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欢欢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全麻
  • 3篇NARCOT...
  • 2篇镇痛
  • 2篇神经阻滞
  • 2篇术后镇痛
  • 2篇苏醒
  • 2篇小儿
  • 2篇内镜
  • 2篇内镜手术
  • 2篇老年
  • 2篇鼻内
  • 2篇鼻内镜
  • 2篇鼻内镜手术
  • 2篇超声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压
  • 1篇应激反应

机构

  • 8篇惠州市中心人...

作者

  • 8篇罗欢欢
  • 2篇侯芝绮
  • 2篇罗德兴
  • 2篇郭鑫
  • 1篇黄建华
  • 1篇林晓峰
  • 1篇陈然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鼻内镜全麻手术患者术毕Narcotrend指导下泵入丙泊酚对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全麻手术患者术毕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指导下泵入丙泊酚的应用及其对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在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10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取计算机随机抽取手术编号法分为研究组(术毕在Narcotrend指导下泵入丙泊酚维持麻醉深度在C2~C0,50例)和对照组(术毕不予以处理,5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入室时(T0)、术毕(T1)、拔管时(T2)、拔管5 min(T3)、拔管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趋势指数(Narcotrend index,NI),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驻留时间、拔管后10 min疼痛及呛咳、拔管记忆、喉咙不适、烦躁等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T2、T3时点MAP、HR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显示其MAP、HR水平更平稳。两组患者T1至T4时点NI水平均较T0下降(P均<0.05);且在T1、T2、T3时点,研究组患者NI值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驻留时间、拔管后10 min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呛咳、拔管记忆、喉咙不适及烦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鼻内镜全麻手术患者术毕在Narcotrend指导下泵入丙泊酚,可维持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影响患者苏醒时间,可显著提高患者麻醉苏醒质量。
罗欢欢陈文雅陈然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丙泊酚苏醒质量
Narcotrend监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期气管拔管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气管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6月择期行全麻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根据苏醒期NT值,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复苏期NT值:A组维持在55.0±5.0,B组为75.0±5.0,C组为95.0±5.0。所有患者术前血压控制在160/100 mm Hg以下,从麻醉开始到患者苏醒拔管持续进行NT监测。手术结束后持续输注丙泊酚直至拔管,患者呼吸完全恢复后,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即刻停止丙泊酚输注,比较三组患者拔管前后MAP和HR的变化,苏醒时间,拔管后镇静/警觉(OAA/S)评分,呛咳反应,口咽通气道使用率及拔管知晓率。结果拔管前后A、B两组患者的MAP和HR无明显变化(P>0.05);拔管后C组MAP和HR较拔管前显著增加(P<0.05);C组拔管后MAP和HR较A、B两组显著增加(P<0.05);A组口咽通气道使用率和清醒时间较B组和C组显著增加,C组呛咳率、拔管知晓率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镇静下比较合理的拔管时机为NT值为75.0±5.0。
郭鑫侯芝绮罗欢欢
关键词:全麻苏醒期气管拔管高血压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PCNA)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单侧TKA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PCN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穿刺置管并予0. 2%罗哌卡因阻滞镇痛,PCIA组术后持续静脉输注舒芬太尼、凯纷、托烷司琼混合液镇痛,两组均持续镇痛72 h。记录静息及被动运动锻炼时的VAS评分、PCA泵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被动运动锻炼时PCN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CNA组PCA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PCNA组明显低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PCNA用于TKA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能促进术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罗欢欢
关键词: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全膝关节置换镇痛
后路腰方肌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后镇痛比较
2021年
目的:分析后路腰方肌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共58例,数字表随机分两组,每组29例,所有患儿进行全身麻醉。对照组的患儿给予腹横肌平面阻滞,观察组给予后路腰方肌阻滞。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FLACC疼痛评分、24 h内实施补救性镇痛的比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FLACC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 h内实施补救性镇痛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应用后路腰方肌阻滞的镇痛效果确切,可有效镇痛和减轻应激,减少24 h内实施补救性镇痛的比例,值得推广和应用。
陈文雅罗欢欢罗德兴
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镇痛效果
