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国宏
-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心脏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静脉法介入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观察
- 2008年
-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过去外科手术是PDA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介入治疗的水平日益提高,因其创伤小、风险低、成功率高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PDA。传统的方法为双通路法,因小儿动脉管径小,穿刺难,易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动静脉瘘及局部血肿。单静脉治疗小儿PDA开辟了新途径。
- 于连慧孟繁超刘和平王玉库刘光钰薛国宏蒋宝国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小儿静脉法血管内皮损伤PDA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治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79例3种常见先心病施行了介入封堵治疗,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82例(PDO组);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56例(ASO组);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51例(VSO组)。对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发生的10例严重并发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严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9%(10/179),其中PDO为2.44%(2/82);ASO组为10.71%(6/56);VSO组为3.92%(2/51)。紧急手术率为1.12%(2/179)。结论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微创而有效治疗措施,但其并发症不容忽视,尤以ASD封堵术发生率最高。
- 王金凤杨翠燕薛国宏刘和平刘德铭
- 关键词:并发症介入治疗封堵术先天性心脏病
-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术前、术后肺动脉-右心室收缩压峰值压差的变化,以评估手术效果。方法2004-2007年吉林心脏病医院心内科诊治16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年龄3~57岁。首先通过右室左侧位造影,根据肺动脉瓣环直径选择扩张球囊;用右心导管测肺动脉-右心室收缩压峰值压差及心脏彩超多普勒测跨肺A瓣压差的方法分别测定扩张前、后压差变化;并于术后随访平均(23.2±12.4)个月,以心电图、超声心动、X线为随访指标。结果16例PBPV患者术后即刻肺动脉-右心室收缩压峰值压力阶差由术前的39~203mmHg降至2~95mmHg(P<0.01),术后心脏彩超多普勒测跨肺动脉瓣压差由术前的34~179mmHg降至4~48mmHg(P<0.05)。术后(23.2±12.4)月多普勒测跨肺动脉瓣压差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PV可显著缩小压差,其治疗肺动脉瓣狭窄安全,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
- 于连慧高丽芳刘和平孟繁超付续杰王玉库薛国宏蒋宝国
- 关键词:肺动脉瓣狭窄成形术
- 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2例报告被引量:2
- 2008年
- 于连慧刘和平孟繁超付绪杰王玉库薛国宏刘光钰
- 关键词: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 心肌桥误诊临床观察——附17例报告
- 2007年
- 目的观察有症状心肌桥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心肌桥的认识,避免误诊或漏诊、延误治疗。方法收集386例冠状动脉造影中17例心肌桥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疗经过。结果本组冠脉造影病例心肌桥检出率为4.40%(17/386),诊断为心绞痛者13例,急性心肌梗死者1例,心脏瓣膜病2例,胸痛待查1例。冠脉造影证实心肌桥合并冠心病10例,心脏瓣膜病2例,漏诊率为70.59%,误诊为冠心病4例,误诊率23.53%。17例心肌桥患者中有8例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结论心肌桥患者常在中年以后出现酷似CHD的临床特征及ECG表现,行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常规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可考虑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和)钙离子拮抗剂治疗。
- 王金凤靳朝辉薛国宏王雪侯丽霞刘德铭
-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心肌桥误诊
- 多孔膜部瘤室缺单封堵器封堵的临床观察
- 2009年
- 目的探讨国产单封堵器对多孔膜部瘤室缺的封堵效果,并进行术后随访,评价其安全性。方法52例多孔膜部瘤室缺患者,经超声心动图(TTE)确诊,治疗均选用国产对称封堵器进行封堵。首先左室左前斜45°-60°,头位20°造影,根据造影室缺大小、形态选择大小合适的封堵器,建立股动静脉轨道。封堵后即刻左室造影,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封堵后随访24h,1、3、6个月,1年。随访指标包括心电图、TTE、放射线胸片。结果52例患者51例封堵成功,1例封堵成功后发生腱索断裂。1例因2次封堵器置入导致室缺明显增大,2例转入外科手术(包括腱索断裂1例),1例封堵器置入膜部瘤内。术后即刻造影,26例有少至微量残余分流,其中20例术后24h分流消失,其余4例于1、3.6个月和1年随访中发现分流消失,2例有少量分流;TTE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所有患者对主动脉瓣、房室瓣无影响,无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溶血等发生。术后8例心电图发生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随访中5例持续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2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持续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3-5d内出现交界性逸搏心律3例,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1例患者在术后第9天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置入临时起搏器,经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维生素C治疗,术后第12天恢复窦性心律,仍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结论不论多孔膜部瘤室间隔缺损距主动脉瓣有无距离均可选择封堵治疗,Qp/Qs〉1.5,最大孔〈10mm患者均为封堵治疗的适应证。经过2个月至3年的随访,疗效确切、安全。
- 于连慧高丽芳刘和平孟繁超薛国宏王玉库蒋宝国高迪
- 关键词:多孔封堵
- 厄贝沙坦联合索他洛尔对阵发性心房纤颤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索他洛尔对阵发性心房纤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组,S组采用索他洛尔治疗;S+E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索他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3个月、半年窦性心律维持率相似,P>0.05;S+E组1年窦性心律维持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左心房内径相似,P>0.05;治疗3个月、半年、1年S+E组比S组左心房内径扩大更慢,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索他洛尔对阵发性心房纤颤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预防心房颤动,延缓左心房扩大。
- 薛国宏
- 关键词:厄贝沙坦索他洛尔阵发性心房纤颤
- 急性心肌炎后似交感风暴1例报告被引量:3
- 2008年
- 于连慧刘德铭孟繁超薛国宏王玉库于永江
- 关键词:急性心肌炎交感风暴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瑞舒伐他汀与替格瑞洛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与替格瑞洛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从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38例,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观察组(38例,瑞舒伐他汀+替格瑞洛),将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有效率和治疗后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对照组患者的心电图有效率为65.79%(25例),低于观察组的86.84%(33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TC和LDL-C显著低于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TG和HDL-C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瑞舒伐他汀与替格瑞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联合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调节血脂状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薛国宏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瑞舒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