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疾病
  • 4篇肺癌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老年
  • 3篇肺疾病
  • 2篇心理
  • 2篇血栓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术后
  • 2篇重症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疾病认知
  • 2篇肺癌根治术
  • 1篇定量计数
  • 1篇心肌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2篇王芳
  • 3篇李红
  • 2篇张怡
  • 1篇王燕庆
  • 1篇于丽平
  • 1篇刘一君
  • 1篇叶春花
  • 1篇李谈
  • 1篇张瑞
  • 1篇张海泳
  • 1篇胡燕生
  • 1篇宋盛晗
  • 1篇王晶
  • 1篇高志琪
  • 1篇王清涛
  • 1篇苑惠敏
  • 1篇马怀安
  • 1篇窦会东
  • 1篇郭鸿雁
  • 1篇郝莹

传媒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血管与腔内血...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病案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6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伸后延护理方案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和疾病认知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前伸后延护理方案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以及对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就诊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以前伸后延护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推行时间为截点(2021年7月),将推行前(2021年1月至6月)就诊的5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将推行后(2021年7月至12月)就诊的5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前伸后延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总体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支气管胸膜瘘、低氧血症、脓胸),于干预前及干预7 d后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疾病认知问卷(B-IPQ)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26%(5/54)vs 25.4%(13/51),χ^(2)=4.865,P=0.027]。干预7 d后,观察组B-IPQ评分为(68.17±8.1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06±8.62)分(t=5.547,P<0.001)。两组患者痊愈出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6)。结论前伸后延护理方案可有效提高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认知水平,以期改善其行为方式,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产生积极影响。
王芳贾琎蕊李政
关键词:围术期并发症
中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困扰与感知社会约束的相关性及对策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调查中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困扰及其与感知社会约束的相关性及制订对策,为减轻癌症患者心理困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12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困扰筛查工具(screening tools for measure distress,DM)和社会约束量表((social constraints scale-15,SCS-15)进行调查。结果120例中晚期患者心理困扰平均(4.05±1.20)分,发生率60.00%,中重度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压力(70.83%,85/120),其次是疾病相关信息不足(69.17%,83/120),排第3为给家人造成负担(63.33%,76/120)。患者感知社会约束得分(33.50±6.92)分,与心理困扰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3000元)、疼痛、感知社会约束是心理困扰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其共同解释总变异的42.50%。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困扰处于中等程度,与感知社会约束密切相关,通过减轻患者感知社会约束、疼痛等可改善其心理困扰。
王芳田京培李红
关键词:中晚期肺癌心理困扰家庭月收入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AECOPD发病影响因素调查的病例对照研究
2024年
目的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发病的影响因素,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朝阳医院就诊的AECOPD和稳定期COPD患者各334例,通过问卷收集患者资料,分析AECOPD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患者吸烟、饮酒、大专及以上学历、过去1年使用过抗生素、过敏性鼻炎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新冠肺炎患病史、住所1年内新购家具、住所1年内装修、住所1年内潮湿现象、住所内饲养皮毛宠物、过去1年被动吸烟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住所内使用空调、空气净化器、房间清洁频率(经常)比例低于对照组。AECOPD患者在春季的占比最高,其次为秋季和冬季。住所1年内潮湿现象(OR=2.34,95%CI:1.21~4.53)、住所内饲养皮毛宠物(OR=4.82,95%CI:1.72~13.52)、过敏性鼻炎史(OR=5.23,95%CI:2.25~12.19)、高血压史(OR=2.15,95%CI:1.26~3.66)、新冠肺炎患病史(OR=5.80,95%CI:2.78~15.02)是AECOPD的危险因素,住所内使用空调(OR=0.41,95%CI:0.22~0.77)、住所内使用空气净化器(OR=0.37,95%CI:0.21~0.67)、房间清洁频率(偶尔、经常)(OR=0.33,95%CI:0.13~0.87;OR=0.30,95%CI:0.13~0.73)是AECOPD的保护因素。结论 AECOPD的发病受室内潮湿、皮毛宠物的饲养、空调和空气净化器的使用、房间清洁频率、过敏性鼻炎史、高血压史及新冠肺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殷凌久子王芳康莉王聪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4C教学结合案例式模拟教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4C教学结合案例式模拟教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至2021年8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4C教学结合案例式模拟教学。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护理综合能力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并且评估两组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情况。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病房管理、院感防控、基础护理、护理文档规范书写、危重症护理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策略、人际关系、学习评价各维度评分及其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为教学在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基础护理操作、促进临床沟通能力提升、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增强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知识理解与掌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方面,选择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4C教学结合案例式模拟教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生实习教学中可以提高护理综合能力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且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有较高的评价。
王芳李红李焕陆翠红叶春花
