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心如
作品数:
18
被引量:424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理学
更多>>
合作作者
王大力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王威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吴萼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秀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陈定茂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4篇
期刊文章
4篇
会议论文
领域
6篇
环境科学与工...
4篇
农业科学
3篇
生物学
1篇
经济管理
1篇
化学工程
1篇
理学
主题
5篇
污染
4篇
豚草
3篇
三裂叶豚草
3篇
化感
3篇
化感作用
2篇
有机污染
2篇
生态
2篇
土壤
2篇
氯化处理
2篇
跨世纪
2篇
化感物质
2篇
环境问题
2篇
环境污染
2篇
根系
1篇
氮矿化
1篇
毒性评价
1篇
对羟基苯甲酸
1篇
杨树
1篇
饮用
1篇
饮用水
机构
18篇
中国科学院生...
1篇
北京联合大学
作者
18篇
祝心如
6篇
王大力
2篇
刘秀芬
2篇
汪安璞
2篇
王威
2篇
刘静宜
2篇
吴萼
2篇
陈定茂
1篇
马瑞霞
1篇
李雪梅
1篇
姚渭溪
1篇
徐晓白
1篇
张鸿卿
1篇
王子健
1篇
刘晓艳
1篇
焦玉英
1篇
刘秀芬
1篇
马梅
1篇
王文
1篇
赵国镇
传媒
2篇
植物生态学报
2篇
生态学报
2篇
环境科学
2篇
环境化学
2篇
全国环境化学...
1篇
世界科技研究...
1篇
海洋与湖沼
1篇
中国环境科学
1篇
生态学杂志
1篇
中国科学基金
1篇
质谱学报
1篇
“科学技术面...
1篇
中国科学技术...
年份
1篇
2000
1篇
1999
2篇
1998
2篇
1997
5篇
1996
1篇
1995
2篇
1993
1篇
1991
1篇
1988
2篇
1987
共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白洋淀地区污染状况的生物毒性评价
被引量:9
1995年
从1992年10月到1994年4月先后几次对白洋淀集水区,包括淀区及排污河道等十几个样点进行了水样采集和多指标生物毒性检验。选用的生物组合包括:荧光发光菌(Photobacteriumphosphorum)、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nus)和大型(Daphiniamagna),罗非鱼(Tilapiamossambica)鱼肝细胞毒性检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对光合藻有明显刺激生长的作用。污水库沿线和安新县排污渠水样对浮游动物有毒性作用。府河沿线的水样仅对鱼肝细胞有毒性作用,对发光菌无明显抑制。这些潜在的生物毒性效应是否会影响白洋淀淀区的水生生态系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马梅
王子健
祝心如
李雪梅
张鸿卿
跨世纪环境化学展望
刘静宜
汪安璞
陈定茂
祝心如
关键词:
环境化学
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
化学与生态学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
被引量:2
1996年
提出化学与生态学交叉学科的五个前沿研究领域:1.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生态效应;2.化学生态学;3.海洋污染;4.生物多样性和化学污染;5.重要生态技术生态工程及理论。它们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文中仅着重介绍对前两个领域的一些认识。
徐晓白
祝心如
关键词:
生态学
三裂叶豚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115
1996年
本文研究了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蔓延的菊科杂草──三裂叶豚草(Ambrosiatrifida)对大豆、玉米、小麦、水稻的化感作用(Allelopathy)。通过对三裂叶豚草的不同部位(挥发物、茎叶、根、根区土壤)的化感活性的研究,发现三裂叶豚草的挥发物和根区土壤对作物无明显的作用;茎叶部分的水浸液对实验作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纳根伸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使根系形态发生较大的变化;根的水浸液对作物的幼芽伸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上述的研究基础上,对个同的活性组分进行了GC、GC/MS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的化感成分可能为。α-蒎烯。β-蒎烯、2-冰片烯、里那醇、冰片、4-萜品醇、樟脑、α-萜品醇、马鞭烯酮、橙花叔醇、法尼烯。勺叶桉醇等。由此我们分析三裂叶豚草主要是通过雨水淋溶的方式向周围环境释放化感物质,从而对其它植物产生影响,加强自身在自然界的竞争力.
