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超声
  • 3篇激素
  • 2篇血清
  • 2篇造影
  • 2篇绒毛
  • 2篇盆底
  • 2篇细胞
  • 2篇甲状腺
  • 2篇超声造影
  • 2篇促性腺激素
  • 1篇弹性成像
  • 1篇蛋白
  • 1篇动态MRI
  • 1篇心律
  • 1篇性激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新生
  • 1篇血清TG
  • 1篇血清性
  • 1篇血清性激素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
  • 1篇海南省妇幼保...
  • 1篇海南省妇女儿...

作者

  • 10篇符叶柳
  • 3篇马春燕
  • 2篇周历安
  • 2篇罗彦冰
  • 1篇陈列
  • 1篇梁雄飞
  • 1篇徐世亮
  • 1篇魏珊
  • 1篇何占平

传媒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联合血清Tg、TSH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联合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促甲状腺激素(TSH)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法纳入研究人员共102例,均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从2017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PTMC患者。将其按照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分成转移组35例及无转移组67例。对比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血清Tg、TSH水平。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以及血清Tg、TSH水平预测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转移组病灶形状不规则、病灶有微钙化、肿瘤大小≥0.5 cm、紧贴包膜人数占比分别为91.43%、60.00%、40.00%、48.57%,相较于无转移组的74.63%、32.84%、17.91%、23.88%均较高(均P<0.05);两组回声、边界、血流征象、FT3、FT4对比差异均不明显(均P>0.05);转移组血清Tg、TSH水平相较于无转移组更高(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病灶形状不规则、病灶有微钙化以及血清Tg>2 ng/mL、TSH>0.5 m IU/L、肿瘤大小≥0.5 cm、紧贴包膜均是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联合血清Tg、TSH预测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高于上述指标单独预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联合血清Tg、TSH预测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较高。此外,病灶形状不规则、病灶有微钙化以及血清Tg>2 ng/mL、TSH>0.5 m IU/L、肿瘤大小≥0.5 cm、紧贴包膜均是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罗彦冰符叶柳马春燕义娜苏经智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球蛋白促甲状腺激素
床旁肺超声B线计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炎的价值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床旁肺超声B线计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炎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诊治的165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有无并发肺炎分为肺炎组(n=55)和非肺炎组(n=110),比较2组患者B线计数、EOS百分数;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模型分析B线计数、EOS百分数诊断COPD患者并发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OPD患者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肺炎组B线计数、EOS百分数大于非肺炎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线计数、EOS百分数诊断COPD患者并发肺炎的AUC分别为0.850、0.759(P<0.05),敏感度分别为69.10%、60.00%,特异度分别为89.10%、84.50%。肺炎组与非肺炎组在年龄、抗生素使用时间、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基线资料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生素使用时间>14 d、机械通气时间≥10 d、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7 d、MODS是影响COPD患者并发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床旁肺超声B线计数及外周血EOS在诊断COPD患者并发肺炎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抗生素使用时间、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及MODS等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COPD患者并发肺炎的风险。
史妹周历安符叶柳
关键词:床旁嗜酸性粒细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
经腹部彩超联合血清性激素检测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价值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腹部彩超联合血清性激素检测对早期异位妊娠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04月-2022年03月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为异位组、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临床资料,检测两组血清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黄体生成激素(LH)、血清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水平,采用腹部彩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附件特征;以最终临床确诊结果为标准,计算腹部彩超联合血清激素水平对早期异位妊娠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异位组FSH(31.67±7.88 U/L)、LH(27.16±5.92 U/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0.48±6.39 U/L、9.17±3.14 U/L),β-hCG(1979.4±592.1 IU/L)、E;(206.03±35.24 pg/ml)和子宫内膜厚度(0.85±0.14 cm)低于对照组(2894.1±769.5 IU/L、875.34±110.61 pg/ml、1.17±0.14 cm),附件包块检出率(81.7%)、盆腔积液阳性率(70.0%)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35.0%、38.3%),宫内孕囊检出率(15.0%)低于对照组(100.0%)(P<0.05);超声联合4项激素指标诊断异位妊娠的曲线下面积为0.956,其漏诊率(1.7%)和误诊率(0)均低于各单独指标诊断。结论:腹部彩超联合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可大大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
陈昌钊符叶柳吴青京
关键词:异位妊娠腹部彩超人绒毛促性腺激素
超声造影对肝细胞癌微波消融疗效评估及对局部复发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肝细胞癌(HCC)患者微波消融(MWA)疗效的评估价值及对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6例接受MWA治疗的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进行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检查。根据1年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21)与未复发组(n=85)。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CEUS的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平均通道时间、曲线下面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HCC患者MWA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EUS定量参数对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CEUS、CECT评估消融疗效的准确性分别为92.45%(98/106)、94.34%(100/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未复发组患者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RT、TTP均低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T、TTP均为HCC患者MWA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RT联合TTP预测HCC患者MWA治疗后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95%可信区间0.835~0.961)。结论 CEUS检查可用于HCC患者MWA治疗的消融疗效评估,同时CEUS定量数据可对肿瘤的局部复发进行有效预测,可作为后续随访、检查的手段。
