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静萍
- 作品数:65 被引量:189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芒的快速繁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芒的快速繁殖方法,选取芒的幼穗,升汞消毒清洗后切成穗段,接种在MS+2,4-D2.0~5.0mg/L+6-BA0.5~2.0mg/L+椰子汁100~500ml/L的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转...
- 易自力肖亮蒋建雄陈智勇覃静萍黄丽芳
- 一种火龙果的组织培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龙果的组织培养方法,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火龙果的成熟茎段经消毒处理,接种在MS+多效唑0.1~1.5mg/L腋芽诱导培养基上,将获得的腋芽切下转入MS+6-BA1.0~6.0mg/L+矮壮素0.1~...
- 易自力陈智勇蒋建雄黄丽芳覃静萍艾辛王红权
- 文献传递
- 转基因改良水稻抗稻瘟病的策略及其进展被引量:2
- 2005年
- 稻瘟病是由子囊菌引起的广泛发生在世界各水稻产区的主要真菌病害。由于病原菌致病性的高度分化,使得对稻瘟病很难控制和防治。长期实践证明,培育抗病品种是稻瘟病抗病育种的主要目标。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利用转基因技术导入外源基因改良稻瘟病抗性已成为一条新途径。现有研究表明,通过某些抗病基因、抗真菌蛋白基因、杀菌肽基因的克隆和转育,可以培育出获得对稻瘟病广谱抗性的水稻品种(系)。
- 谭炎宁易自力蒋建雄覃静萍肖亮
- 关键词:基因改良抗稻瘟病水稻产区广谱抗性子囊菌杀菌肽
- 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被引量:7
- 2007年
- 以草地早熟禾成熟胚为外植体,并去除部分胚乳,或用浓盐酸处理,选择NB+2,4-D 2mg/L为诱导培养基,NB+6-BA 2mg/L为分化培养基,1/2NB+IAA 0.5mg/L+NAA 0.5mg/L为生根培养基,建立了这些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高频诱导与再生系统,确定了G418(40-50mg/L)Hpt(50mg/L)的筛选临界浓度,确定了最佳分化时间,探讨了建立草地早熟禾转化受体系统的必要条件。
- 陈智勇易自力蒋建雄覃静萍刘清波蔡能唐小艳孙鏖
- 关键词: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
- 一种白及保湿凝胶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及保湿凝胶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取白及多糖20~80份加入4~25倍重量的50-70℃蒸馏水,再加入白及凝胶,搅拌均匀后保温10~60min,再加入二氢杨梅素和珍珠粉立刻采用超声波处理去氧加速溶解,超声波处理...
- 唐忠海覃静萍
- 文献传递
- 通过转基因水稻的转育获得抗稻瘟病杂交稻亲本新品系的研究
- 本研究以转外源溶菌酶基因粳稻中花9号[ZH9(R)]与几个目前生产上有广泛应用价值但感病的籼型杂交稻亲本9311、明恢63(MH63)、288、E32和培矮64s(PA64s)连续进行回交转育,从这些籼稻亲本与ZH9(R...
- 覃静萍
- 关键词:稻瘟病转基因水稻抗病鉴定杂交稻
- 文献传递
- 七叶一枝花与茅岩莓的高效套栽方法
- 本发明提供茅岩莓与七叶一枝花的高效套栽方法,采用野生茅岩莓原始枝条经扦插繁殖得到茅岩莓幼苗、茅岩莓幼苗栽培管理、喷洒药物间隔诱导茅岩莓植株以及茅岩莓植株栽培管理以及与七叶一枝花的套栽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另外栽种茅岩莓苗,茅...
- 覃静萍
- 文献传递
- 多年生黑麦草愈伤组织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被引量:6
- 2007年
- 多年生黑麦草成熟胚为外植体,选择CC+2,4-D 4 mg/L为诱导培养基,NB+6-BA 2 mg/L为分化培养基,1/2 NB+IAA 0.5 mg/L+NAA 0.5 mg/L为生根培养基,建立了多年生黑麦草胚性愈伤组织高频诱导与再生系统,确定了G418(150~200 mg/L)、Hpt(50 mg/L)、Basta(20~30 mg/L)的筛选临界浓度,确定了最佳分化时间,探讨了建立多年生黑麦草转化受体系统的必要条件。
- 陈智勇易自力蒋建雄覃静萍刘清波蔡能唐小艳孙鏖
- 关键词:多年生黑麦草愈伤组织
- 一种火龙果的组织培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龙果的组织培养方法,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火龙果的成熟茎段经消毒处理,接种在MS+多效唑0.1~1.5mg/L腋芽诱导培养基上,将获得的腋芽切下转入MS+6-BA1.0~6.0mg/L+矮壮素0.1~...
- 易自力陈智勇蒋建雄黄丽芳覃静萍艾辛王红权
- 转溶菌酶基因水稻回交转育籼型杂交稻亲本被引量:10
- 2006年
- 以抗稻瘟病的粳稻中花9号转溶菌酶基因材料D2-1-2与籼型杂交稻两优培九的恢复系9311及不育系培矮64S、汕优63的恢复系明恢63分别杂交和多代回交,进行外源溶菌酶基因的转育。对获得的转育回交后代B39311、B3MH63、B2PA64S和回交自交后代B2F29311、B2F2MH63、B1F2PA64S进行了PCR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在回交后代中呈1∶1分离,而在回交的自交后代中呈3∶1分离,证明外源溶菌酶基因是以单拷贝稳定传递给后代的。2003年和2004年对转育后代和测交组合进行了稻瘟病抗性调查,结果表明,转育后代抗性与轮回亲本相比、测交组合抗性与对应杂交稻组合相比都有了较大提高。随着转育回交世代的增加,抗性增强得越明显。研究表明通过回交转育方法将外源溶菌酶基因导入杂交稻亲本是选育抗稻瘟病杂交稻新组合的一条简便有效的途径。
- 易自力王紫萱覃静萍蒋建雄谭炎宁周清明
- 关键词:杂交稻溶菌酶基因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