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醛固酮
  • 3篇肿瘤
  • 2篇增多症
  • 2篇肾囊
  • 2篇肾囊肿
  • 2篇肾上腺
  • 2篇肾上腺肿瘤
  • 2篇醛固酮增多
  • 2篇醛固酮增多症
  • 2篇误诊
  • 2篇腺肿瘤
  • 2篇囊肿
  • 2篇超声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多房性
  • 1篇多房性囊肿
  • 1篇性病
  • 1篇血压
  • 1篇影像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舟山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王瑞伦
  • 4篇陈其智
  • 2篇唐敖荣
  • 2篇吴瑜璇
  • 2篇郑崇达
  • 2篇张祖豹
  • 2篇周文龙
  • 2篇龚新环
  • 2篇刘定益
  • 1篇胡孝君
  • 1篇凌建煜
  • 1篇张于屏
  • 1篇张晓燕
  • 1篇王枫钊
  • 1篇金亚萍
  • 1篇周春

传媒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同侧肾癌伴肾囊肿内肿瘤一例
1994年
患者,女,34岁。主诉近5年来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间歇性右上腹和右腰背部隐痛,无血尿,未引起重视。1990年12月妊娠5月时出现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持续约1个月,无尿频、尿急、发热及剧烈腰痛等症状,仅对症治疗,未作进一步检查。1992年10月下旬,右上腹和右腰背部疼痛加剧且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消瘦,无发热。
王瑞伦陈其智周文龙张于屏
关键词:肾囊肿上腹病理组织学检查多房性囊肿乳头状囊腺癌
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瘤术后持续高血压的病因分析被引量:12
1997年
为了解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腺瘤(APA)术后部分患者持续高血压的病因,作者对53例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腺瘤术后患者进行了平均3.1年的随访。全部患者术后血钾正常,血压正常者37例,血压≥18.7/12.7kPa16例。将正常血压与持续高血压2组患者从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史,对安体舒通的降压反应、术前高血压值、高血压时间、血清钾值、24小时尿醛固酮值、PRA值以及手术方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50岁APA患者发生持续高血压机会与<40岁APA患者比值比3∶1;在持续高血压的平均年龄与正常血压平均年龄以及对安体舒通的降压反应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提示年龄愈大的APA患者以及对安体舒通降压反应不明显的患者除了醛固酮增高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外,尚有肾内小血管病变或肾间质病变等原因。作者建议对该类患者手术时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病因,有利术后进一步治疗。
刘定益郑崇达陈其智张祖豹吴瑜璇王瑞伦凌建煜胡桑孙光平
关键词: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肾上腺肿瘤病因
B型超声对肾上腺醛固酮瘤定位诊断研究——漏、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8
1998年
在经手术治疗疑有肾上腺醛固酮瘤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38例中,超声定位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2.98%、81.25%和92.21%。其中误诊(假阳性)3例占1.26%。漏诊单瘤患者11例,另有5例为同侧双瘤患者,超声均只检出其中之一,故共漏检肿瘤(假阴性)16(11+5)个占7.01%。文中针对失误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探寻提高诊断率的途径。
龚新环王枫钊张晓燕周春沈彦清王瑞伦
关键词:超声描记术肾上腺肿瘤醛固酮瘤
14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定位诊断误差分析被引量:6
1995年
对14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进行B超、CT及肾上腺同位素扫描,并对三项定位诊断误差进行临床分析,认为:B超在筛选检查中有重要作用,强调B超需采用多个切面探查,反复观察是提高诊断正确性的关键;CT正确性一般优于B超,其征象大都为低密度,造影剂增强不明显,但病灶周围有环状增强表现;在B超、CT诊断不明确时,肾上腺同位素扫描仍不失为重要的诊断方法。
王瑞伦唐敖荣
关键词:醛固酮增多症CT超声波诊断
嗜铬细胞瘤合并肾动脉狭窄
1998年
目的提高对嗜铬细胞瘤合并肾动脉狭窄(RAS)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报告4例嗜铬细胞瘤合并RAS。4例患者均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结果2例切除RAS肾及1例松解局部粘连所致RAS患者血压均正常,而1例松解长段RAS后保留RAS肾者持续高血压。结论当嗜铬细胞瘤定性与定位之后在上腹部或背部闻及血管杂音,一侧肾影变小或遇到单用α受体阻滞剂降血压效果欠佳,需加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者,以及嗜铬细胞瘤术后血压持续不降而又排除残留嗜铬细胞瘤者均应考虑合并RAS可能。对因嗜铬细胞瘤直接压迫,粘连造成肾动脉成角或局部狭窄者,在去除嗜铬细胞瘤及松解粘连之后RAS多能缓解,而对嗜铬细胞瘤致肾动脉广泛狭窄或闭塞,肾实质明显萎缩者,应切除患肾。
刘定益郑崇达陈其智张祖豹吴瑜璇王瑞伦凌建煜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肾素并发症肾动脉狭窄
B超指引下经皮穿刺治疗肾囊肿38例
1993年
单纯性肾囊肿在肾脏先天性疾病中较常见,一般认为此系退行性病变。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B型超声和CT检查的广泛应用以及近年来体检人数的增加,良性肾囊肿检出率明显增加。临床资料我院自1988年11月~90年8月住院穿刺治疗18例,男13例,女5例。住院天数:最短6天,最长27天,平均16.5天。90年9月~91年10月门诊穿刺治疗20例,男8例,女12例。
王瑞伦陈其智周文龙程一雄龚新环金亚萍
关键词:肾囊肿经皮穿刺退行性病变住院天数
原发性醛固酮瘤影像检查误诊分析
1995年
本文收集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115例原发性肾上腺醛固酮瘤,对其中14例术前在B超、CT及同位素检查,定位,定性诊断中发生误漏诊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三者各自的优缺点,B超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但CT一次性检查正确性高于B超及同位素扫描。
唐敖荣胡孝君王瑞伦
关键词:影像学误诊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