关键词: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肺癌根治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肺癌根治术后发生VTE的患者为VTE组,根据VTE组患者年龄、性别按1:2比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从肺癌根治术后未发生VTE的患者中筛选68例设为NVTE组。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根据分析所得的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采用Nomogram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采用Calibration内部校正曲线分析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准确性,采用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的临床实用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式、手术时间、术前D-二聚体(D-D)、术后卧床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2 h、术前D-D≥500μg/L、术后卧床时间﹥3 d为肺癌根治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P﹤0.05),据此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对肺癌根治术后发生VTE的风险预测准确性良好(C指数=0.898),对肺癌根治术后发生VTE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898),经DCA外部校正曲线分析具有理想的临床实用性。结论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2 h、术前D-D≥500μg/L、术后卧床时间﹥3 d均为肺癌根治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对术后VTE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预测准确性与实用性均较好。
刘叶王芳张怡李谈
关键词:肺癌静脉血栓栓塞症列线图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弹性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和影响因素,观察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干预的疗效,为确定临床患者预后的改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3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以评估其心理弹性评分。共发放问卷105份,回收98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33%。剔除无效问卷患者7例,剩余98例患者进行后续研究。对98例患者开展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入院第2天开始,患者持续干预2周。采用心理弹性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评分,SF-36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患者心理弹性量表总分为(68.19±11.26)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自强维度得分为(27.37±5.01)分,乐观维度得分为(7.13±1.25)分,坚韧维度得分为(33.69±5.38)分。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弹性评分在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肺部手术史、婚姻状况、医保类型、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干预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弹性评分和SF-36评分相比干预前均升高(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心理弹性评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性别、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患者心理弹性评分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康莉王芳殷凌久子王聪王晶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心理弹性干预措施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发展及现状被引量:12
2016年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是早期识别高危人群、进行积极干预、提高一级预防效果的有效手段。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先后发布了多种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工具,该文介绍临床常用的几种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工具,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王芳钟光珍于丽平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PERMA模式在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PERMA模式下激励干预对老年COPD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积极心理学的干预应用提供更多试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干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干预基础上加用PERMA模式下激励干预,2组患者均持续干预2周。干预前后对2组应用简明心境问卷(POMS-SF)评估心理健康,采用健康状况问卷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记录2组肺功能指标值,并对上述检测值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POMS-SF各分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精力-活力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升高,迷惑-混乱、紧张—焦虑、疲乏—迟钝、抑郁—沮丧和愤怒—敌意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精力—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迷惑—混乱、紧张—焦虑、疲乏—迟钝、抑郁—沮丧和愤怒—敌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功能、活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躯体疼痛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VC、FEV1、FEV1/FV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VC、FEV1/FVC值均较同组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FVC、FEV1/FVC值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PERMA模式下激励干预可能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
王芳李红李焕陆翠红张海泳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理健康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分析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62例COPD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COPD疾病认知问卷(BCKQ)收集患者信息和评估COPD疾病认知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162份问卷,有效回收160份,有效回收率98.77%(160/162)。COPD患者BCKQ总分为(31.01±2.16)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业、文化教育程度、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健康信息获得途径、每年急性发作次数、每年医疗支出的COPD患者BCKQ总分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文化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健康信息获得途径、每年急性发作次数是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OPD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偏低,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工作者应结合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以提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汤丹卉王芳林冬梅吴丹丹赵丽先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因素
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1年5月至2024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实施肺叶切除术治疗的106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n=21)和对照组(n=85)。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史、生化指标、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及用药情况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水平、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水平均为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水平均会影响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发生DVT的风险,临床需在术前对于存在以上指标的高危患者采取强化管理。
张怡刘叶王芳贾琎蕊宋盛晗
关键词:老年肺癌肺叶切除术深静脉血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