王大力
祝心如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菊科
植物化学生态研究促进生态农业建设
被引量:12
1993年
植物化学生态研究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祝心如(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PhvtochemicalEcologlcalResearchandEco-AgriculturalConstruction¥.ZhuXinru(ResearchCenterforEco-enuivironmentalSciences.AcademiaSinica,Beijing100085).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4):36一40。Phytoallelopathyaffectsthefunctionanddynamicsofagro-system,andphytochemicalecologicalre-searchwillbenefittheconstructionofeco-agriculture,whichdisplaysinthefollowingmainaspects:weedcontrol,establishmentofreasonalcroppingsystem,implementationofcropgenicoptimization。
祝心如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业生态系
苹果、杨树等林木根系浸取物对小麦生长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29
1997年
从化学生态学的角度,了解树木根系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针对泡桐树(Paulowniaelongata)、苹果树(Maluspumila)、桃树(Prunuspersica)和杨树(Populuscanadensis)进行了实验。本文给出了实验结果。实验表明,泡桐根、苹果根、杨树根和桃树根的水浸液抑制小麦的种子萌发,抑制强度依次为:桃根>杨树根>苹果树根>泡桐根。树根水浸液同样抑制小麦幼苗根伸长。其作用强度为:杨树根>苹果树根>泡桐树根。根水浸液再用乙醚萃取,乙醚萃取液表现了更为明显的对小麦早期根和苗发育的抑制作用。抑制能力为:桃树根>杨树根>苹果树根>泡桐树根。苹果树根的根皮苷在土壤中或水中可依次降解产生根皮素,对羟基氢化肉桂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间苯三酚。以此为例,取化学试剂对羟基苯甲酸和间苯三酚进行小麦种子萌发和早期发育试验。结果表明,当化合物浓度为1×10-2M时,可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在实验样地的土壤中检出了对羟基苯甲酸,这表明存在林木根系产生化学物质而影响作物生长的可能性。本文还分析了不利影响发生的条件。
祝心如
王大力
关键词:
小麦
闽江口鱼贝类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残留水平
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报道了“福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子课题研究结果.应用GC和GC-MS分析了闽江口采的鱼、贝类样品中DDT,BHC及石油的残留量.马尾采的鳗鱼中,∑DDT和∑BHC残留量比较高,分别为146.5和39.8ppb.此外,在鱼样品中还鉴定出一些其它有机污染物.闽江污染造成对鱼和滩涂养殖贝类的轻微影响.
孙思恩
刘秀芬
祝心如
焦玉英
关键词:
鱼贝类
DDT
BHC
豚草及三裂叶豚草挥发物成分的GC和GC/MS分析
被引量:15
1996年
本文运用XAD-4和GDX104树脂吸附的方法,对豚草(Ambrosiaartemissifolia)和三裂叶豚草(A.trifida)的挥发物进行了研究,发现XAD-4和GDX104在吸附两种杂草挥发物的性能上基本相同.豚草挥发物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β-蒎烯、莰烯、2-冰片烯;三裂叶豚草的挥发物主要为:2,4-二甲基瘐烷、α蒎烯、2,6,7-三甲基癸烷、5-甲基壬烷、2-冰片烯.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豚草挥发物的成分差别较大,对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化感作用有重要意义。
王大力
祝心如
关键词:
豚草
三裂叶豚草
化感作用
酚酸类化合物各基团对土壤中氮的硝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1
1999年
本文观察到酚酸类化合物分子中的酚羟基对土壤中氮硝化有关的微生物及酶具有毒性作用,是抑制土壤中氮硝化作用的主要影响基团.羧基或羧乙烯基对酚羟基抑制硝化作用的影响有一定的抵消作用,其中羧乙烯基的抵消作用更强.由于这一抵消作用,本文中七种酚类化合物对土壤中氮硝化作用的抑制总的来说是微弱的.
吴萼
刘晓艳
祝心如
关键词:
硝化作用
土壤
氮
豚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244
1996年
本文研究了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蔓延的菊科杂草──豚草(Ambrosiaartemissifolia)对大豆、玉米、小麦、水稻的化感作用。实验针对豚草的挥发物、茎叶和根的淋溶物、根区土壤水浸液等的化感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豚草的挥发物对大豆和玉米的种子萌发有一定抑制作用。根区土壤对农作物无明显的作用;茎叶部分的水浸液对几种农作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幼根伸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使根系形态发生较大的变化;根系的水浸液对作物的幼芽伸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对不同的活性组分进行GC、GC/MS分析,结果表明化感活性明显的茎叶水浸液的有机物明显多于植株其它几个部分.主要成分为:α-菠烯、β-蒎烯、樟脑、桉树脑、2-冰片烯、莰烯、冰片、勺叶桉醇、法尼烯、尼丁子香酚、里那醇、3-已烯1-醇、橙花叔醇、2-甲基苄氰和环戊烷十一酸、壬二酸、3-羟基癸酸、3,4-二羟基苯甲酸等一系列有机物。由此可以发现豚草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并主要通过挥发、雨水淋溶、根系分泌等方式向周围环境释放化感物质,影响其它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使自身蔓延生长。
王大力
祝心如
关键词:
杂草
豚草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