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阿亮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动态监测
  • 3篇遥感
  • 3篇土地利用
  • 3篇退耕
  • 3篇退耕还林
  • 3篇黄土高原
  • 2篇退耕还林区
  • 2篇丘陵
  • 2篇丘陵沟壑区
  • 2篇林区
  • 2篇沟壑
  • 1篇信息提取
  • 1篇遥感技术
  • 1篇遥感影像
  • 1篇生态效应
  • 1篇生态效应评价
  • 1篇专题信息
  • 1篇专题信息提取
  • 1篇黄土高原丘陵...
  • 1篇黄土丘陵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5篇薛阿亮
  • 3篇常庆瑞
  • 2篇吴琴
  • 2篇王德彩
  • 1篇蔚霖
  • 1篇贾晓娟
  • 1篇刘梦云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年份

  • 3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TM影像的黄陵县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被引量:2
2008年
以1987年和2002年两期TM影像为信息源,应用计算机自动识别分类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黄陵县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覆盖率高,林地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耕地面积较小,占地比例不到7%。1987年至2002年,耕地和草地面积明显减少,园地增加突出,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略有增长,其中面积变化最大的是耕地,减少111.13 km2;变化率最大的是园地,达到329.44%。
吴琴常庆瑞刘梦云薛阿亮王德彩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监测——以吴起县为例
本文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利用研究区1986年和2003年两期TM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吴起县1986年和2003年两期土地利用/覆盖图和1986-2003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图,分析研究19...
薛阿亮
关键词: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动态监测非监督分类黄土丘陵沟壑区专题信息提取
文献传递
基于遥感影像的吴起县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监测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以1986年和2003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ERDAS IMAGINE 8.7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监督分类与机助屏幕解译相结合,获得了吴起县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图。监测结果表明,从1986~2003年,耕地面积由113 441.08 hm^2下降到28 215.58 hm^2,减少了75.13%;林地由21 988.57 hm^2增加到139 454.70 hm^2,增长了4.34倍;草地面积变化不大,维持在17万hm^2,但覆盖度明显提高,高覆盖度草地由42 518.0 hm^2增加到113 831.0 hm^2;未利用的荒草地由69 591.0 hm^2减少到36 523.3 hm^2。
薛阿亮常庆瑞吴琴
关键词:动态监测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被引量:41
2008年
基于1986,2003年两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吴起县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生态系统价值衡量土地利用类型相对生态价值,对吴起县退耕还林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1)1986—2003年间,吴起县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林地、草地面积显著增加,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其中,63.55%的耕地转换成林地和草地。(2)吴起县的生态环境指数从0.507上升到0.747,生态环境指数明显增加。其中,林地对区域生态环境指数增长贡献明显,从0.058增长到0.368,说明吴起县退耕还林还草带来了较好的生态效应,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贾晓娟常庆瑞薛阿亮蔚霖王德彩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监测
本文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利用研究区1986年和2003年两期TM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吴起县1986年和2003年两期土地利用/覆盖图和1986-2003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图,分析研究19...
薛阿亮
关键词:遥感技术退耕还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