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网膜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预后
  • 2篇正常压力脑积...
  • 2篇神经损伤
  • 2篇视神经
  • 2篇视神经损伤
  • 2篇视网膜
  • 2篇中医
  • 2篇左归丸
  • 2篇颅内
  • 2篇脑积水
  • 2篇积水
  • 2篇胶质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脑出血
  • 1篇地平
  • 1篇淀粉样

机构

  • 1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王维平
  • 9篇王永谦
  • 2篇于明琨
  • 2篇施杞
  • 2篇周昕
  • 2篇刘新泉
  • 1篇顾明昌
  • 1篇袁灿兴
  • 1篇李晓锋
  • 1篇王巍
  • 1篇韩向辉

传媒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家庭用药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分流术的预后因素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影响正常压力脑积水行脑脊液分流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从27例正常压力脑积水病人临床症状、病程、腰穿放液和引流试验等因素分析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依照疗效判定标准,显效7例(25.9%);有效15例(55.6%);无效4例(14.8%)。其中以步态不稳改善最明显,以痴呆、尿失禁为主要症状者疗效较差。腰穿测CSF平均压力≥140mmH2O者优于压力<140mmH2O的患者;腰穿压力<140mmH2O,且24hCSF总引流量<250ml、夜间12hCSF引流量<150mL的患者疗效最差。结论对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根据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动力学的变化可以预测NPH分流手术的有效性。
王永谦王维平于明琨
关键词:正常压力脑积水分流手术预后
脑苷肌肽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SF及SA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铁蛋白(SF)、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接受治疗的14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5 g奥拉西坦注射液加入到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脑苷肌肽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两组均连续给药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脑血肿量、脑水肿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SF及SAA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为总有效率为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肿量和脑水肿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脑血肿量和脑水肿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mRS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NIHSS、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SF及SAA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血清IL-6、SF及SA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脑苷肌肽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降低血清SF及SAA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保护和修复神经损伤。
冯庆琪王巍王维平张征达李昂王永谦
关键词:脑苷肌肽急性脑出血BARTHEL指数血清淀粉样蛋白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动态变化及预后模型的构建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入院后7 d内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变化特点并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构建预测6个月预后的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治疗的261例sTBI患者,收集sTBI患者入院后7 d内的NLR。根据出院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GOS评分≥4分)及预后较差组(GOS评分<4分)。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NLR变化特点及水平,分析出院后6个月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联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准确性。结果261例sTBI患者均在出院后6个月获得随访,随访率100%,其中预后较差组59例,预后良好组202例。在入院后的6 d内,预后较差组患者NLR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患者NLR峰值均出现在入院后第3天。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越低)、第1天NLR和第3天NLR(越高)是sTBI患者出院后6个月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年龄、入院时GCS评分、第1天NLR和第3天NLR预测sTBI患者出院后6个月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0(95%置信区间:0.665~0.772)、0.796(95%置信区间:0.745~0.841)、0.760(95%置信区间:0.708~0.809)、0.780(95%置信区间:0.727~0.829)。根据本研究所得的4个独立危险因素进行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模型1:年龄+入院时GCS评分;模型2:年龄+入院时GCS评分+第1天NLR;模型3:年龄+入院时GCS评分+第3天NLR;模型4:年龄+入院时GCS评分+第1天NLR+第3天NLR。模型1、2、3、4的AUC分别为0.824、0.853、0.932、0.978,其中模型4的AUC最大,表明其预测预后的准确度最高。结论入院时NLR和入院后第3天出现峰值的NLR是sTBI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NLR结合年龄及入院时GCS评分共同预测sTBI患者预后的
刘健羽王永谦王维平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及GCS评分的影响,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与出血量、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GCS评分、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死亡率、重度残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6.7%,对照组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2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大柴胡汤加减方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改善患者的大脑功能,不良反应少。
冯庆琪王永谦王维平袁灿兴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大柴胡汤《伤寒论》
有温度地活着
2017年
随着记忆一点点消失,那些男主所爱的、所恨的都不复存在,他记不起任何人。世界上没有爱,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没有猫,只剩下吃饭和睡觉,如行尸走肉一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王维平
关键词:脑瘤保健知识健康
