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海滨
-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肿瘤抑制基因PTE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研究肿瘤抑制基因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3例乳腺癌组织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83例乳腺癌组织的PTEN阳性表达率为61.4%(51/83),PTEN阴性表达率为38.6%(32/83)。PTEN表达与乳腺癌原发肿瘤的大小(P<0.05)、临床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5)以及雌激素受体(ER)(P<0.05)有关。PTEN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肿瘤抑制基因PTEN的表达缺失或减弱,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TEN可以作为一个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 翁海滨李森任家胜
- 关键词:PTEN乳腺癌肿瘤抑制基因基因表达
- 血清凝溶胶蛋白、降钙素原、同型半胱氨酸、心肌肌钙蛋白I诊断多发性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价值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凝溶胶蛋白(GSN)、降钙素原(PCT)、同型半胱氨酸(Hcy)、心肌肌钙蛋白I(cTnI)诊断多发性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诊治的6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为轻症组(ISS≤25分,22例)和重症组(ISS>25分,38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38例)和死亡组(32例);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上述四项指标,随访至治疗后7 d,分析血清PCT、GSN、Hcy、cTnI水平与创伤严重程度和生存率的关系。结果治疗前GSN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PCT、Hcy、cTnI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重症组治疗后GSN水平升高,PCT、Hcy、cTnI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血清GSN更低[(137.87±9.54)mg/L比(190.32±9.32)mg/L],PCT、Hcy、cTnI更高[(2.95±0.32)µg/L比(0.44±0.12)µg/L、(31.29±8.54)µmol/L比(13.95±2.19)µmol/L、(0.081±0.007)µg/L比(0.020±0.003)µ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多发性创伤患者血清GSN水平与阳性症状量表Ⅱ(SAPSⅡ)评分(r=-0.65,P<0.05)、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量表Ⅱ(APACHEⅡ)评分(r=-0.74,P<0.05)呈负相关,血清PCT、Hcy、cTnI水平与SAPSⅡ评分(r=6.18、7.09、9.15,P<0.05)、APACHEⅡ评分(r=6.93、7.32、10.03,P<0.05)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血清GSN是生存率的保护因素,血清PCT、Hcy、cTnI是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GSN、PCT、Hcy、cTnI水平可辅助多发性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建议结合SAPSⅡ、APACHEⅡ使用。
- 翁海滨
- 关键词:多处创伤凝溶胶蛋白降钙素原同型半胱氨酸
- 胸腹部创伤病人外周血中IL-12的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检测胸腹部创伤病人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量法检测77例胸腹部损伤病人外周血中 IL-12的水平,35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严重胸腹部创伤病人(ISS 评分≥16分)外周血 IL-12水平组比轻度创伤(ISS<16分)明显增高(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伤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病人,IL-12的水平较非 SIRS 和 MODS 的病人显著增高(P<0.05)。结论胸腹创伤后外周血中IL-12的变化与创伤严重程度相平行。其检测对伤情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创伤后并发 SIRS 和 MODS 有重要的预警价值。
- 翁海滨李森张广谦辛建云李进沛
- 关键词:胸腹部创伤白细胞介素-12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 严重胸腹部创伤96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回顾分析96例严重胸腹部创伤临床资料,认为严重胸腹伤应加强抢救,早期诊断,尽早手术。通过积极治疗、防治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 许志虎翁海滨杨振伟张广谦李森
- 关键词:救治
- 氢溴酸高乌甲素局部痛点封闭治疗膝骨关节炎
- 2008年
- 目的评价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局部痛点封闭治疗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选取有局部压痛点的由膝OA所引发的慢性膝关节疼痛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应用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对照组应用醋酸泼尼松龙+利多卡因,均单纯行关节外痛点注射,每2周门诊随访1次,总观察时间3个月,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全部病例完成治疗,无失访及治疗中断者。治疗组有效缓解率85%,对照组有效缓解率80%,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以氢溴酸高乌甲素替代传统的醋酸泼尼松龙行局部痛点封闭,可有效缓解膝OA病人痛点的慢性疼痛,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 李进沛翁海滨韩立仁郭爱清刘平
- 关键词:氢溴酸高乌甲素膝骨性关节炎
- 无线血压传感器压力遥测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后内漏的可行性被引量:4
- 2012年
