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毅军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气象
  • 3篇气象站
  • 3篇自动气象站
  • 2篇多普勒
  • 2篇多普勒雷达
  • 2篇通信
  • 2篇气象观测
  • 2篇气象观测站
  • 2篇气象卫星
  • 2篇自动站
  • 2篇卫星
  • 2篇雷达
  • 2篇观测站
  • 2篇测站
  • 1篇电源
  • 1篇新一代天气雷...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干扰
  • 1篇氧化物
  • 1篇指示灯

机构

  • 7篇山西省大气探...
  • 1篇山西省人工降...

作者

  • 7篇王毅军
  • 3篇刘武斌
  • 2篇张朝明
  • 2篇王锴
  • 2篇李玉庆
  • 1篇李荣民
  • 1篇任晓霞
  • 1篇李延晖
  • 1篇李延辉

传媒

  • 4篇山西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 1篇山西建筑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山特UPS电源故障判断及指示灯说明被引量:1
2008年
山西省109个自动气象站现已全部安装完成。由于大部分基层台站目前不具备维修保障能力,维修人员缺乏,导致UPS设备运行状态正常与否判断不清,当出现问题后无法与维修人员进行远程电话交流,使得一些小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影响了台站的传报率。
王毅军刘武斌李玉庆
关键词:UPS电源故障判断指示灯山特维修保障能力基层台站
城市建设与气象探测环境兼容的方案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分析城市气象观测站存在的必要性,对城市自动气象观测站综合建设方案进行了设想,并从电源部分通信系统、自动气象观测设备部分、观测室部分作了阐述,以期将城市气象观测站纳入城市规划布局中,提高城市气象预报信息的质量。
王毅军
关键词:气象观测站城市通信系统
一次自动气象站温度数据干扰的处理过程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太原北郊DYYZII型自动气象站温度信号干扰的故障,结合该型自动站的信号传输方式和结构类型、设备接地网的分布形式、作用原理以及接地电阻测量值、外部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程度评估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在常规处理方法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对接地引线连接中由于金属氧化物作用对实际接地效果产生影响等方面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提出了"接地电阻值符合要求不一定等于实际接地效果符合要求"的观点。在最终故障处理、验证过程中证明了金属氧化物对接地线的导电性能有直接的影响,为今后处理自动气象站温度信号干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和解决方法。
王毅军张朝明李延晖王锴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温度信号干扰金属氧化物接地电阻值
临汾CINRAD/CC多普勒雷达故障分析实例
2008年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在临汾市气象局四年多的运行中,基本上每次都保障了对重大天气过程的跟踪监测和预报服务,以及对临汾市和周边地区人工增雨服务,真正发挥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先进作用,为山西省、临汾市及周边地市的天气监测和灾害性天气的预警提供监测预警服务,为及时准确地采取防范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故障,对工作造成一些影响。
狄晓英王毅军赵晓丽任晓霞赵俊萍
关键词:CINRAD多普勒雷达新一代天气雷达CC天气雷达系统
数据通信技术在自动气象设备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通过对地面气象观测中常见自动气象设备的数据通信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在保证气象数据及时、有效、完整的上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
张朝明李荣民王毅军金拴根李延辉王锴
关键词:数据通信
多要素自动站的维护保障与故障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随着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多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广泛使用,气象科学研究的课题已向中小尺度的方向发展,同时提出了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点密度要向以网格状间隔5km方向发展。目前多要素站作为区域自动站正在发挥着人工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以往靠县级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要素无法直接反映其周围地区的气象状态,增加人工观测点又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和建立专业的观测场,在目前和将来一个时期内是很不现实的,而无人值守的智能多要素自动站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大量的多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投入业务观测运行,为中小尺度的气象预报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气象要素。
王毅军刘武斌
关键词:自动站自动气象站气象观测站气象卫星
单要素自动站的维护保障体系与故障分析经验体会被引量:1
2007年
随着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多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广泛使用,气象科学研究的课题已向中小尺度的方向发展,同时提出了地面雨量观测点密度要向以网格状间隔5km方向发展。因此,大量的单要素自动雨量站逐步投入业务观测运行。
王毅军刘武斌李玉庆
关键词:自动站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自动气象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