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
- 作品数:20 被引量:178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丰台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情况调查被引量:31
- 2013年
- 目的调查住院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营养支持情况,分析其与肿瘤类型及肿瘤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76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对暂无营养风险者,每周重复筛查。出院后,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与不同肿瘤类型及肿瘤分期间的关系。结果 276例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分别为60.9%(168/276)和12.3%(34/276)。不同类型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上消化道肿瘤(94.6%)、肝胆肿瘤(85.7%)、胰腺癌(80.0%)、头颈部肿瘤(75.0%)、下消化道肿瘤(57.7%);营养不足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头颈部肿瘤(58.3%)、上消化道肿瘤(21.6%)、肝胆肿瘤(14.3%)、下消化道肿瘤(11.5%)、胰腺癌(10.0%)。Ⅰ、Ⅱ、Ⅲ、Ⅳ期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0、0、18.2%、69.5%,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分别为0、0、4.5%、14.0%。有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55.4%(93/168);无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1.9%(2/108)。有营养风险并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肠外与肠内营养应用例数比为85∶8(1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的发生率较高,且与肿瘤类型及肿瘤分期相关。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支持存在不合理之处,应继续推广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营养指南及规范。
- 张晓芹王红王薇周莉莉方玉
- 关键词: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2002营养风险营养不足营养支持
- 从西酞普兰治疗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看肿瘤心理治疗的重要性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对晚期肿瘤患者合并抑郁症状的治疗情况,进而了解抗抑郁治疗在肿瘤姑息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对我科2010年10月~2012年10月81例晚期肿瘤患者合并的抑郁症状应用西酞普兰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西酞普兰可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心理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重视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张晓芹张凤鸣王红常和生
- 关键词:西酞普兰肿瘤患者抑郁症状姑息治疗
-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临床疗效,以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148例,并分为2组,联合组使用中药榄香烯治疗联合化疗,化疗组使用单纯化疗,经过3个周期的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生命质量及体力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50.0%,化疗组为28.38%(χ~2=7.258,P<0.05)。联合组KPS评分治疗后由(67.05±6.80)分提高到(73.45±5.47)分,CEA水平由(21.37±4.33)μg/L,降低至(13.01±2.64)μg/L;化疗组KPS评分由(67.01±7.04)分提高到(78.58±4.89)分,CEA水平由(22.18±4.50)μg/L降低至(8.99±1.89)μg/L;联合组的生理情况、社会家庭情况、情感、功能和肺癌症状评分分别为(19.25±3.45)分、(18.76±2.91)分、(18.42±2.31)分、(19.33±2.34)分和(24.06±3.57)分;对照组分别为(13.93±2.12)分、(14.63±3.42)分、(13.37±2.68)分、(16.27±2.85)分和(19.58±3.43)分;组间比较P<0.05。结论:中药榄香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降低CEA水平,治疗总有效率高,体力改善程度大,并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周莉莉张凤鸣王红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近期疗效
- 博莱霉素与榄香烯乳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胸腔积液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观察比较博莱霉素与榄香烯乳治疗肺癌所致的胸腔积液的疗效、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其不良反应。方法73例非小细胞肺癌并发胸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两组,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后,分别注入博莱霉素和榄香烯乳,观察胸腔积液的疗效、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其不良反应。结果博莱霉素组41例,胸腔积液控制的有效率68.29%(28/41),其中完全缓解(CR)6例(6/41,14.63%),部分缓解(PR)22例(22/41,53.67%);生活质量的改善率31.71%(13/41),有效率70.73%(29/41);不良反应:发热14.63%(6/41)、胸痛9.76%(4/41)、消化道反应17.07%(7/41)、骨髓抑制7.32%(3/41);榄香烯乳组32例,胸腔积液控制的有效率53.13%(17/32),其中完全缓解(CR)3例(3/32,9.38%),部分缓解(PR)14例(14/32,43.75%);生活质量的改善率21.88%(7/32),有效率59.38%(19/32,);不良反应:发热18.75%(6/32)、胸痛21.88%(7/32)、消化道反应18.75%(6/32),无骨髓抑制。两组比较胸腔积液的疗效、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其不良反应无差异性(P>0.05)。结论博莱霉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所致的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榄香烯乳,其不良反应相对少,但统计学检验均无差异性。
- 王红史惠如贾梅
- 关键词:博莱霉素榄香烯乳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
-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cancer pain
- 近年我国恶性肿瘤病人逐渐增多,癌症病人伴随疼痛症状十分普遍,癌症疼痛治疗非常重要,尤其对于绝大多数晚期姑息状态病人,疼痛的治疗有时是首要的,唯一的治疗。本文结合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以及NCCN成人癌痛治疗指南...
