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莹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克罗恩
  • 4篇克罗恩病
  • 3篇疗效
  • 2篇炎症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预后
  • 2篇预后不良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重症
  • 2篇重症胰腺炎
  • 2篇嘌呤
  • 2篇胃管
  • 2篇腺炎
  • 2篇小鼠
  • 2篇疗效观察
  • 2篇硫唑嘌呤
  • 2篇结肠
  • 2篇空肠

机构

  • 15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解莹
  • 12篇田丰
  • 4篇张亚杰
  • 3篇李卉
  • 3篇李岩
  • 2篇周林妍
  • 2篇闫博
  • 1篇张莹
  • 1篇于飞
  • 1篇尚云晓
  • 1篇刘大军
  • 1篇王媛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肝脏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华炎性肠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部CT在克罗恩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腹部CT在克罗恩病(CD)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62例确诊为CD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腹部CT、口服法小肠造影(SBFT)及结肠镜3种检查方法在诊断CD时完成情况、肠内外病变及并发症的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2例患者中,44例完成结肠镜(71.0%)、39例完成了SBFT(62.9%)、59例完成了CT(95.2%)。节段性病变检出率分别为:结肠镜11.4%(5/44),SBFT 28.2%(11/39),CT 54.2%(32/59),P<0.05;对结肠及末段回肠病变检出率比较,CT 85.7%(38/42),结肠镜68.2%(30/44),P<0.05;对小肠病变检出率比较,CT84.2%(32/38),SBFT59.0%(23/39),P<0.05。与SBFT相比,CT在对CD并发症诊断方面具有优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于跳跃性病变,肠壁本身及肠外病变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CD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大的价值。
解莹田丰
关键词:克罗恩病腹部CT结肠镜
早期应用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合并2个以上预后不良高危因素克罗恩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IFX)联合硫唑嘌呤(AZA)治疗合并2个以上预后不良高危因素克罗恩病(C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接受早期IFX联合AZA治疗的18例合并≥2个预后不良高危因素C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4、30周患者实验室指标、克罗恩病活动指数(Best CDAI)评分、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SES-CD)、瘘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均完成14周的治疗,其中9例完成30周的治疗。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14周患者Best CDAI、SES-CD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明显下降(P<0.05);红细胞比容(HCT)、白蛋白(ALB)及体重指数(BMI)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后第14周相比,治疗后第30周患者Best CDAI、SES-CD评分进一步显著下降(P<0.05);BMI进一步上升(P<0.05)。第14、30周临床缓解率分别为83.3%(15/18)、88.9%(8/9);内镜下黏膜愈合率分别为11.1%(2/18)、55.6%(5/9)。6例合并有肛瘘的CD患者中2例完成第30周的治疗。治疗后第14周,6例瘘管部分愈合;2例患者完成了30周的治疗,瘘管均完全愈合。2例在第2周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3例患者在第6周时出现WBC计数下降,经相应治疗短期内恢复正常,均未影响继续治疗。所有患者随访至2016年10月11日未观察到药物相关感染及恶性肿瘤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IFX早期联合AZA治疗合并≥2个预后不良高危因素的CD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控制全身炎症状态;持续治疗能够有效诱导并维持疾病缓解,促进内镜下肠黏膜愈合,促进瘘管愈合;且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田丰解莹闫博
关键词:克罗恩病英夫利昔单抗硫唑嘌呤
聚乙二醇改良方案对肠道准备耐受性及清洁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改良方案对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耐受性、不良反应等影响,以寻找更优的肠道清洁方法。方法收集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219例。随机分为4组:聚乙二醇2 L组(54例)、聚乙二醇4 L组(55例)、无糖可乐+聚乙二醇2 L组(53例)、利那洛肽+聚乙二醇2 L组(57例),进行肠道清洁度、肠道准备耐受性及准备时间等方面的评估。结果2 L组的清洁度总分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4 L组在清洁度总分和右半结肠评分中明显高于可乐组(P<0.05)。可乐组的口感评分和重复用药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可乐组的恶心发生率(18.9%)明显低于其他3组;可乐组的呕吐发生率(1.9%)显著低于利那洛肽组(14.0%);腹胀发生率中,可乐组(3.8%)明显低于2 L组(22.2%)和4 L组(27.3%),利那洛肽组(10.5%)明显低于4 L组(P<0.05)。2 h内可乐组全部喝完泻药的患者比例(92.4%)高于2 L组(83.3%)和4 L组(8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糖可乐冲调聚乙二醇可以改善肠道清洁度,提升适口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可以明显提升肠道清洁度,同时减轻腹胀的副反应。
张莹解莹田丰刘礼维周林妍
关键词:肠道准备肠道清洁度聚乙二醇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29例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提高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栓(PVT)形成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合并PVT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D-二聚体及血小板水平的升高或相对升高是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独立危险因素;PVT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在患者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及时、合理地选择各种方法进行抗凝、溶栓是治疗的关键。结论提高对肝硬化合并PVT的认识,及时诊断、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是决定本病预后的关键。
田丰王媛解莹张亚杰
关键词:门静脉系统血栓肝硬化D-二聚体
克罗恩病4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克罗恩病(CD)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以提高CD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47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CD好发于男性,慢性病程,青壮年常见。病变最常累及回结肠。腹痛(53.9%)和腹泻(29.79%)为最常见症状。内镜检查结合病理是主要诊断方法。本病误诊率高。以内科治疗为主,手术治疗术后易复发。结论 CD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病程长,复发率高,因此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率及漏诊率。
解莹田丰李岩
关键词:克罗恩病回顾性分析
早期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联合硫唑嘌呤治疗18例合并2个以上预后不良高危因素克罗恩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解莹田丰闫博
早期经胃管和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中度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经胃管(nasogastric tube,NG tube)和经空肠管(nasojejunal tube,NJ tube)行肠内营养治疗中度重症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
李卉解莹田丰
早期经胃管和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中度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李卉解莹田丰
土槿皮乙酸及小白菊内酯对胃肠癌及肝癌作用的研究
胃肠癌及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及危及人类的健康与生命。目前,中药及有效成分防治该类肿瘤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有关学者的关注。近年来,我们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就小白菊内酯及土槿皮乙酸对胃肠癌及肝癌的作用进行了系列研...
李岩于飞刘大军解莹
关键词:胃肠癌肝癌土槿皮乙酸小白菊内酯药物敏感性
Th17细胞的分化调控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3
2021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IB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感染、环境、遗传、免疫、肠道微生物等因素有关,其中免疫功能异常在IBD的发病机制中日益受到关注。Th17细胞的分化受到诸多细胞因子、转录因子、信号通路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研究发现Th17细胞在IB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主要起到促炎作用,但也有研究显示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对IBD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深入探讨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IBD中的作用机制,如何更好地调控Th17细胞的分化及功能,使其为IBD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解莹李岩
关键词:TH17细胞细胞因子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