丁苯酞联合尼卡地平对脑动脉瘤血管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尼卡地平对脑动脉瘤血管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血管栓塞术治疗后脑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所有脑动脉瘤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降颅内压、镇静止咳、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联合尼卡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 00%> 58. 00%)(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aspase-3、MMP-9和MMP-2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别(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spase-3、MMP-9和MMP-2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Caspase-3、MMP-9和MMP-2水平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丁苯酞联合尼卡地平对脑动脉瘤血管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疗效确切,且可降低患者血清Caspase-3、MMP-9和MMP-2的水平,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刘健羽王维平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丁苯酞尼卡地平
中药益气化瘀方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颅内残余血肿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化瘀方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钻颅引流手术术后颅内残余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23例)。两组均采用钻颅引流术,术后治疗组予中药益气化瘀方治疗,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两组连续服药直至残余血肿完全吸收或体积显著减少(体积≤10 cm^3),至少连续服药30 d。结果①试验期间共有2例病例脱落,其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1例。②术前与术后各时点组内比较,两组残余血肿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与术后14、30、60、180 d比较,残余血肿体积缩小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60 d、180 d残余血肿体积比较,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组间术后30 d、60 d、180 d残余血肿体积缩小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随访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残余血肿复发率分别为3.1%(1/32)和13.6%(3/2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龄(>80岁)和术后较小的血肿体积缩小率(<30%)与血肿复发密切相关(P=0.008和P=0.011)。⑤术前与术后各时点组内比较,两组改良Rankin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术后相同时点比较,改良Ranki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片相比,中药益气化瘀方治疗钻颅引流手术术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可更好地促进术后残余血肿的吸收;同时该中药疗法不良反应少,还可改善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
王永谦冯庆琪张征达王维平施杞顾明昌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颅引流术中医疗法术后复发
左归丸对大鼠视神经损伤后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中GAP-43和Nogo-A蛋白的动态变化,探讨左归丸对大鼠视神经部分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单侧视神经部分损伤模型,分别给予左归丸液(实验组,2.0g.kg-1.d-1)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灌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于伤后不同时间点检测GAP-43及Nogo-A蛋白在受损眼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视神经损伤后,GAP-43和Nogo-A蛋白表达先升高后下降,伤后2~4周时左归丸组GAP-43表达显著上调,而Nogo-A表达基本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左归丸可显著促进GAP-43的表达,同时抑制Nogo-A表达,促进受损视神经再生修复。
王永谦周昕刘新泉韩向辉王维平
关键词:左归丸视网膜视神经损伤生长相关蛋白
血府逐瘀汤口服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口服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7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9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均给予脱水、降血压及营养神经治疗,其中中药组加用血府逐瘀汤口服液,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分别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和颅内出血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并无显著差异。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患者颅内血肿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减少(P<0.01)。治疗2周至1月时,中药组患者颅内血肿量较前明显减少(P<0.05)。1年后随访时,中药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口服液可促进脑内血肿和水肿的吸收,从而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及预后。
王永谦施杞王维平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左归丸对视神经夹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左归丸对视神经夹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单侧视神经部分损伤模型。模型大鼠分别给予左归丸液4.0g/(kg·d)(治疗组)和等量生理盐水(损伤对照组)灌胃,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技术于损伤后第1、2、4、8和16周检测受损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及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视神经夹伤后,大鼠视网膜节细胞数目减少,细胞排列疏松紊乱,在内、外网层和内核层可见裂隙形成,视网膜厚度较正常组变薄,以伤后第4周最为严重,神经节细胞减少约50%,至第8周后神经节细胞减少缓慢。视神经夹伤第2周时,nestin和GFAP表达明显升高,持续至损伤后第8周。Nestin和GFAP在视网膜全层均有表达,但在神经节细胞层、内网层和内核层表达最强,呈条带状弯曲或蛇样匍行;伤后第4周时表达最强,此后二者表达下降,至伤后第16周时,GFAP先于nestin蛋白降至正常水平。各时间点左归丸组神经节细胞存活数比损伤对照组增加,且细胞排列相对整齐;nestin和GFAP表达强度较损伤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左归丸可能通过促进大鼠视网膜Mller细胞nestin和GFAP的表达,维持损伤后视网膜结构的完整性,从而间接减少节细胞凋亡,有效保护受损视网膜节细胞。
王永谦李晓锋周昕刘新泉王维平
关键词:左归丸中草药视网膜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视神经损伤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