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建荣
- 作品数:54 被引量:949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清华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进料负荷调控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2
- 2007年
- 采用厌好氧交替的SBR反应器,以进料负荷(即进水浓度)作为主要控制参数,研究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关键培养技术.结果表明,在30 min的较长污泥沉降时间下,通过进料COD 0-900 mg.L-1的负荷调控,可以有效控制反应器内污泥生长.初始接种污泥的沉降性能对颗粒污泥产生很重要,SVI值保持在20-50 mg.L-1才能有助于颗粒污泥形成和培养.应用“空曝”这种强力负荷调控方式可大大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并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通过进料减负荷运行可很好实现污泥的“完全颗粒化”培养.颗粒化转变出现在进料浓度COD 400-500 mg.L-1,污泥浓度约8-10 g.L-1.“完全颗粒化”污泥的性能优异,粒径约1.0mm,SVI值25-35 mg.L-1,最大沉降速率60 m.h-1.污泥颗粒过程的发生可能决定于SBR的独特间歇式运行,即基质浓度的贫富交替,减负荷运行可强化基质贫富交替并增大颗粒化过程的驱动力.
- 史晓慧刘芳刘虹竺建荣
-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污泥沉降性能
- SBR工艺处理维生素C废水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采用颗粒污泥和普通絮体污泥SBR反应器对维生素C生产废水进行可生化性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为400—1800mg/L,运行周期为8h,其中曝气时间为5.5h,换水比为80%的条件下,颗粒污泥反应器CODer去除率为75-90%,污泥浓度介于6.11~8.32g/L,污泥指数为20~40mL/g.
- 竺建荣李晓娜汪善全
- 关键词:SBR工艺VC废水废水处理
- 厌-好氧交替工艺的生物除磷特性研究被引量:86
- 1999年
- 采用模拟配制的生活污水,研究了厌好氧交替工艺对磷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过驯化运行等阶段后,在高效除磷阶段运行期间,磷的去除效率在90% 以上.总COD 去除率通常大于90% .实验表明COD 主要是在好氧阶段被去除.反应器的有机处理负荷Fr 达1-21 —1-5 kg(COD)/(m3·d) .这些良好的运行性能与反应器中培养出好氧颗粒活性污泥有关.运行过程中,不必投加外部碳源( 甲醇或乙酸钠) ,只利用生活污水自身的有机物就能达到如此好的除磷和降解COD 效果,而且该工艺的曝气时间仅为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半.
- 竺建荣刘纯新何建中顾夏声
- 关键词:生物除磷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
- 硫酸盐还原作用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与控制
- 竺建荣胡纪萃顾夏声
- 关键词:有机废水硫酸盐厌氧消化生物处理
- 高浓度Vc生产废水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试验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采用高浓度难降解的Vc生产废水可以在SBR反应器中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转化母液反应器中污泥实现完全颗粒化,得到的好氧颗粒污泥粒径为0.2~1 mm,平均沉降速度为31.2 m·h^-1;精制或提取母液反应器中污泥部分颗粒化,得到的颗粒粒径为0.5~2.5 mm,平均沉降速度为26.3 m·h^-1.由于形成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系统表现出良好的运行性能,在进水COD1 000~1 500 mg·L-1时去除率达到80%左右.如果反应器进水中补充加入一定浓度的易降解有机物,处理系统的去除效率还可进一步提高并能缩短启动时间.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进水反应器中的生物相发现,好氧颗粒污泥中出现的原后生动物种类及生物相丰富程度不仅与反应器运行状态有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反应器中的进水水质.实验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经历了污泥复活、污泥驯化和污泥颗粒化3个阶段.在运行控制过程中通过将沉降时间作为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一个关键控制参数,它既可以去除反应器中沉降性差的污泥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调节反应器中的运行负荷,从而促进反应器中好氧污泥快速实现颗粒化.
