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世华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树脂
  • 3篇前牙
  • 3篇复合树脂
  • 2篇修复前
  • 2篇修复前牙
  • 2篇牙髓
  • 2篇牙髓细胞
  • 2篇牙体
  • 2篇牙体缺损
  • 2篇人牙
  • 2篇人牙髓
  • 2篇人牙髓细胞
  • 2篇色树
  • 2篇髓细胞
  • 2篇缺损
  • 2篇细胞
  • 2篇美学
  • 1篇牙冠
  • 1篇牙科
  • 1篇牙釉质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口腔...
  • 4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薛世华
  • 3篇吕培军
  • 3篇赵奇
  • 2篇张婷
  • 2篇王勇
  • 2篇吴艳
  • 2篇赵雨
  • 2篇王世明
  • 1篇刘星纲
  • 1篇姜霞
  • 1篇林峰
  • 1篇吴凌云
  • 1篇张红梅
  • 1篇钟洁
  • 1篇陈小贤
  • 1篇黄芊
  • 1篇刘志勇
  • 1篇孙伟
  • 1篇王勇

传媒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 1篇全国第八次牙...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人牙髓细胞共混物三维生物打印技术被引量:33
2013年
目的:对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共混物三维生物打印技术进行初步的探索,为三维生物打印技术应用于牙再生奠定初步基础。方法:用Imageware 11.0软件设计三维生物打印蓝图;制备海藻酸钠-明胶水溶胶,与体外分离、培养的hDPCs共混,共混物中hDPCs的密度为1×106个/mL,海藻酸钠和明胶的终浓度分别为20 g/L和80 g/L;用三维生物打印技术按一定参数进行hDPCs共混物的三维生物打印,观察打印获得的三维结构体,用钙黄绿素-AM和碘化丙啶溶液对结构体进行染色,评价打印后hDPCs的活性,计算细胞存活率;体外培养打印获得的结构体,用Cell Counting Kit-8试剂检测hDPCs在三维结构体中的增殖。结果:利用Imageware 11.0软件设计出了由圆柱状微丝逐层交错堆积构成的具有网格结构的三维结构体数字模型,用三维生物打印技术可构建出具有自定义形状及尺寸的三维结构体,结构体中hDPCs的存活率为87%±2%,经打印处理的hDPCs在三维结构体中仍可增殖。结论:本研究实现了hDPCs共混物的三维生物打印,为三维生物打印技术应用于牙再生奠定了初步基础。
薛世华吕培军王勇赵雨张婷
关键词:牙髓细胞
人牙髓细胞三维生物打印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通过生物打印方法构建含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的组织工程三维结构体。探讨对hDPCs进行三维生物打印的可行性。用常规体外培养hDPCs至第4代。将细胞悬液与海藻酸钠-明胶水溶胶混合,制备hDPCs-海藻酸钠-明胶水溶胶共混物。细胞终密度为2×106/mL。用生物打印机根据预先设计的参数进行生物打印,构建组织工程三维结构体。对结构体进行肉眼观察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用钙黄绿素-AM和碘化丙啶双荧光染料对结构体进行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构体中hDPCs的活性。通过生物打印技术的结果可按照预先设计的参数打印出含有hDPCs的网格状的水凝胶结构体,该结构体的大小约为5 mm×5 mm×1.5 mm。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结构体内微丝的直径约300μm,微丝间的孔隙相互通连,孔隙大小约350μm×350μm,hDPCs在结构体中呈球形均匀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证实结构体中大部分细胞存活。初步证明hDPCs可耐受生物打印过程。通过研究说明三维生物打印技术构建出了含人牙髓细胞的组织工程三维结构体,实现了hDPCs的生物打印,为生物打印技术应用于牙组织工程奠定了基础。
薛世华王勇赵雨张婷林峰孙伟吕培军
关键词:牙髓细胞
树脂冠修复乳前牙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评价对活髓乳前牙复面洞和多面洞龋坏采用Strip crowns透明成形冠进行复合树脂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12月接受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且因乳前牙复面洞或多面洞龋坏需行树脂全冠修复的患儿。术中使用选择性酸蚀技术、Universal Bond粘接剂、3M Z350树脂制作全冠。术后6、12和18个月复查,由非治疗医师采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标准进行单盲评价。