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 作品数:22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CYPA蛋白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亲环蛋白A(CYPA)是亲环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由肽基脯氨酰异构酶A基因编码,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参与炎症、免疫等病理生理过程。CYPA在多种恶性肿瘤如鼻咽癌、乳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细胞癌、胆管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中表达升高,且通过多种不同分子机制在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凋亡、转移、血管新生及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中发挥调控作用,其中尤以CYPA与CD147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得到广泛关注。主要对CYPA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分析其在恶性肿瘤中的调控机制及潜在的干预方式,以期在未来的肿瘤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 齐之迎郭学旺王芳
- 关键词:恶性肿瘤分子机制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抗菌肽LL-37及防御素5的关系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及复发性VVC(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中抗菌肽LL-37和防御素5(HD-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VVC患者31例、RVVC患者27例及对照组30例,应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筛选出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其阴道分泌物中抗菌肽LL-37及HD-5的含量。结果:VVC组LL-37、HD-5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RVVC组LL-37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VC组HD-5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VC组LL-37、HD-5水平与RVV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肽LL-37与VVC发病及RVVC反复发作有关;HD-5与VVC发病有关,但与RVVC复发的关系尚不确切。
- 李红尹利荣王芳
- 关键词:念珠菌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LL-37
- 手术室腔镜器械细节管理应用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在实施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的过程中细节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价值。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本院手术室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使用的腔镜器械500套,根据其使用时间先后顺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先使用的250套腔镜器械作为常规组,其管理方式为常规管理,后使用的250套腔镜器械作为细节组,其管理方式为细节管理,分析两组腔镜器械的管理效果。结果:细节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完好率、部件丢失率、器械准备差错率、医院感染率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分析两组腔镜器械管理质量以及医生满意度后可知,细节组患者腔镜器械管理质量明显更高,同时医生对于其满意程度也相对较高,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的过程中细节管理的运用不仅仅可以保证器械完好、清洗质量,同时也避免了部件丢失、准备差错,减少医院感染的出现,获得显著的管理质量和医生满意度。
- 王芳
- 关键词:手术室腔镜器械细节管理管理质量
- 人重组干扰素α-2b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鼠治疗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利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研究人重组干扰素α-2(bIFNα-2b)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的疗效。方法:将成模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n=15)、实验组(Bn=15)和对照组(n=8)3组,实验组A予人重组IFNα-2b10万U腹腔内注射1次,实验组B予皮下注射IFNα-2b10万U共3次,对照组不予处理。于用药后第4、6、8周开腹探查,观察移植物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异位病灶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实验组异位病灶体积呈持续减小的趋势,在治疗8周后2实验组病灶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VEGF表达与MVD值都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间在治疗8周时病灶体积、VEGF表达和MVD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FNα-2b可以抑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血管生长,使异位内膜萎缩。
- 王宇全尹利荣于达克王芳王永明张新张淑敏
- 关键词:疾病模型干扰素Α-2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对阴道微生态环境及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监测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不同给药方法治疗前后阴道微生态恢复情况及局部免疫因子水平,探索药物选择与疗效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女性25例为对照组,BV患者100例为治疗组。治疗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D组,每组25例。A组甲硝唑阴道泡腾片;B组甲硝唑阴道泡腾片+乳杆菌活菌胶囊;C组硝呋太尔阴道片;D组硝呋太尔阴道片+乳杆菌活菌胶囊。A、C组均每晚给药1粒,共7d,B、D组两种药物按先后顺序分别每晚1粒给药7d,共14d。应用微生态评价体系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及各组BV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阴道微生态重建及阴道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Toll样受体2(TLR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均存在阴道菌群紊乱、pH值升高和微生态失调现象。治疗前,治疗组阴道灌洗液中IL-8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α及TLR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治疗组间免疫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D组治疗有效率及阴道微生态恢复率均高于A、C组(P<0.05),IL-8水平与A、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α及TLR2水平均低于A、C组(P<0.05)。结论利用微生态评价系统辅助评判不同给药方案治疗BV效果证实硝呋太尔阴道片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序贯给药方案在临床疗效、阴道微生态重建及阴道局部免疫恢复方面优于传统甲硝唑单独给药治疗。
- 王芳霍彦刘艳妍尹利荣
- 关键词:乳杆菌属白细胞介素8TOLL样受体2
- 唐山地区气象因素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关系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气象因素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36例AIS患者,发病后3个月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临床转归,0~2分为转归良好,>2分为转归不良,转归良好组413例,转归不良组223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入院当天的气象指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转归不良组患者的年龄、女性比例、卒中史比例、入院收缩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合并肺炎比例、白细胞(WBC)、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入院当天的日温差、日平均风速和日最大风速均高于转归良好组(P<0.05);而转归不良组患者的白蛋白(ALB)、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以及入院当天的日平均气温和日平均相对湿度均低于转归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入院高NIHSS评分、入院当日较大的日温差、较高的日最大风速是AIS患者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日温差、日最大风速与AIS患者转归有关。
- 王芳王芳薛娟娟夏晓爽尚淑玲张福青
- 关键词:卒中
- HPV感染对宫颈癌细胞中自噬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自噬是一种高度调节的“自我消化”途径,参与生物的发育、生长等多种过程。细胞自噬的异常导致癌细胞的出现。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但仅有病毒感染不足以致癌,迫切需要更深入地了解HPV生物学行为及其诱发宫颈癌的机制。自噬在HPV感染及诱发癌症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同时HPV感染后也影响了宫颈细胞的自噬作用。HPV与自噬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旨在抑制HPV感染的新型抗病毒策略的发展。多项研究证明自噬在促进HPV的生命周期和肿瘤进展中起到抑制作用,恢复HPV感染和癌变过程中宫颈细胞自噬反应对于抑制HPV诱发的宫颈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这在构建预防HPV感染和治疗HPV感染的宫颈癌疫苗中也具有临床价值。综述关于致癌的HR-HPV如何影响自噬的最新发现,为今后寻求有效靶向自噬的方法治疗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疾病提出新的思路。
- 王芳霍彦王宇全徐燕颖孙蓓
- 关键词:宫颈肿瘤自噬溶酶体
- Shh信号通路在抗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恶性肿瘤是危害中国居民健康的疾病之一,其每年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占全球的23.7%和30%。由于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原因,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和死亡数仍持续增加,严重威胁着广大患者的健康和生命[1]。因此,深入研究肿瘤浸润、转移的分子机制,发现有效治疗靶点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Shh(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与多种肿瘤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Shh在基底细胞癌、卵巢癌.
- 谢子朋王芳朱毅
- 关键词:肿瘤
-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价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对40名规范化培训医师随机分组,以综合测评作为教学评判标准.结果:在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引入多元化教学模式,试验组学员教学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试验组总体感受满意度达95%.学员对带教老师的指导水平评价各项指标满意度均可达90%及以上.结论:多元化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缺陷,有效提高住院医师临床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 张宝帅王芳季书晴于丽敬任雅静
-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模式继续教育
- 急性盆腔炎引起输卵管阻塞的预防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盆腔炎症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由女性上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等,是女性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1]。未及时治疗的PID可形成盆腔粘连、输卵管不通,导致异位妊娠、不孕、慢性盆腔痛等严重后果。
- 王芳尹利荣付玉珍
-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输卵管疾病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输卵管开放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