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腰方肌阻滞对小儿腹部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腰方肌阻滞对小儿腹部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D)组、腰方肌阻滞(Q)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腰方肌阻滞(DQ)组,每组30例。D组用1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Q组用0.25%罗哌卡因;DQ组用D组和Q组的方案联合使用。分别记录切皮时(T_(1))、切皮15 min(T_(2))、术毕时(T_(3))的平均动脉压(MAP);观察术后3组拔管时间并进行镇静躁动(SAS)评分,记录术后1 h(T_(5))、术后6 h(T_(6))、术后12 h(T_(7))、术后24 h(T_(8))、术后48 h(T_(9))的FLACC评分。结果D组在T_(3)时间点的平均MAP为(71.50±5.72)mmHg,高于DQ组(68.60±4.8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Q组相比,D组和DQ组的术后拔管时间(T_(4))明显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T_(5) FLAC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Q组相比,D组和Q组在T_(6) FLACC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DQ组在T_(7)、T_(8) FLAC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部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腰方肌阻滞能有效的减轻术后24 h的疼痛,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右美托咪定或腰方肌阻滞,但右美托咪定的使用会延长术后拔管时间。
罗欢欢邓国男林晓峰陈文雅罗德兴
关键词:小儿腹部手术
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盲法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比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盲法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0月90例臂丛神经阻滞患者分组,对照组用传统盲法进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进行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比较2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结果观察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盲法对比,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更好,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麻醉优良率,缩短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全阻滞时间。
罗欢欢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
舒芬太尼在老年人全麻诱导期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BIS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在老年人全麻诱导期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芬太尼组(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三组,每组各30例。分别在诱导时给予生理盐水3mL、芬太尼4μg/kg、舒芬太尼0.3mg/kg。监测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3min(T3)的SBP、DBP、HR、皮质醇(Cor)浓度和BIS值。结果三组患者诱导后SBP、DBP和H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插管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S组的波动较小,C组的升幅最大,S组与F组、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or在插管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或P<0.01),C组的升幅最大,F组次之,S组最小。BIS值在诱导后均显著下降(P<0.01),T2时点,C组比F组、S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镇痛效用强大,心血管系统稳定性良好,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可安全应用于老年人的全麻诱导中。
黄建华罗欢欢
关键词:舒芬太尼老年人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脑电双频指数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对控制性降压鼻内镜手术患者复苏时间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NT)对控制性降压鼻内镜手术患者复苏时间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2—6月择期行控制性降压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均分成N组(Narcotrend监测组)和C组(对照组),N组接受NT监测,C组不进行NT监测,两组术中均行控制性降压。N组根据NT值调节麻醉深度,维持NT分级在D2~E1,NT值在46~20,C组根据麻醉医师经验控制麻醉深度。术中两组均进行常规监测有创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记录患者麻醉前(T0)、术中降压10 min(T1)、术中降压30 min(T2)、手术结束时(T3)和术毕拔管后10 min(T4)各时间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手术时间、术毕至拔管时间、出血量,随访术中知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相同观察时间点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降压期间的心率比较,N组在T1(91.20±3.88)次/min和T2(88.80±4.20)次/min时的心率比C组在T1(79.87±5.18)次/min和T2(81.83±3.27)次/min显著增快(P<0.05),N组静安(200.00±16.19)mg和瑞芬太尼(490.33±31.57)μg用量少于C组静安(288.33±21.51)mg和瑞芬太尼(589.00±40.54)μg,硝酸甘油用量N组(6.90±1.00)mg明显多于C组(3.58±1.25)mg(P<0.05),N组术毕至拔管时间(28.43±3.12)min,较C组(43.03±4.18)min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控制性降压鼻内镜手术中行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可以降低麻醉药物的使用量,缩短患者术后复苏时间。
郭鑫侯芝绮罗欢欢
关键词: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