结果:共有127例儿童的418颗牙齿纳入统计,年龄为1.17~5.75岁(平均3.22岁),其中70例男性,57例女性。树脂冠6个月时的保留率为97.8%,12个月时的保留率为93.6%,18个月时的保留率为89.2%。18个月时共有28颗(6.7%)树脂冠完全脱落,17颗(4.1%)部分脱落,4颗(1.0%)树脂冠发生继发龋,6颗(1.4%)牙齿出现牙髓感染。修复体外观及邻接关系恢复较好,色泽协调性佳,可明显改善美观。93.1%的树脂冠牙龈健康,有29颗(6.9%)牙龈轻度红肿。有47颗(11.2%)树脂冠因菌斑堆积出现颜色变化,抛光可去除着色。树脂冠脱落主要与进食咬物相关。结论:树脂冠是修复乳前牙大面积龋坏和多面洞龋坏的较好方式,功能运动是导致脱落的重要原因。由于制作树脂冠技术敏感性高,需要儿童全程配合,更适用于年龄较大且可配合的儿童以及接受镇静或全身麻醉的儿童。
陈小贤钟洁闫文娟张红梅姜霞黄芊薛世华刘星纲
关键词:乳前牙牙冠龋齿
同向施压测定自酸蚀与全酸蚀粘接系统粘接强度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比较自酸蚀和全酸蚀粘结系统对牙釉质的剪切粘结强度,为临床选择粘结术式提供依据。方法:取近期拔除人上中切牙10颗,轴向纵切,一分为二,分别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一组用Single BondTM2粘结FiltekTMZ250树脂;另一组用SE Bond粘结FiltekTMZ250树脂。所有试件按自切端向颈部施压法测定剪切粘结强度。结果:Single BondTM2对牙釉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大于SE Bond,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酸蚀粘结系统对牙釉质的粘结剪切强度大于自酸蚀系统,临床上对牙釉质的粘结应选择全酸蚀技术,采用自切端向颈部的方向施压的原则测定试件的剪切粘结强度更具有科学性。
赵奇薛世华刘志勇吴凌云
关键词:酸蚀牙釉质
应用龈色树脂修复前牙颈部缺损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采用龈色树脂修复前牙颈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部2007年6月至2008年1 0月前牙唇侧颈部缺损80例,先单纯使用牙色树脂模拟充填,然后用龈色树脂配合牙色树脂按照前牙美学标准模拟充填....
赵奇薛世华吴艳王世明
关键词:复合树脂牙体缺损美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口腔可加工复合树脂抗磨损性的研究
2008年
通过体外摩擦磨损实验比较NPM和MZ100两种树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研究口腔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用可加工复合树脂NPM和MZ100的耐磨性。结果NPM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均小于MZ100,即NPM的耐磨性优于MZ100。
薛世华王勇吕培军
关键词:复合树脂耐磨性纳米材料
应用龈色树脂修复前牙颈部缺损的临床评价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采用龈色树脂修复前牙颈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一门诊部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前牙唇侧颈部缺损患者80例,先单纯使用牙色树脂模拟充填,然后用龈色树脂配合牙色树脂按照前牙美学标准模拟充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由患者从整体印象、龈位置和牙齿轮廓3个方面对两种充填方法的美学效果满意度分别进行评价。用龈色树脂配合牙色树脂充填缺损,在术后1周、6个月、1年、2年,根据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标准对充填体进行纵向临床评价。结果:(1)患者对两种充填方法的美学效果满意度评价结果:配合使用牙龈色树脂修复法和单纯牙色树脂修复法的患者满意度在整体印象、龈位置和牙齿轮廓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1),配合使用龈色树脂充填法可获得更理想的美学效果。(2)纵向临床评价结果:术后1周、6个月、1年、2年,龈色树脂充填体在色彩匹配性、修复体表面形态、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继发龋及术后敏感性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龈色树脂用于前牙颈部缺损的美学修复不但能满足牙体缺损的治疗要求,还能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该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赵奇薛世华吴艳王世明
关键词:复合树脂类牙体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