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湘蜀

作品数:43 被引量:277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2篇传染
  • 12篇传染病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6篇流行病学分析
  • 6篇脊髓灰质炎
  • 5篇疫情
  • 5篇麻疹
  • 4篇疫情分析
  • 4篇染病
  • 4篇急性弛缓性麻...
  • 4篇法定传染
  • 4篇法定传染病
  • 4篇肝炎
  • 4篇病监测
  • 4篇弛缓性
  • 4篇弛缓性麻痹
  • 3篇地震
  • 3篇疫苗
  • 3篇强化免疫

机构

  • 26篇四川省疾病预...
  • 15篇四川省卫生防...
  • 3篇成都市第一人...
  • 2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国际航空...
  • 1篇成都市卫生防...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自贡市疾病预...
  • 1篇阆中市卫生防...
  • 1篇南充市卫生防...

作者

  • 41篇罗湘蜀
  • 12篇许军红
  • 11篇刘青恋
  • 10篇方刚
  • 9篇杨长虹
  • 9篇童文彬
  • 9篇付清培
  • 8篇方刚
  • 8篇曾义学
  • 8篇刘润友
  • 7篇蔺鸿
  • 7篇覃志英
  • 6篇刘红露
  • 6篇康殿巨
  • 6篇张静靖
  • 5篇秦明晖
  • 5篇王增群
  • 5篇冯泽惠
  • 5篇孙莉
  • 5篇何惠