- 汪善全张胜李晓娜竺建荣
-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VC废水SBR
- SBR工艺运行条件对好氧污泥颗粒化和除磷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16
- 2001年
- 采用模拟配制生活污水 ,研究循序间歇反应器 (SBR)工艺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对好氧污泥颗粒化和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 .试验分别对进水中不同COD/TN比 ( 1 1 .79,1 8 85,2 0 72 ,2 4 .66)、COD/TP比 ( 2 7 85,4 4 53,4 8 93、58 2 5)、TN/TP比 ( 4 0 0 ,2 .36,1 54)、温度 ( 2 2℃ ,1 5℃ ,8℃ )和污泥龄 ( 1 6d ,1 0d ,5d)作比较 ,发现进水中较高的COD/TN比 ( 2 4 66)、COD/TP比 ( 58 2 5)、温度 ( 2 2℃ )和较低的污泥龄 ( 1 0d)对生物除磷和颗粒的形成有利 ;适当的TN/TP比 ( 2 36)、接种污泥的选择是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关键 .
- 卢然超张晓健张悦竺建荣
- 关键词:SBR工艺运行条件生物除磷废水处理
- 淀粉废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8
- 2020年
- 为探究淀粉废水处理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不同运行阶段的A/O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与多样性组成.结果表明,A/O系统中处理淀粉生产废水的活性污泥在同一种废水下微生物群落结构总体比较稳定,优势细菌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最重要优势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45. 66%~66. 30%),其中γ-亚纲细菌是其主要成员,占比36. 38%~66. 65%.优势拟杆菌门主要成员鞘脂杆菌纲在污泥沉降性能较好时其占比下降,但绿弯菌门主要成员厌氧绳菌纲在污泥沉降性能较好时其占比明显增加,变化趋势正好相反,或许它们二者之间的耦合变化与污泥沉降性能变化密切相关.活性污泥样品中存在大量特殊功能菌群,它们在活性污泥的污染物分解和氮磷去除中发挥重要作用.
- 赵婷婷乔凯王蕾张伟竺建荣唐一胡滨王香莲杨静景在涛
- 关键词:细菌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活性污泥高通量测序淀粉废水
- 不同基质培养条件下的好氧颗粒污泥特性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工艺,分别以葡萄糖(R1反应器)和乙酸钠为基质(R2反应器)运行102 d,对培养成熟的颗粒污泥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1反应器中以球菌为主,R2反应器中以杆菌、球菌为主;在颗粒刚成熟时,R2反应器的颗粒大些,且集中,粒径在0.1-1.0 mm,随着颗粒成熟期的延长,R1反应器的粒径要大些,最大为2.2 mm;R1和R2反应器的耗氧速率(OUR)分别为1.184和0.944 mg/(L.min),比耗氧速率(SOUR)分别为0.838和0.825 mg/(g.min);有机污染负荷为600-1 200 mg/L时,R1和R2反应器的CODCr去除率均达到95%-98%.
- 张胜孔云华张铭川竺建荣刘鸿亮
- 关键词:SBR工艺好氧颗粒污泥基质耗氧速率
- 二相厌氧消化工艺硫酸盐还原细菌的研究被引量:40
- 1997年
- 采用厌氧操作技术和MPN法测定表明,产酸相中的SRB含量为2.0-5.7×106个/ml,产甲烷相中含量为0.93-9.3×107个/ml,2者之差一般约为1个数量级.单相UASB反应器的SRB含量与产甲烷相类似.在产酸相与产甲烷相的上部悬浮液中SRB含量分别为7.5×105和4.3×105个/ml,底部污泥中SRB含量分别为2.5×106和2.5×107个/ml.SRB与产甲烷细菌相比,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较小的附着能力.此外,分析讨论了SRB的生长和分布特性对反应器中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作用的影响与控制.
- 竺建荣胡纪萃顾夏声
- 关键词:硫酸盐UASB反应器
- 膜序批式反应器污染物去除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实验采取厌/好氧交替运行方式,实验室人工配水,研究了MSBR对COD、NH4+-N、浊度的去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SBR污泥具有较高的活性,对COD、NH4+-N的去除率在95%以上,对浊度的去除率在97%以上。
- 张胜徐立荣竺建荣刘鸿亮
- 关键词:MSBR污泥活性浊度污染物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