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麻醉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5篇全麻
  • 5篇芬太尼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5篇丙泊酚
  • 4篇小儿
  • 3篇腰硬联合
  • 3篇腰硬联合麻
  • 3篇腰硬联合麻醉
  • 3篇嗜铬
  • 3篇嗜铬细胞
  • 3篇嗜铬细胞瘤
  • 3篇嗜铬细胞瘤切...
  • 3篇手术
  • 3篇七氟醚
  • 3篇全身麻醉
  • 3篇细胞

机构

  • 18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柳州市工人医...

作者

  • 20篇解翔彬
  • 13篇陈霞
  • 1篇易红
  • 1篇王春光
  • 1篇姚尚龙
  • 1篇李进
  • 1篇袁世荧
  • 1篇邓立平

传媒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3篇河南外科学杂...
  • 2篇微创医学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2篇2012
  • 1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评价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择期行TURP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CEA)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麻醉前和麻醉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到达最高麻醉平面时间和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CSEA组麻醉效果好于CEA组(P<0.05),CSEA组有2例发生低血压,CEA组有7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心动过缓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CEA组有3例发生恶心呕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术后头痛发生。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TURP手术。
解翔彬陈霞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布比卡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
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0.5%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等比重组和重比重组,每组30例,观察各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平面、达峰时间、麻醉效果、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在给药后5min,重比重组患者的SBP、DBP低于等比重组(P〈0.05),等比重组感觉阻滞达峰时间长于重比重组(P〈0.05),下肢运动恢复时间短于重比重组(P〈0.05),等比重组患者低血压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重比重组(P〈0.05)。结论0.5%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较重比重布比卡因更适用于剖宫产手术。
解翔彬
关键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
七氟醚复合芬太尼全麻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芬太尼全麻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拟行择期扁桃体切除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复合芬太尼全麻组(S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麻组(P组)。记录两组患儿麻醉前、麻醉后5min、麻醉后10min和拔管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两组患儿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S组明显短于P组(P<0.01)。结论七氟醚复合芬太尼全麻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麻醉效果可靠、苏醒快、不良反应少。
解翔彬陈霞
关键词:扁桃体切除术七氟醚小儿
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静脉注射脂多糖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Hypertonic-HyperoncoticSolution,HHS)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大鼠的保护...
解翔彬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HHS内毒素ICAM-1
文献传递
13例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用药管理。方法总结13例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麻醉用药管理经验。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45~240 min,麻醉时间170~295 min。术中出血量180~550 mL,术后苏醒时间0.5~1 h,拔除气管导管时间1~2 h,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配合技术,合理的麻醉用药管理,严密的术中监测是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
易红解翔彬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腹腔镜麻醉用药护理
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ASAⅠ级或Ⅱ级择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和停药后10 min的DBP、SBP、HR、SpO2,记录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在麻醉后5 min、10 min的SBP和DBP较术前下降明显(P<0.05)。R组患者苏醒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较F组短(P<0.01)。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应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苏醒迅速,安全有效。
解翔彬陈霞
关键词: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宫腔镜手术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全麻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全身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8例ASAⅠ~Ⅱ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30min肌注东莨菪碱0.01mg/kg和哌替啶2 mg/kg。氯胺酮1 mg/kg麻醉诱导,继以丙泊酚25μg.kg-1.min-1+氯胺酮12.5μg.kg-1.min-1微泵持续静脉输注维持麻醉。连续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结果 48例患儿术中血压、心率较麻醉前稍增高,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患儿在氯胺酮诱导后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外,其余患儿SpO2无明显下降(P>0.05),麻醉效果满意,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手术的麻醉。
解翔彬陈霞
关键词:介入治疗全身麻醉氯胺酮丙泊酚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的麻醉管理。方法 38例患者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采用丙泊酚、七氟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复合全麻,常规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压(IBP)、中心静脉压(CVP)。术中使用硝酸甘油、艾司洛尔、去氧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麻醉过程平稳,无麻醉并发症。结论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麻醉的关键是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心肌氧供和氧耗平衡。
解翔彬陈霞
关键词:麻醉
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麻醉管理体会。方法对13例患者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术前降压、扩容治疗。术中配合控制性降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结果在气管插管后和肿瘤探查、切除前会出现血压、心率剧烈波动。经麻醉细心管理、合理用药,手术、麻醉均获成功,无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严密的监测和细心麻醉管理是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的安全保证。
解翔彬陈霞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腹腔镜麻醉
高张-高胶渗混合液对脂多糖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2006年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hypertonic-hyperoncotic solution(HHS) on the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haride in rats.Methods Models of acute lung injury(ALI) in rats were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haride(LPS,5 mg/kg,i.v.). Twenty-four SD rats weighing 180 g-200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with 8 animals each: ①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nly normal saline;② LPS group received intravenous LPS 5 mg/kg;③ HHS group received HHS 4 ml/kg infusion 2 min after intravenous LPS 5 mg/kg.The rats were anesthetized with urethane.They were killed by exsanguinations at 4 h after intravenous LPS or normal saline administration.Then the lungs were removed,left lung was lavaged and the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 was collected for determination of albumin concentration.Right lung was used for measurement of wet/dry lung weight ratio and myeloperoxiase(MPO) activity.Pathologic changes of lung tissue were observed microscopically.Results Obvious ALI 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 in the lungs of LPS group rats was observed compared with NS group,and wet/dry lung weight ratio and MPO activity in lung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LPS group(P<0.01) as well as the albumin concentration in BALF(P<0.01).Compared with LPS group,the 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 in the lungs was ameliorated and wet/dry lung weight ratio,MPO activity in lungs and the albumin concentration in BALF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HHS group(P<0.01).Conclusion HHS can attenuates lipopolysacchharide-induced ALI in rats probably through inhibition of the infiltration and activation of neutrophil.
解翔彬袁世荧李进姚尚龙
关键词: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脂多糖混合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血性休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