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璐
- 作品数:107 被引量:220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小肠结核的价值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18F-双脱氧葡萄糖(FDG)PET/CT全身显像诊断小肠结核的价值。方法回顾10例小肠结核和25例小肠恶性肿瘤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结果经组织学、诊断性治疗和(或)临床随访证实;测量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肠壁厚度,总结鉴别诊断小肠结核的方法。结果 (1)小肠结核PET/CT主要表现为小肠条状高代谢灶(70%)、病灶呈"跳跃性"分布(90%)、局部肠壁增厚(70%)、灶周淋巴结肿大(70%)等征象,小肠恶性肿瘤这些征象的发生率分别为20%(P<0.01)、8%(P<0.01)、84%(P>0.05)、72%(P>0.05)。(2)小肠结核灶的SUVmax为8.61±2.99、病灶肠壁厚度为10.00±3.02mm、灶周肿大淋巴结的SUVmax为5.63±3.36,小肠恶性肿瘤分别为9.65±5.48(P>0.05)、14.20±2.00mm(P<0.01)、7.00±5.61(P>0.05)。(3)结核杆菌累及回肠10例(100%)、空肠7例(70%)、回盲部3例(30%)、结肠2例(20%);脾脏浸润2例、肝脏1例。8例(80%)有腹腔外结核灶,其中肺部7例、咽部1例、腰骶椎1例。(4)综合考虑临床表现、病史及PET/CT影像特点,PET/CT显像诊断小肠结核的正确率为90%。结论小肠结核的18F-FDG PET/CT的主要影像特征为小肠条状高代谢灶、病灶呈"跳跃性"分布、局部肠壁一定程度增厚及腹腔外结核灶,具有较高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SUVmax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代谢增高不能作为鉴别诊断的指标。
- 谢昌辉尹吉林李向东王欣璐李兴耀
- 关键词:小肠发射型计算机
- 18F-PSVue643 PET/近红外肿瘤凋亡显像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用新型NIRF和正电子分子探针18F-PSVue643评估细胞凋亡,比较2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评估紫杉醇体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情况。建立U87MG胶质母细胞瘤荷瘤裸鼠模型,采用视黄醇和紫杉醇联合静脉注射进行全身化疗,诱导体内肿瘤细胞凋亡,分别于化疗后第9天和第11天用18F-PSVue643进行小动物PET显像和NIRF成像,根据图像勾画ROI,计算靶组织放射性摄取值(%ID/g),并根据图像进行2种显像方法的对比研究。结果 体外细胞学实验及静脉注射治疗均证实紫杉醇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0、100 nmol/L紫杉醇处理组凋亡细胞的占比分别为7.4%和7.5%,高于对照组的4.3%。NIRF成像和PET显像均显示,18F-PSVue643可特异性与凋亡细胞结合,达到凋亡显像的目的。仅需光学成像一半的探针用量,PET显像即可获得相同的凋亡成像效果。
结论 18F-PSVue643可同期进行凋亡NIRF成像和PET显像,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肿瘤凋亡显像剂。
- 王欣璐李国权张金赫李向东周崝欧阳习尹吉林
- 关键词:分子探针胶质母细胞瘤发射型计算机
- 靶向整合素α_vβ_3受体的新型RGDyC-PEG-PAMAM纳米探针的设计制备、^(131)I标记及其质量控制被引量:3
- 2018年
- 本研究以具有优良生物学性能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为纳米载体,将具有肿瘤靶向性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与纳米载体相连,并通过放射性核素^(131)I进行标记,对标记物的体内外药效学性质进行评价,探讨将其应用于肿瘤特异显像和靶向治疗的可能性。从多肽化学修饰法角度设计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RGDyC),利用点击化学法引入双功能基团PEG(NHS-PEG-MAL),采用"一锅两步"法制备RGDyC-PEG-PAMAM纳米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和紫外光谱进行表征确定产物,并检测纳米粒径分布和电位,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形态大小及分布;进一步采用氯胺T法进行^(131)I标记,并测定标记率、标记物的稳定性及脂水分配系数。所设计的RGDyC-PEG-PAMAM纳米复合物制备产率为62.09%,^(131)I对其标记率为94.68%~98.87%,标记物在体外72h后放化纯大于80%,脂水分配系数lg P(正辛醇/水)为-1.59±0.09。所设计的RGDyC-PEG-PAMAM可采用氯胺T法成功完成^(131)I标记,制备与标记过程高效、简捷,标记物^(131)I-RGDyC-PEG-PAMAM具有良好稳定性和较高亲水性,成药性良好,为后期进一步考察体外肿瘤细胞摄取与生长抑制、评估人癌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治疗及肿瘤显像等体内外药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131)I-RGDyC-PEG-PAMAM有可能作为一个新型SPECT探针应用于肿瘤特异显像与靶向治疗。
- 钟建秋王欣璐陈永明尹吉林杨玉婷吴凡李华安梁大成褚曰环张金赫
- 关键词:^131I标记整合素ΑVΒ3
- 放射性核素131I标记RGD靶向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其质量鉴定
- 钟建秋王欣璐张金赫陈永明尹吉林
- 一侧小脑发作间期低代谢在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定侧价值
- 2018年
