察了75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及视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黄斑前膜形成36只眼,发生率为48%。其中30只眼术后视力低于0.4,占黄斑前膜形成者总数的83%,提示黄斑前膜是严重影响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黄斑前膜形成的危险因素有:术前PVR程度、破孔的形态、位置、大小及冷凝量。
许艺民张惠蓉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术黄斑前膜病因并发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