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孕产
  • 1篇孕产妇
  • 1篇体检
  • 1篇突变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免疫
  • 1篇细胞免疫治疗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 1篇淋巴细胞免疫
  • 1篇淋巴细胞免疫...
  • 1篇流产
  • 1篇流产患者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治疗
  • 1篇抗体
  • 1篇抗体检测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突变
  • 1篇干预

机构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蔡甜
  • 2篇赵学峰
  • 1篇刘春林
  • 1篇区云枝
  • 1篇梁柏林
  • 1篇罗丽贞
  • 1篇袁晓文
  • 1篇金书林
  • 1篇李毅坚

传媒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佛山地区孕产妇G6PD基因缺陷调查及干预模式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调查佛山地区孕产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缺陷状况,探讨干预指导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12月到该院产检的孕产妇及其丈夫各1646例,以反向膜杂交法检查夫妇双方的G6PD基因、以生化仪法检测G6PD活性,分析两性基因突变率、酶活性缺陷率,给予遗传咨询指导并跟踪随访新生儿G6PD基因突变与酶活性低下情况。结果 G6PD基因突变率男性4.7%,女性2.3%;G6PD酶活性缺陷率男性3.5%,女性1.6%;G6PD 基因突变发生较高的位点是 G1376T (36.2%)、G1388A (21.6%)、A95G (13.7%)和 G1024T (11.2%)。结论佛山地区是G6PD缺陷高发地区,G1376T、G1388A、A95G和G1024T是主要的点突变类型。
赵学峰李毅坚蔡甜梁柏林刘春林袁晓文
关键词:G6基因突变干预模式
自然流产患者封闭抗体检测及免疫治疗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检测自然流产患者体内封闭抗体(BA)水平,观察应用淋巴细胞疗法后的受孕率与成功分娩率,为临床治疗自然流产积累数据。方法用ELISA法检测486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治疗前BA水平,选择 BA阴性者用分离的配偶淋巴细胞进行皮内注射免疫治疗,治疗结束后复查BA,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486例患者治疗前BA阳性率为12.1%(59/486),其中132例BA阴性者经淋巴细胞免疫治疗3次治疗后共转阳103例,治疗1、2、3、4次后的合计转阳率分别为7.5%、39.4%、74.2%和77.8%。经过免疫治疗后,BA转阳患者的受孕成功率和成功分娩率分别为100.0%和79.6%,4次治疗后BA维持阴性患者的受孕率和成功分娩率分别为75.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能使BA显著转阳,且能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成功分娩率,分娩后的母婴之间并未见明显不适或其他副作用。
赵学峰金书林蔡甜罗丽贞区云枝
关键词:流产抗体淋巴细胞免疫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