- 背景: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后内漏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螺旋CT、动脉造影、核磁共振、多普勒超声等,但都是通过影像间接判断的,无法实现对内漏的直接有效检查,存在漏诊、操作复杂、检查成本高、对患者有一定创伤等缺点。目的:采用植入式无线血压传感器长期监测腹主动脉瘤修复术后瘤腔内血压,用于诊断是否发生内漏。方法:用于腹主动脉瘤修复后内漏诊断的压力无线检测系统由植入式无线血压传感器、能量发射线圈、数据读取器和数据处理平台组成。植入式无线血压传感器直接检测瘤腔内血压。无线血压传感器由无线能量接收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传感器模块、信号调理模块、微控制器和射频通讯模块组成。结果与结论:目前已经完成了样机的研制,并进行了体外模拟血压测试实验。通过模拟实验,初步验证了无线血压传感器进行压力遥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 翁海滨郭旭东王文兴
-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
- 乳腺癌病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定量研究及临床意义
- 目的:血管增殖对肿瘤的生长、转移是至关重要的.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即具有刺激血管增殖能力.肿瘤的血管增殖是由于局部促血管增殖因子和抑制血管增殖因子平衡状态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
- 翁海滨
- 关键词:肿瘤生长肿瘤细胞乳腺癌血清VEGF
- 文献传递
- 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变化及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蛋白C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变化及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蛋白c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早期多发伤患者64例,按严重创伤程度评分(ISS)分为重伤组(ISS≥16分)和轻伤组(ISS〈16分),比较分析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变化,同时检测血浆TM和蛋白c水平,分析与凝血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另选择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死亡和生存患者血浆TM和蛋白c水平的变化。结果重伤组PT和APTT较轻伤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与血浆TM和蛋白c的水平变化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死亡患者血浆TM水平明显高于生存患者,蛋白c明显低于生存患者。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出现凝血功能异常,与血浆TM和蛋白c的活化相关,血浆TM和蛋白c水平对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 翁海滨
- 关键词:多处创伤血液凝固血栓调节蛋白蛋白C
- 胸腹部创伤患者早期外周血中IL-1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06年
-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8例胸腹部创伤患者外周血IL-12水平,并与30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高创伤严重度评分(ISS)组外周血IL-12水平与较低ISS组相比明显增高,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伤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 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 ODS)患者外周血中IL-12水平较未并发S IRS和M ODS者显著增高。认为胸腹部创伤患者伤后早期外周血中IL-12的水平与损伤严重程度相关,其检测对伤情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对创伤后机体并发S IRS和M ODS有重要预测价值。
- 许志虎康明翁海滨张广谦李森
- 关键词:胸部损伤腹部损伤白细胞介素12
- 多发伤患者早期血浆血管生成素2水平变化与内皮损伤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血浆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的水平变化与血管内皮损伤和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为前瞻性观察研究,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入聊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多发伤患者59例,纳入标准:创伤至人院时间在1h以内;年龄大于18周岁;既往身体健康,排除有心、脑、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严重颅脑损伤(GCS〈12分);两周前用过抗凝及溶栓类药物患者。共纳入59例患者包括男36例,女23例,年龄(32.3±11.5)岁。按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分为重伤组(ISS≥16分,29例),轻伤组(ISS〈16分,30例)2组。另取30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均为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均大于18周岁,年龄(33.5±10.6)岁。各组性别、年龄构成均具有可比性。患者到达急诊科后10 min内抽取外周静脉血10 mL,分离血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Ang2的水平。同时测定血浆冯·维勒布兰德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1in,TM)的水平。统计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茏±s)表示,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的Q检验(Newman-Keuls法)比较分析各组Ang2的水平差异。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比较分析死亡和生存患者Ang2的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Ang2水平与血浆vWF,TM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重伤组(ISS≥16分)血浆Ang2水平明显高于轻伤组(ISS〈16分)(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死亡组血浆Ang2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创伤后Ang2水平变化与血浆vwF,TM水平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Ang2水平在多发伤早期明显增高,和创
- 翁海滨李森
- 关键词:多发伤血管生成素2内皮损伤创伤严重度评分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