- 李湘辉王红罗健
- 关键词:癌症疼痛药物治疗
- 文献传递
- 10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10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7.6%、8.6%、1.9%,中位生存时间为9.0个月(95%CI:7.9~10.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S评分、首诊伴脑转移、肝转移、骨转移以及治疗方式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S评分、首诊伴脑转移、治疗方式是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临床分期、PS评分、首诊伴脑转移、治疗方式可能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 张凤鸣张晓芹王红刘丽梅
- 关键词:预后
- 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及营养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并分析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及营养治疗情况。方法:选择在肿瘤科住院的80例晚期胃肠道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给予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并调查病人的营养支持状况。结果:病人出现营养风险的概率为35.5%。在73例有营养风险的病人中,65例病人(89.04%)进行了营养支持治疗;在无营养风险的7例病人中,3例(42.86%)进行了营养支持。所有进行营养支持的病人中,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比例为6.56:1。使用肠外营养(PN)的患者中,有45例(76.27%)患者采用混合输注。48例ECOG评分≥3分的患者接受营养治疗2~3周后,ECOG评分平均下降1分,各自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大多存在营养不良,给予营养支持治疗会改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但营养治疗在应用上仍有不完善之处,我们期待其更加合理化,规范化。
- 周莉莉王红张凤鸣任健鸿张晓芹
- 关键词:晚期消化道肿瘤营养风险筛查2002营养支持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胸腺五肽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影响
-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胸腺五肽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82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例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同时支持营养对症治疗,对照组41例仅给予支持营养对症治...
- 王红史惠如杨红
- 关键词:晚期肿瘤免疫机能参芪扶正注射液胸腺五肽
- 恶性肿瘤患者症状调查及患者日记工具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在入院时、住院期间及出院时的症状分布及患者日记管理工具在疾病管理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全国17家医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向其发放患者日记,指导其如何填写,嘱其每日认真填写日记。通过第三方研究者问询获得并分析患者在住院时、住院期间及出院时的相关症状,通过患者对日记满意度调查与主管医生对日记认可度调查分析患者日记工具的可行性。[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152例患者,调查发现肿瘤患者入院时排名前10位的症状分别是疲乏、食量下降(近1周)、疼痛、体重下降(近1个月)、睡眠不好、厌食、胸闷气短、便秘、咳嗽咳痰和心情郁闷;住院期间排名前10位的症状分别是便秘、恶心呕吐、厌食、食量下降(近1周)、腹胀、疼痛、睡眠不好、疲乏、腹泻和发热。出院时排名10位的症状分别是疲乏、便秘、睡眠不好、胸闷气短、疼痛、咳嗽咳痰、厌食、出汗、小便减少、心情郁闷。肿瘤疾病分期为Ⅳ期的患者,入院时的症状患病率明显高于非Ⅳ期患者。绝大部分患者(91.4%,139/152)认可患者日记,认为该患者日记能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自己,65.1%(99/152)的患者表示自己出院后会继续填写该日记内容,82.2%(125/152)的患者表示填写日记不会造成负担。绝大部分主管医生(77.6%,118/152)认为患者日记设计合理,77.0%(117/152)的主管医生认可患者日记并愿意继续使用,75.7%(115/152)的主管医生认为患者日记实用性很强,72.4%(104/152)主管医生认为患者日记能够帮助自己全面了解患者症状,64.4%(98/152)的主管医生认为患者日记能够提高查房效率。[结论]Ⅳ期肿瘤患者相关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Ⅳ期患者,需重点监测和管理。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在住院期间部分会得以改善,但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使出院时症状又有升高,需要主管医生引起重视并加强出院后随访�
- 邹宝华吴璇李占东俞静路泽军李向敏魏星王红李全福余惠青宋正波王楠雅郭增清王文博刘勇代忠周琼赵美庆黄海力李小梅孙红曹邦伟康静波毛志远金高娃周福祥于雷杨渤彦丛明华
- 关键词:恶性肿瘤症状
- 恶性肿瘤住院病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住院病例发病特征,为学科建设,肿瘤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2009年肿瘤科住院病例,统计占全院住院病例及内科住院病例的构成比;以IDC10编码作为疾病诊断分类标准,分析各种恶性肿瘤的构成比及不同年龄的构成比等。结果肿瘤患者住院构成比逐年增多,特别从2005年起显著增多。居前5位的肿瘤依次是肺癌、肠癌、肝癌、乳腺癌、胃癌,且肺癌连续7年居首位。恶性肿瘤年龄55~65岁人群占37.04%,从2005年起该年龄段人群构成比明显增多。结论恶性肿瘤住院病例逐年增多,对肺癌等前5位恶性肿瘤及55~65岁高危人群要高度重视,力争早诊断、早治疗。
- 王红周莉莉肖月锦罗健
- 关键词:恶性肿瘤住院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