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麒

作品数:30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篇诗歌
  • 6篇文学
  • 5篇诗歌创作
  • 4篇新世纪诗歌
  • 4篇写作
  • 3篇新诗
  • 3篇艺术
  • 3篇身份
  • 3篇身份认同
  • 3篇诗歌文本
  • 3篇文本
  • 2篇心灵
  • 2篇性别
  • 2篇性别认同
  • 2篇性别因素
  • 2篇纸媒
  • 2篇中国诗歌
  • 2篇中国新诗
  • 2篇社会
  • 2篇诗歌批评

机构

  • 20篇天津师范大学
  • 9篇南开大学
  • 1篇文学院

作者

  • 29篇罗麒
  • 1篇乔以钢

传媒

  • 4篇江汉论坛
  • 4篇文艺评论
  • 2篇南方文坛
  • 2篇文艺争鸣
  • 2篇学术交流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大家
  • 1篇语文建设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当代文坛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诗探索
  • 1篇扬子江(诗刊...
  • 1篇扬子江(评论...
  • 1篇文学与文化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 1篇新文学评论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现代诗歌的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年
20世纪以来的语言本体自觉,使诗人们在认同语言物化工具效能的同时,更有许多探索者将语言视为诗歌存在的居所与形式,以为不是诗歌创造了语言,而是语言创造了诗歌,诗人的使命就是让语言顺利地"出场"。从这个意义上说,从语言视角进入新诗研究,的确是一个理想的阐释途径。因此,
罗麒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歌语言本体国际学术新诗研究语言视角探索者
当代诗歌史书写的另一种探索
2022年
新世纪诗歌批评与诗歌创作同步走过了20余年的历史,在众多诗歌批评者的共同努力下,适用于新世纪以网络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的诗歌评价标准逐步确立。打工诗歌、网络诗歌等具体的诗歌创作问题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阐释,新及物写作、“新红颜写作”等诗歌概念成为新世纠诗歌批评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新世纪诗歌批评依然存在着批评立场、批评频率,批评尺度等方面的缺陷.
罗麒
关键词:网络诗歌诗歌批评新世纪诗歌打工诗歌批评立场诗歌创作
21世纪:诗歌接受的“窘境”被引量:3
2016年
21世纪诗歌已走过“热闹”非凡的十五年,一些资深的研究者对它的延展与耕耘已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正当不少人认为诗坛‘萧条冷落’,诗人已经‘边缘化’,甚或发出‘诗人,你为什么不愤怒’的谴责的时候,一轮不温不火的诗歌热却在中国大陆悄然兴起。”(1)吴思敬对于当下诗歌的基本评价已经成了诗歌研究界的共识,“不温不火的诗歌热”,是对这十几年来诗歌现状最恰切的写照。
罗麒
关键词:诗歌精神诗歌文本诗歌作品诗歌艺术
重塑楚地狂生——评刘保昌的《聂绀弩传》
2008年
罗麒
关键词:聂绀弩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红学家
文化“炼狱”中的心灵震颤——向阳湖干校诗歌透析
2012年
向阳湖干校诗歌存在样态的结构复杂,反差强烈的"颂歌"与"独白"交织;向阳湖干校诗歌在文革时期的艺术"废墟"中,享有充分的体式自由,大量运用象征、比喻手法抒情,孕育出一系列经典意象,但也或多或少地沾染着当时的意识形态话语色彩;向阳湖干校诗歌犹如"暗夜"的火种,凝聚时代的心灵历史,给人们昭示希望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缺点和遗憾。
罗麒
关键词:地下诗歌艺术个性
21世纪诗歌叙事的演进与困惑
2016年
21世纪的诗歌叙事对20世纪90年代诗歌实现了本质性超越,它不仅解构冷艳清高的精英吟唱,甚至清除了后者从身边事物寻找哲理和意义的"睿智身段";其具体表现是故意停留在事件本身中,呈现为一种从叙事到叙事的"不前进"的叙事结构,并且叙事技巧日趋"后现代"与多元化,或进行"无逻辑"叙事,或使多种文体、语体进入诗歌成为抒发情感的艺术手段。21世纪诗歌叙事存在着"狂欢化"的隐忧:"诗味儿"丧失,"身体叙事"导致的精神退化,经典化焦虑的加重等。
罗麒
关键词:叙事结构
当代诗歌史书写的另一种探索——新世纪诗歌批评论
2022年
新世纪诗歌批评与诗歌创作同步走过了20余年的历史,在众多诗歌批评者的共同努力下,适用于新世纪以网络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的诗歌评价标准逐步确立。打工诗歌、网络诗歌等具体的诗歌创作问题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阐释,新及物写作、“新红颜写作”等诗歌概念成为新世纪诗歌批评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新世纪诗歌批评依然存在着批评立场、批评频率、批评尺度等方面的缺陷,中国诗歌“当代史”的完成依然需要进一步的批评实践与理论拓展。
罗麒
关键词:诗歌批评诗歌标准
以艺术的方式解读心灵——评刘保昌先生的《郁达夫传》
2011年
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袒露自己的心理隐私和人生境遇,自传体小说也成了郁达夫的一个标签。作家对于自身大胆的抒写,无形中为其做传记者提供了充分的资料,但也给人造成了辨析真伪和提炼材料的困难。
罗麒
关键词:自传体小说心灵艺术文学作品创作素材
更接地气的文体持守——新世纪韩少功中短篇小说论
2013年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少功就已经是小说界最响亮的名字之一。如同"文革"后崭露头角的那一批知青作家一样,韩少功的小说起初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重塑精神、再造乾坤的勇气和生命力。他在那一场惊天动地的文学变革中寻找到了自己一支最有力量的"笔"及其所承载的文化责任,而后的成功与失意都无法消磨他的个性,无论是在反思文学中的痛定思痛,还是寻根浪潮里的奋勇当先,他始终都是最特别的存在。
罗麒
关键词:中短篇小说文体知青作家文化责任文学变革
不止于生存的策略——网络诗歌二十年论
2020年
何为"网络诗歌"?狭义地说,"网络诗歌"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在线创造的迥异于传统纸媒诗歌的电子诗歌文本,超文本诗歌和多媒体诗歌是其主要表现形式。纵观二十年来的诗歌创作,这类作品数量虽多,佳作却少,虽在21世纪初引起过一阵讨论,却不足以构成具有独立研究意义的诗歌类型。真正能形成创作和批评规模的,是广义上的"网络诗歌"。
罗麒
关键词:网络诗歌诗歌类型诗歌文本诗歌创作传统纸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