马春燕符叶柳张植兰陈列罗彦冰曾荣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细胞癌微波消融疗效局部复发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盆底功能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盆底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00例,均于术前1 d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测量静息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BSD和V-BSD)、膀胱尿道后角(R-UJV和V-UJV),计算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记录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最大裂孔面积,比较不同时期各参数变化。结果术前1 d与术后1个月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1 d、术后1个月与术后3、6个月比较,R-BSD、R-UJ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BSD、V-UJV、BND、UR及肛提肌最大裂孔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全切术后患者1个月内盆底功能受损不明显,3个月后盆底功能开始受损,且缓慢进展;经会阴三维超声可准确评估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盆底功能。
符叶柳张植兰
关键词:子宫全切术盆底
MSCT、MRI及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探讨分析并比较MSCT、MRI及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行MSCT、MRI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术后与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统计不同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MSCT诊断良性结节30例(66.67%),恶性结节16例(84.21%),MRI诊断良性结节37例(82.22%),恶性结节14例(73.68%),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良性结节43例(95.56%),恶性结节17例(89.47%),MSCT和MRI良性结节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弹性成像良性结节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MSCT(P <0.05);三种检查方式恶性结节诊断准确率与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弹性成像漏诊率显著低于MSCT和MRI(P <0.05)。MSCT诊断灵敏度为46.15%,特异性为89.47%,准确率为71.88%,MRI诊断灵敏度为70.37%,特异性为86.49%,准确率为79.69%,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灵敏度为84.21%,特异性为97.78%,准确率为93.75%;超声弹性成像灵敏度显著高于MSCT,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MSCT与MRI(P <0.05)。结论 与MSCT、MRI比较,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有效降低漏诊率,利于甲状腺结节的发现与鉴别,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式。
符叶柳张植兰何占平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弹性成像磁共振成像
胃超声造影联合经静脉超声造影评估胃癌侵袭及血管新生的价值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胃超声造影联合经静脉超声造影评估胃癌侵袭及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2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手术治疗前1周内完成胃超声造影联合经静脉超声造影(双重超声造影)检查,取术中病理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双重超声造影在评估胃癌T分期中的价值,Pearson相关分析胃癌病变区与正常胃壁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与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手术病理检查证实82例胃癌患者中T1、T2、T3及T4a、T4b期分别有23例、26例、18例、9例及6例。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双重超声造影在术前诊断胃癌T分期中的总准确率为78.05%。胃癌病变组织超声造影参数基础强度、达峰时间以及灌注时间水平均低于正常胃壁组织,峰值强度及增强强度水平均高于正常胃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达到时间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表达量与超声造影参数基础强度、达峰时间以及灌注时间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峰值强度及增强强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术前分期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其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在提示肿瘤内部新生血管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有望成为胃癌术前病前判断的有效参考。
史妹周历安符叶柳
关键词:胃超声造影胃癌分期肿瘤侵袭血管新生
盆底超声测量前腔室结构参数及静、动态MRI在初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及防治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21
2022年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测量前腔室结构参数及静、动态MRI在初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诊断及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产科进行经阴道分娩并在产后回院复查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SUI组和对照组,SUI组应用MRI进行动、静态检查LHA、H线、M线、B-PCL、U-PCL、RVA、AUA、LPA、D、S等指标,对照组应用超声进行动、静态检查BDT、UTA、RVA、B-PCL、BND、URA、D等指标,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超声联合MRI诊断SUI的效能。结果:①静态MRI检测发现SUI组LHA、RV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PCL、D、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静态超声检测发现SUI组UTA、RV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B-PC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③动态MRI检测发现SUI组LHA、H线、M线、RVA、AUA、LPA均高于对照组,而B-PCL、U-PCL、D、S均低于对照组(P<0.05);④动态超声检测发现SUI组BND、UR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⑤动态时超声检测尿道内口漏斗形成情况显示SUI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58.69%)和膀胱膨出率(73.91%)均高于对照组(27.78%、24.07%)(P<0.05);⑥超声联合MRI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单独应用超声检测(P<0.05)。结论:肛提肌功能下降、膀胱颈闭合完整性欠缺、尿道活动性升高、尿道内口括约肌功能降低、尿道膀胱漏斗发生率增加,是导致初产妇产后SUI的主要原因,临床应用超声联合MRI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效能高。
马春燕魏珊符叶柳
关键词:尿失禁压力性
超声联合β-hCG对胎膜早破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早期超声检测宫颈角(UCA)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孕妇胎膜早破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做超声检查的147例疑似胎盘早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研究组,采用经阴道超声、β-hCG对其进行诊断。另选取同期海南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接收的100例正常孕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血清β-hCG水平,并应用Kappa检查分析超声联合β-hCG诊断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结果147例疑似胎盘早剥患者中经临床诊断共有122例确诊为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发生率为82.99%(122/147)。其中足月胎膜早破(≥37周)与早产胎膜早破(<37周)分别为42.62%(52/122)和57.38%(70/122)。UCA>90°预测分娩<37周发生胎膜早破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52.6%,UCA>90°预测分娩≥37周发生胎膜早破的灵敏度为72.5%,特异度71.2%。β-hCG≥2.48 ng/mL时预测<37周胎膜早破灵敏度为71.6%,特异度为74.7%;β-hCG≥2.48 ng/mL时预测≥37周胎膜早破灵敏度为72.5%,特异度70.9%,超声联合血清β-hCG诊断胎膜早破灵敏度及特异性度别为91.2%和92.5%。结论超声联合血清β-hCG检测孕妇胎膜早破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胎膜早破诊断提供指导。
陈昌钊符俊娟符叶柳吴青京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检查胎膜早破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过渡型心内膜垫缺损伴双二尖瓣孔畸形1例
2010年
患者女,39岁,汉族,12岁前经常患上呼吸道感染及发热。体检发现心脏杂音31年.近3年时有胸闷气短.半年来症状有所加重,无水肿,无咳嗽咯血,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无夜间阵发呼吸困难来我院就诊,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心律齐,EKG提示:窦性心律。I°房室传导阻滞,左心房肥大,室内传导阻滞;CT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心内左向右分流,建议彩超确诊;
梁雄飞徐世亮符叶柳
关键词:二尖瓣畸形上呼吸道感染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窦性心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