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季愚
- 作品数:22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 现代英语语音教学的中国本土化特征被引量:3
- 2009年
- 一、引言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的出现距今不过20多年。一般认为是葛传榘首先把“中国英语”作为一个严肃的概念提出来的。他在指出Chinese English和China English的区别时认为:“各国有各国的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从此,“中国英语”的提法已渐为中国学者接受并不断地引起关注。
- 蔡季愚
- 关键词:英语语音教学中国本土化旧中国
- 试论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的培养被引量:1
- 2010年
- 随着近年来就业市场人才供需关系逐渐向买方市场转移,英语专业人才这种以往稀缺的人力资源已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高职层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由于其文凭上的"弱势",在就业上更是受到上压下挤。
- 蔡季愚
- 关键词:高职英语专业英语专业人才高职层次外语专业学生用人单位需求
- 论综合英语成就测试的作用和方法
- 2009年
- 语言学习的成就测试是用来反馈和反拨教学,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认识到语言测试的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意义。针对学生的成绩测试也正在逐步向制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测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学生成绩测试中科学含量的提升,试题编制中信度和区分度等保证因素的增加,势必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实现教学目的产生积极的影响。
- 蔡季愚
- 关键词:综合英语课程试题设计信度区分度
- 关于《简·爱》中女性魅力的探讨
- 2011年
- 简·爱作为文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无疑是成功的。在男权社会中,简·爱敢于反抗,敢于追求自己独立的人格,更敢于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她的这种个性魅力,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女性魅力。本文试对简·爱的女性魅力进行探讨。
- 蔡季愚
- 关键词:女性叛逆反抗
- 如何提高职业大学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 1999年
- 本文提出了解决高等职业大学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偏低的建议和设想:1.对不同程度的新生进行分类,制定补救方案。2.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折衷的教学模式。3.改革陈旧的考试方法,实行合二为一的交际分立法进行考试。4.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已迫在眉睫。并指出若干注意事项以确保建议实施的有效性。
- 韩霞蔡季愚宋淑芹马兰萍高忻
- 关键词:英语综合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交际能力考试方法教师素质
- 浅谈电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被引量:4
- 2011年
- 电影文学主要指电影剧本,还包括影片中的解说词以及歌词等,是有别于抒情文学、叙事文学、戏剧文学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多年来,中国电影与文学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影视文学”取代“电影文学”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讨论的电视节目,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学的亲密关系也是不争的事实。
- 蔡季愚
- 关键词:中国电影文学角色
- 外语学得中个人方言的形成
- 2001年
- 本文论及了个人方言的构建及标准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语音知识。个人方言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贯穿于外语学习者的整个学得过程;在外语交际活动中,个人言语风格受制于个人方言的发展水平;外语教育工作者应将学生的情感、知识和正在学习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包括他们的语言知识和行为举止。
- 蔡季愚
- 关键词:言语风格语法外语学习
- 英语的世界性及其历史文化特征探析
- 2012年
-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传播与运用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英语,融合了地方方言与文化特性,逐渐将英语语言转变为更易理解、更易普及的语言。为了更好地认识、了解、运用英语,本文将主要对英语的世界性特征以及历史文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进一步推动英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 蔡季愚
- 关键词:英语历史文化
- 目的语交际能力发展中的策略意识培育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获取使用目的语的交际能力,学习者必须学会组成第二语言的新法则,从而实现双语操用能力。外语习得的过程以目的语为标准而不断充实和重组,伴随着目的语知识系统的逐渐完备,中介语系统处于不断重组的状态中。交际策略是中介语构建的手段之一,其不免实际运用于交际活动。外语教学应使学习者具有策略能力的意识,并进而促使外语教学—测试—交际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
- 蔡季愚
- 关键词:目的语中介语交际能力
- 文化差异与翻译的可译性限度被引量:2
- 2009年
- 文化差异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语言差异的影响始终存在。英汉翻译时,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语言表达法的不同,可译性总是相对的,可译性限度是绝对的。英汉语言修辞性词语的选择、词语的语义色彩、情态与语气是造成英汉翻译可译性限度的几个主要方面。认识英汉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探索两种语言在深层意义上的对等,摆脱语言表层的约束,将不可译性转化为可译性,是提高英汉翻译质量的途径之一。
- 蔡季愚
-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差异英汉翻译可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