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杜鹃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成都军区总医院院管课题“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钳夹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神经功能评价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并对其神经功能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采用改良钳夹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行为学运动功能(BBB)评分、脊髓组织形态变化及损伤段脊髓的细胞凋亡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的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BBB评分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大鼠脊髓组织中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成功制备了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 秦慧慧王文春葛杜鹃庞日朝李蓓袁青柯晓华刘素贞刘建成崔银洁张安仁
- 关键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钳夹法
- 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产后腰痛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为产后妇女提供更有效的健康调理方法。方法选择96例符合产后腰痛的患者并随机分成3组,康复训练组实施康复训练,腹针疗法组实施腹针治疗,普通针刺组实施常规针刺治疗,且针刺2组均配合康复训练。每组32例,每周3次治疗,治疗周期为3周,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观察3组受试者治疗前、后、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效果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变化。结果康复训练组总有效率78.13%(25/32),腹针疗法组总有效率93.75%(30/32),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84.38%(27/32),腹针疗法组优于康复训练组和普通针刺组,普通针刺组优于康复训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VAS评分、ODI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康复训练、腹针治疗、常规针刺均能有效改善产后腰痛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但腹针治疗明显优于其他2组,易于被患者接受,且远期疗效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吴立雨葛杜鹃孙三峰白茹
- 关键词:腰痛腹针治疗康复训练VASODI
- 改良复方消胀散熏洗结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18
- 2020年
- 目的:观察改良复方消胀散熏洗结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20~30 min/次,l次/d,5次/周,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改良复方消胀散熏洗结合中医针灸治疗。①熏洗治疗:改良复方消胀散加水煎,留取中药汤剂1500~2000 mL,放入恒温桶内,待水温加热至40~50℃时,将偏瘫肿胀手浸泡于药液中,同时蘸药液从肘关节向腕关节方向边擦边按揉至各指间关节,20 min/次,2次/d,5 d/周,连续治疗1个月。②针刺治疗: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针刺极泉下穴、尺泽穴、内关穴,不留针;针刺肩髃穴、肩髎穴、曲池穴等,直刺0.5~1寸,施提插捻转补法1 min,留针20 min/次,1次/d,隔日1次,3次/周,连续治疗1个月。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评价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肢的疼痛程度;采用量角仪测量肩关节活动范围(ROM)评定肩关节活动度;采用排水法测量手部水肿程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1个月FMAU、MBI、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提高,VAS评分、水肿体积差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FMA-U、MBI、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更高,VAS评分、水肿体积差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复方消胀散熏洗联合针刺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后SHS患者手部肿胀程度,缓解疼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肩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疗效较好。
- 葛杜鹃吴立雨孙三峰李祥舒
- 关键词:脑梗死肩手综合征熏洗针灸
-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8年
- 根据患者发病的过敏原不同以及患者发病时间长短,过敏性鼻炎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另一类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环境及遗传因素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方法有:调神针刺法、针刺疗法、针刺结合电针疗法、针药并用、穴位注射、穴位埋线、艾灸、温针灸、热敏灸、天灸、雷火灸、间接灸、蜂针疗法、耳针疗法、腹针疗法等。
- 孙三峰葛杜鹃梁瑞丽钟学会曹纳奇王丽娜吴立雨郑志忠杨庆娟尚磊
-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针灸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概述被引量:4
- 2013年
- 肩一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又称作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eflexsympatheticdystrophy,R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12.5%~74.1%,且大多在卒中后1-3个月内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侧肩痛、手背部水肿,被动活动肩及屈指时相应部位疼痛加剧,严重影响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如不及时的治疗,将导致肩和手、指的永久性畸形,最终导致患手运动功能永远丧失。因此,一旦出现肩手综合征,应立即治疗。
- 葛杜鹃张安仁庞日朝王文春江玥崔银洁刘素贞潘春山秦慧慧
-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常见并发症
- 常用脊髓损伤的造模方法
- 随着自然灾害、交通及建筑业的发展,脊髓损伤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所致的截瘫给社会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对于脊髓损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难题和研究热点之一,而理想的动物模型又是实验研究的基本前提,对脊髓损伤...
- 葛杜鹃侯月秦慧慧袁青崔银洁张安仁
- 关键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运动点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运动点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A组:运动点电针组;B组:非运动点电针组;C组:模型组;D组: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的Allen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A、B组分别于术后立即开始下肢运动点和非运动点进行电针治疗;C、D组不做任何治疗。各组大鼠分别于1、4、7d行BBB评分,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观察各组caspase-3和CGRP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60只SD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BBB评分结果显示:A组评分明显高于B、C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caspase-3的表达:损伤后各组均可见阳性细胞表达,D组仅见少量的阳性细胞。其中A、B组阳性细胞表达明显低于C组(P<0.05);而A组的表达又明显低于B组(P<0.05);2CGRP的表达:各组均可见阳性细胞表达,A、B组明显高于C组(P<0.05),而A组又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运动点电针可抑制caspase-3和促进CGRP的表达,可能有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 柯晓华葛杜鹃王文春庞日朝袁青秦慧慧李蓓刘素贞刘建成崔银洁张安仁
- 关键词:脊髓损伤运动点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电针拮抗肌腧穴复合易化技术对脑梗塞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
- 脑梗塞是脑血管意外(CVA)发病的主要类型之一,约占85-90%。脑卒中后患者瘫痪肢体的痉挛,一直是阻碍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难题。由于痉挛的出现和加重,限制患肢随意运动的能力,强化异常运动模式,甚至可能导致...
- 王倩葛杜鹃金荣疆张安仁
- 关键词:电针疗法易化技术
- 文献传递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2年
- 脑卒中在世界死亡病因中排第二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脑卒中后有14%(大脑半球)~71%(脑干)患者伴发吞咽困难。目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神经内科以及康复科已经得到一定程度重视,笔者综合近年临床研究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朱必伟董超张如飞杨慎峭黄艺葛杜鹃金荣疆
- 关键词:吞咽障碍卒中康复
- 腹针结合百会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6例被引量:6
- 2017年
- 随着生活节奏以及生活压力的变化,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以疲劳为主症,以多种伴随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腹针疗法[2]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神阙经络调控理论为核心,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达到调节脏腑、经络治疗慢性病、疑难病为主要适应症的一种新的、无痛的微针治疗方法。
- 吴立雨葛杜鹃孙三峰尚磊杨庆娟
-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腹针百会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