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保群
- 作品数:8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混合层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1992年
- 该文使用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测站低空温度探测资料,分析讨论该地区边界层内冬、夏季混合层的高度、厚度变化特征,得出该地区混合层高度偏低并具有多层分布的特点。
- 梁汉明董保群彭贤安田广生
- 关键词:混合层三角洲
-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条件的层结特征分析被引量:4
- 1992年
- 利用150m内的低探资料,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条件的层结特点,结果表明逆温出现频率较高,逆温层数偏多,逆温层高度低、厚度薄、强度较弱。分析得出该地区的大气环境条件具偏稳定的特征。
- 梁汉明董保群田广生
- 关键词:大气边界层逆温层
- 大气污染物含量分布与环境气象条件的关系被引量:5
- 1992年
- 将1981—1986年我国大气降尘量、SO_2、NO_x及降水物pH平均值的分布特征与同期的平均雨量、雨日、相对湿度和地面风场等的分布作了对照,发现其间存在一定关系,当上述环境气象场发生变动或出现反常时,这些大气污染物的分布也将发生变化。
- 梁汉明董保群任阵海吴中勇陈隆勋
- 关键词:污染物气象条件
- 中国酸沉降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 冯宗炜王文兴唐孝炎赵殿五任阵海郝吉明陈复曹洪法黄美元沈济孙庆瑞丁国安董保群张晓山林红
- 中国酸沉降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是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课题,课题的主要研究任务是查清我国酸沉降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酸沉降对森林、农业和土壤的影响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研究我国大气输送规律,定量地求得省区间和跨国输送...
- 关键词:
- 关键词:酸沉降生态环境影响
- 我国早晨与傍晚的大气边界层厚度研究被引量:5
- 1998年
- 首先探讨了常规气象资料计算大气边界层厚度的方法,然后利用全国125个无线电探空站的观测资料,计算了我国早晨与傍晚时的大气边界层厚度h,并分析了h的地区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南地区边界层厚度年平均值最大(h>500m);陕甘宁地区最小(h=318m);多数地区的h值在冬季最小而夏季或春季最大。
- 吴祖常董保群
- 关键词:大气层厚度污染物大气污染
- 我国大气污染物在排污层的输送特征被引量:16
- 1998年
- 为了分析我国大气排污层的基本输送特征,用6年时间收集到的大气排污层的气象资料进行多层次的大气污染物输送场的研究,特别是地面到600m高度大气层的大气排污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大气污染物以境内输送或输入为主;在我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一个风速极大值区。初步得到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场时空分布特征,为进一步了解和利用大气排污层规律。
- 江燕如梁汉明高庆先高庆先
- 内伶仃岛及其附近海面低层大气的平均结构被引量:6
- 1991年
- 本文综合分析了内伶仃岛低空温、风探测资料和海岛及其附近海面大气边界层的平均结构,讨论了海陆环流,并把实测风速廓线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 吴祖常董保群任阵海彭贤安
- 关键词:海面低层
- 我国陆域大气最大混合层厚度的地理分布与季节变化被引量:38
- 1998年
- 用我国 125 个探空站的资料,计算了全国各地最大混合层厚度 h,分析讨论了 h 的地理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⒀结果表明,我国h 值的分布呈西高东低,具有4 个h 高值中心和6 个低值中心,大部分地区的 h 最低值出现在冬季。
- 吴祖常董保群
- 关键词:混合层厚度地理分布大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