传媒

  • 27篇预防医学情报...
  • 5篇中国计划免疫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1-2003年四川省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对四川省 2 0 0 1- 2 0 0 3年麻疹的发病情况、麻疹暴发疫情、麻疹疫苗接种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四川省麻疹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发病以小年龄组和学龄儿童为主 ,1~ 14岁占 80 %以上 ;发病地域广泛 ,以春季高发 ;暴发病例占总病例的 10 4 4% ;10 73%的报告病例无免疫史 ,5 4 2 5 %免疫史不详。 2 0 0 2年对 8~ 30月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 ,根据出生队列分析 ,除 2岁组 (该年龄组全体儿童进行强化免疫 )发病率下降了 31 4 9%外 ,其余各年龄组发病率均较 2 0 0 2年有所上升。未开展麻疹强化免疫的各年龄组发病率上升幅度大于开展部分儿童强化免疫的 1岁和 3岁组发病率。结论 在麻疹常规接种率较低情况下 ,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 ,应尽快对 14岁以下儿童进行麻疹强化免疫 ,以减少暴发 ,降低发病率。
刘青恋曾义学罗湘蜀方刚付清培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强化免疫
四川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了解四川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状况 方法 用血凝抑制实验对 5 81名 2~ 15岁儿童进行了麻疹抗体监测 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 99 83 %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77 71。结论 我省的麻疹抗体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
孙莉何吉兰童文彬方刚罗湘蜀付清培何惠曾义学
关键词:麻诊抗体水平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的卫生防病工作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四川省的卫生防病工作,为今后应对类似重大突发事件后的卫生防病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四川省各级疾控机构工作档案资料。结果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阶段,四川省卫生防病工作遵循本地为主、属地管理,指导协助、形成合力的原则,采取立足本地力量,充分依托外援支持,在恢复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的基础上,加强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加强人才队伍技术培训,提升整体服务能力的策略,各项卫生防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取得显著成效。结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四川省的卫生防病工作策略正确、措施有效,值得在今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卫生防病工作中推广。
祝小平唐雪峰方刚刘伦光杨超美张成云罗湘蜀刘兆炜邱东川邓佳云兰真刘玲玲朱洪斌张灵麟吴建林
关键词:汶川地震恢复重建卫生防病
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的WORD文档自动生成
2010年
为提高各级疾控机构传染病监测数据定期分析的效率和质量,研究开发应用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编写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自动生成系统。重点讲述其中面向传染病监测的WORD文档自动生成技术,包括Word文档模板技术、对应Word文档模板的Excel配置表、表格处理和图表处理技术。并对技术具体实现界面、文档和代码进行详细描述。实践表明该研究成果具有自动准确、高效的特点,并且具有充分的可定制性和扩展性。
张静靖韩硕许军红罗湘蜀刘润友蔺鸿康殿巨
关键词:VBAWORDEXCEL传染病监测
2010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了解2010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方法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2010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四川省184个县(区、市)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国家甲乙丙法定管理传染病32种,报告发病总数301 975例(居全国第7位),报告死亡总数1 209人;年报告发病率368.94/10万(居全国第26位),死亡率1.48/10万,病死率0.40%。结论 2010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发病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肠道传染病为主;人群以农民、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为主;丙类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是近年影响法定传染病总体疫情的主要因素,要提高对丙类传染病的重视程度,加强监测工作。
康殿巨廖如珺许军红张静靖蔺鸿刘润友刘伦浩罗湘蜀杨长虹谭柯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
四川省1950~1995年伤寒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1997年
四川省1950~1995年共发生伤寒117295例,死亡2174人,年平均发病率为332/10万。1952年及1961年为流行高峰年,发病率各为1079/10万和1510/10万;6~9月发病最多;70年代后发病两个波峰特征已不复存在。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高发区。10~39岁发病占7160%,各年龄组发病专率有显著性差异;发病男与女之比为139∶1;发病以农民为主占4822%,次为工人及学生,各占1572%和1486%。传播方式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占6452%,食物型占1935%,水型占1613%;爆发流行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1830%;临床症状呈现明显轻症化趋向。伤寒沙门氏菌已成为现今流行的单一菌型;大多数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及四环素出现耐药性;vi噬菌体分型D2占3490%,而近年M1型有增加之势。并分析了引起伤寒流行的主要因素,对伤寒防制策略作了初步探讨。
谢仁栋王增群祝小平罗湘蜀冯泽惠刘红露
关键词:伤寒流行病学
四川省地震重灾区传染病流行特征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18个地震重灾区各种法定传染病发病水平、分布规律及流行特征,为制定灾区传染病防制策略、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数据库报表功能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05-13/09-30,18个极重灾县(市)报告法定传染病26种8056例,死亡17人,与前3年同期比较,报告病例数下降43.32%,死亡数下降50%;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其他为感染性腹泻病、乙肝、痢疾和流行性腮腺炎。结论"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18个地震重灾区法定传染病发病水平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许军红罗湘蜀杨长虹刘润友蔺鸿张静靖刘伦浩刘国栋
关键词:地震传染病
2005-2009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对2005-2009年四川省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通过结构化查询语句对监测数据库中传染病个案卡片进行查询和计算,得出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复报告率以及县区零缺报率等评价指标。结果 2005-2009年四川省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率分别为69.18%、84.08%、84.07%、82.58%和81.84%,未及时报告率分别为:43.48%、19.90%、4.46%、2.23%和1.87%;未及时审核率分别为:12.75%、5.41%、1.02%、0.24%、0.14%;重卡率分别为:0.05%、0.04%、0.03%、0.04%和0.01%;县(区)月零缺报次数分别为:15、7、1、1、2次;报告质量综合指数率分别为11.05%、6.42%、1.39%、0.64%和0.53%。结论 2005-2009年全省网络报告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不及时报告率和不及时审核率逐年下降,重卡数、县区零缺报数逐年减少。各市州报告质量参差不齐,近两年部分市(州)网络报告质量呈下降趋势,提示今后应针对一些重点地区加强传染病网络报告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规范管理和网络直报人员队伍建设及相关知识的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络报告质量。
刘伦皓罗湘蜀杨长虹许军红朱彩蓉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
麻疹疫苗复种时间的探讨
1997年
本文采用队列分析方法,对四川省1985~1995年的麻疹发病率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985~1987年间,麻疹疫苗的初种率较低(38.4%~86.7%)。这三年间出生者的麻疹队例发病率变化都呈现这种规律:1~2岁发病率较高,2岁后发病率下降,3~5岁在较低水平,5岁后迅速上升,6~7岁时达到高峰水平,此后又下降,以至最低水平。由于初种率较低,初种后留下的免疫空白较大,未经初种或初种不成功的人在4年后(5岁后)发病大量增加,造成6~7岁时的发病高峰。因此,在初种质量和覆盖率较低的地区和年龄组,麻疹疫苗复种时间可从原定的7岁提前到4岁,这对于削平此后出现的发病高峰,降低麻疹发病水平,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杨维中王进刘青恋宋杨方刚许军红罗湘蜀
关键词:麻疹疫苗
2452例腹泻病患者细菌性病原茵检测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报导了从2452例腹泻病患者粪便中检出病原菌674例,检出率为27.49%。在检出的10种腹泻病原菌中,除常见致病菌外,还检出新腹泻病原体:EIIC、ETEC、空肠弯曲菌、气单胞菌、类志贺邻单胞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等。各类病原菌其构成比分别为:志贺氏菌居首位占37.07%,次为3种致泻性大肠菌占24.42%,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气单胞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各占13.50%、10.09%、7.72%和3.71%,非0-1群弧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分别占2.08%和1.36%。调查病原分布状况,对腹泻病诊断、防治有重要参考价值。
刘瑞芬冯泽惠尹致英李燕春徐跃芳郭琮琪刘红露王增群古家伟欧阳兵谢仁栋罗湘蜀
关键词:腹泻细菌病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