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胜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基因
  • 2篇肺动脉
  • 2篇肺动脉高压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诱导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毒性
  • 1篇性疾病
  • 1篇烟雾法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性
  • 1篇炎症性疾病
  • 1篇药物
  • 1篇萤光素酶
  • 1篇荧光
  • 1篇荧光素
  • 1篇荧光素酶
  • 1篇叔丁基对苯二...

机构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王胜
  • 3篇陈云芳
  • 2篇李冰
  • 1篇卢文菊
  • 1篇王健
  • 1篇付欣
  • 1篇张晨婷
  • 1篇姜华
  • 1篇徐小明
  • 1篇钱自亮
  • 1篇洪伟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香烟烟雾法肺动脉高压小鼠模型肺组织HIF-1α和Nrf2表达被引量:2
2017年
以香烟烟雾熏烟法建立肺动脉高压(PAH)小鼠模型,将C57B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对照组小鼠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采用香烟处理:每天2次,每次2 h,10支/h,6 d/周,连续6个月的建模方法;使用小鼠右心室压力测定仪(BIOPAC Systems,MP150)测定小鼠右心室压力(RVSP);将肺小动脉进行胶原纤维染色(Van-Gieson法),结合Image Pro Plus软件分析,测量肺小动脉血管的中层壁厚和肺小动脉血管的外径,计算肺小动脉厚度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和HIF-1α蛋白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右心室压力明显增加,肺小动脉血管壁明显增厚,管腔变狭窄,右心室与体重的比值显著增加;2)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Nrf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研究结果意味着:HIF-1α与Nrf2在香烟烟雾法建立的肺动脉高压小鼠肺组织中表达异常.
陈云芳王胜钱自亮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低氧诱导因子1Α
β-萘黄酮能抑制荧光素酶活性
2011年
目的:研究β-萘黄酮对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人GCLC基因调控序列驱动的GCLC-PGL3-enhancer-Luciferase报道载体(PL45)转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β-萘黄酮刺激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其对GCLC基因表达的影响。wester blot检测β-NF刺激16HBE细胞后GCLC蛋白水平的变化。β-萘黄酮刺激转染了表达Luciferase的真核表达载体pRC/CMV2-luc+的A549和HepG2细胞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其对Luciferase基因表达的影响。PL45转染A549和HepG2细胞,裂解细胞后用β-NF刺激,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其对Luciferase基因的影响。结果:在各种细胞中,转染PL45报道载体后,β-NF处理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值与DMSO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wester blot结果显示β-NF处理组GCLC蛋白的表达较DMSO对照组明显升高。在A549和HepG2细胞中,转染pRC/CMV2-luc+载体后,β-NF处理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值与DMSO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PL45转染A549和HepG2细胞,裂解细胞后用β-NF刺激,β-NF处理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值与DMSO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
王胜陈云芳付欣洪伟李冰
关键词:基因转录调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观察tBHQ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tBHQ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慢性缺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SD大鼠分为四组,每组7只:常氧对照组,常氧+tBHQ处理组,缺氧组,缺氧+tBHQ处理组.缺氧组大鼠置于缺氧箱内以10%...
王胜徐小明张晨婷姜华王健卢文菊
人GCLC基因表达调控的实验研究
目的:  报告基因常用于测定启动子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反式作用因子的相互作用,通过测定报告基因表达的水平,来间接评价在调控序列指导下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目前最常用的是双萤光素酶报告分析系统,其中一种用于待测启动子活性分析...
王胜
关键词:炎症性疾病肺部肿瘤
文献传递
MTT法用于药物对L2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噻唑蓝(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的可靠性。方法:大鼠肺泡上皮L2细胞以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10-100μM,BSO以1-10mM分别处理,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JC-1(5,5',6,6'-四氯-1,1',3,3'-四乙基苯并咪唑羰花青碘化物)荧光染料法检测细胞线粒体电位改变、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细胞死亡率,分析各指标的情况。结果:在处理剂量范围,MTT法检测到的光密度(OD)值未能达到一般判断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水平,最高抑制率仅达到30%左右;台盼蓝排斥试验检测数据表明TBHQ的LC 50值为50μM,丁硫氨酸亚砜胺(BSO)为5 mM;利用JC-1荧光染料判断的半数凋亡剂量分别为50μM和7 mM。结论:MTT法作为最常采用的细胞生长抑制检测手段,但在某些特定实验中可能不能客观地反映细胞的活性,建议多种方法结合进行评价。
陈云芳王胜李冰
关键词:细胞毒性叔丁基对苯二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