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世藩
-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传导速度特别高的对虾大神经纤维研究工作的由来和发展被引量:1
- 1989年
- 我国生理科学工作者范世藩早在60年代初就已从事对虾大神经纤维生理和结构的研究工作,他和他的同行发现了对虾的超高速神经纤维,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近年来,他在对虾大神经纤维电活动机制的研究方面又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对虾大神经纤维研究工作的由来和发展作了介绍,它有助于读者了解对虾大神经纤维生理和结构的研究概况。
- 范世藩
- 关键词:静息电位生理科学动作电位跨膜电位
- 哺乳动物大脑皮层锥体神经元顶树突电兴奋性问题
- 2012年
- 对树突电兴奋性的研究始于大脑皮层锥体神经元的顶树突。20世纪50年代张香桐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已经清楚,不同神经元的树突,甚至是同一神经元不同树突的电兴奋性是不同的。在大脑皮层锥体神经元顶树突,源自细胞体的单个或频率恒定的重复动作电位都不能上溯到顶树突的末端部分。可是由直流电注入细胞体引起的爆发型、频率不恒定的重复放电中,有些动作电位却可以上溯到顶树突的末端部分。其原因可能有二:(1)顶树突内的钙离子浓度增加,提高了树突的电兴奋性;(2)被激活了的细胞体轴突的侧枝在树突末端部分释放的谷氨酸改变了那里电压控制的离子通道的性质。顶树突的电兴奋性较低,应该是顶树突处理大量输入信号所必须。
- 范世藩
- 关键词:电性质
- 上世纪40年代末到1960年冯德培先生的科学工作——纪念冯德培先生诞辰100周年被引量:1
- 2007年
- 2007年2月20日是生理学家、业师冯德培先生诞生100周年,谨将本文献给冯先生。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生理学的前驱们已经在国内作出了杰出的研究工作,如林可胜先生在消化生理,汪敬熙先生在视觉生理方面,都达到了当时国际上的一流水平,为中国现代生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冯先生是在他们之后出色的下一代中国生理学家,
- 范世藩
- 关键词:生理学家消化生理视觉生理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率先发现大脑皮层-丘脑非特异投射区间闭合线路的活动
- 2015年
- 大脑皮层-丘脑中部非特异投射区间存在闭合线路,它的活动在人的意识方面有重要作用,人入睡时它不活动,如果它受损,如丘脑中部梗死,人就会昏迷。在国外,这个系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发现,九十年代后才逐步搞清楚[1-3],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们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已经率先报告了这个闭合线路[4-6],只是由于当时此工作的论文只能在国内期刊发表,我们和国外同行没有交流,因此这个发现不为外国科学家所知。
- 范世藩
- 关键词:大脑皮层丘脑
- 我国用电生理技术研究中药药理的开端
- 2015年
- 电生理技术是了解中药作用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开始利用此技术研究一些治疗心律失常有效的中药的作用机制,虽然年代已久,但现在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共研究了三种中药的作用机制,用的是提纯了的有效成分,或和有效成分相仿的合成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式都是清楚的。
- 范世藩
- 关键词:电生理技术中药药理心律失常
- 沼虾腹部屈肌肌原纤维肌丝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 1982年
- 肌纤维长度改变时,组成肌原纤维的两组直径不同的肌丝各自的长度都不改变以及分离的粗肌丝的长度也都相同是提出骨骼肌收缩的肌丝滑行理论的主要依据。进一步的工作指示,骨骼肌的粗肌丝由三根微丝组成。从一些节肢动物横纹肌得到的结果却有不少不同之处。
- 陈明周念辉李爱媛范世藩
- 关键词:肌原纤维电子显微镜观察骨骼肌收缩节肢动物
- 怀念刘育民先生
- 2005年
- 刘育民先生不幸去世.我们两人或和刘先生相知五十多年,或曾在刘先生门下工作多年,深感刘先生是一位一生都奉献给生理学研究的科学家.刘先生早在学生时代已决定投身于生理学研究,1943年前后,冯德培先生受命于当时在重庆的上海医学院组建原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筹备处(后来的生理研究所的前身),刘先生正在上海医学院读书,和冯先生联系后,决定放弃医学院学习的最后一年,去当时也在重庆的中央大学物理系学习两年.从此以后,刘先生在冯德培先生的带领下,为创建中国第一个独立的生理学研究所,为开展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学研究埋头工作.三十多岁后又为发展中国的视觉研究贡献自己的才能.
- 杨振玉范世藩
- 关键词:生理学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科学家物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