- 目的明确一侧小脑发作间期低代谢的致痫区定侧价值。方法收集2013-2015年行致痫灶切除、随访1年以上、疗效达到EngelⅠ级的癫痫患者术前PET/CT,目测法与半定量法检测小脑代谢并分析其与致痫灶的侧别关系,致痫灶定侧以手术切除病灶侧为准。结果共入组44例患者,致痫灶对侧小脑半球代谢较同侧更低者17例(38.6%)。如以一侧小脑低代谢为定侧依据,则其敏感性为38.6%。38例示致痫灶同侧大脑半球低代谢,即本研究中PET/CT的定侧价值为86.4%,另外6例示双侧大脑半球低代谢,其中3例致痫灶对侧小脑半球代谢较同侧更低。如果加上小脑的定侧,则PET/CT总致痫灶定侧价值由86.4%提高至93.2%。半定量法显示致痫灶同侧小脑半球代谢较对侧高(x>0),双侧小脑半球代谢不对称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一侧小脑发作间期不对称性低代谢往往提示致痫灶位于对侧大脑半球。
- 高曲文黎振声王欣璐林健郭晓绯欧阳习齐自娟彭凯润王伟
- 关键词:癫痫PET/CT小脑致痫灶
- ^(18)F-FDG PET/CT在肝癌患者接受肝脏器官移植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英文)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 在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前评估和在术后早期发现小复发病灶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19 例肝癌患者拟行或已行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和 18F-FDG PET-CT 影像学资料。肝移植术前进行 18F-FDGPET-CT 扫描 8 例 10 次, 肝移植术后进行 18F-FDG PET-CT 扫描者 22 次(11 例患者)。结果 8 例肝移植术前评估的患者中有 2 例 PET 显像全身各部位均未发现转移性病灶, 均按期接受了肝移植手术; 有 2 例 PET 显示转移灶位于拟手术野区域内, 故也按期进行了移植手术( 术中对局部的转移灶做了外科清扫) ; 有 4 例患者因已有不同程度的远处转移, 与家属讲明原因后放弃肝移植手术, 而改用介入或其他内科治疗。肝移植术后进行扫描者 22 次(11 例患者) , 其中 2 例患者术后行 PET 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及全身其他部位的转移灶; 1 例患者术后发现霉菌性脑脓肿; 在其余 19 次(8 例患者)PET 检查中发现移植的肝内出现复发病灶者 4 例, 另外还发现肝左右静脉和下腔静脉内癌栓、肺内、多部位多发淋巴结、骨、脾脏内、胸壁胸膜、胸椎椎间孔等处转移征象。结论 18F-FDG PET- CT 全身性扫描兼有对肿瘤显示高度敏感性的两个优势, 在肝移植术前评估和术后早期发现复发病灶的临床应用中均起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 王欣璐李华王全师张雪林
- 关键词:^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前评估
- 结节病PET/CT误诊为恶性淋巴瘤1例
- 2009年
- 柳伟坤尹吉林李向东王欣璐欧阳习
- 关键词:结节病
- 一种放射性碘标记生物分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碘标记生物分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建立了“一锅法”制备放射性碘标记生物分子的方法,利用易得、使用方便的炔或叠氮修饰的小分子与具有生物靶向功能的生物分子、及放射性碘偶联生成放射性碘标记生物分子——...
- 王成尹吉林周崝张金赫王欣璐李向东欧阳习
- 文献传递
- 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靶向修饰及放射性核素标记研究进展
- 2016年
- 纳米分子在体内具有药物载体的特性,与生物靶向分子结合,可实现药物的靶向传递;与放射性核素的结合,可实现在体内靶向分布与靶向聚集的可视化,从而达到对特定病变的显像或治疗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新型树状纳米分子聚乙酰胺-胺(PAMAM)的靶向分子修饰及核素标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钟建秋王欣璐尹吉林张金赫
- 关键词:聚酰胺-胺纳米微粒靶向同位素标记
- 结节病18F-FDG PET/CT的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对行PET/CT检查的11例结节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结节病的正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11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5例)和随访证实(6例)的结节病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资料总结,根据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图像特征,结合病灶累及部位、分布特点、大小、标准摄取值(SUV)特点及误诊比例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淋巴结累及者共11例:其中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累及者11例,锁骨上窝淋巴结累及者8例,腹膜后淋巴结累及者8例,盆腔淋巴结累及者3例.(2)结外脏器累及者共7例:包括肺内结节及片状阴影4例,肝累及2例,腮腺及颞肌累及1例,双侧髂骨和骶骨累及1例.(3)病灶大小:最大直径1.0~4.6 cm之间 病灶密度:CT平扫示病变淋巴结密度30~40 HU之间,肺内病灶呈淡薄密度影 肝内病灶呈等或稍低密度影.代谢情况:所有病灶代谢均明显增高者6例 部分病灶代谢明显增高、部分轻中度增高者2例 代谢均轻中度增高者3例.(4)PET/CT正确诊断6例 误诊5例,其中误诊为恶性淋巴瘤4例、肺癌1例.结论 18FFDG PET/CT可灵敏、准确地反映结节病的全身病灶分布范围和病灶活性,但部分病例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尤其是恶性淋巴瘤.根据PET/CT影像特点并结合临床能提高结节病的诊断准确性.
- 王欣璐尹吉林欧阳习张金赫周崎全江涛
- 关键词:结节病脱氧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