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星

作品数:50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内镜
  • 12篇大肠
  • 10篇消化道
  • 10篇结肠
  • 10篇化道
  • 9篇基因
  • 8篇镜检
  • 8篇溃疡
  • 8篇肠镜
  • 7篇肿瘤
  • 5篇易感性
  • 5篇结肠炎
  • 5篇溃疡性
  • 5篇溃疡性结肠炎
  • 5篇谷胱甘肽
  • 5篇谷胱甘肽转硫...
  • 4篇易感
  • 4篇预后
  • 4篇诊治
  • 4篇十二指肠

机构

  • 50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50篇王文星
  • 43篇夏宣平
  • 31篇林李淼
  • 27篇薛战雄
  • 22篇陈浩
  • 13篇蒋益
  • 11篇张定亮
  • 10篇郑君杰
  • 9篇陈小燕
  • 8篇闫峻
  • 4篇郑志强
  • 4篇周素梅
  • 4篇曹曙光
  • 3篇谢丽微
  • 3篇徐昌隆
  • 3篇蔡振寨
  • 3篇许大波
  • 2篇张雪微
  • 2篇闵小彦
  • 2篇颜静

传媒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华消化内镜...
  • 4篇温州医学院学...
  • 4篇2007年浙...
  • 3篇胃肠病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浙江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4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3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穿孔的应用
目的:探讨金属钛夹治疗急性消化道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6年7 月我院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发现11例各种消化道穿孔患者,采用 Olyrnpus HX-600-135型金属钛夹,进行内镜下穿孔部位...
王文星薛战雄夏宣平林李淼陈浩蒋益张定亮
关键词:消化道穿孔手术修补
文献传递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镜下胆道系统疾病的诊治
目的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作胃肠道重建术,使内镜插至十二指肠乳头变得困难,增加了内镜下的胆道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难度。我们共对18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进行了内镜下胆系疾病的诊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毕Ⅱ式胃大...
薛战雄王文星林李淼夏宣平
关键词:十二指肠镜胃大部切除术后胆道系统疾病
文献传递
检测p53和nm23基因表达对大肠肿瘤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肿瘤中p53和nm23基因表达,探讨其在大肠肿瘤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大肠癌及57例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p53和nm23基因表达,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p53基因在大肠癌中高表达,而在大肠腺瘤中低表达;腺瘤伴低或中级别上皮内瘤变组p53的表达阳性率25.93%(7/27)与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65.22%(15/23)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P<0.05);腺癌伴转移组nm23表达阳性率31.25%(5/16)与腺癌无转移组(包括腺瘤体高级男性皮内瘤变和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P<0.05);nm23的阳性表达率在DukeC期为70.00%(15/20),与A、B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P<0.05)。结论p53和nm23基因表达可能影响大肠癌发生发展,联合检测p53和nm23基因表达对大肠癌临床分级、分期有辅助意义;p53检测有助于大肠肿瘤早期诊断;nm23可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王文星夏宣平薛战雄郑志强谢丽微陈浩林李淼张定亮
关键词:大肠肿瘤大肠癌P53NM23
谷胱甘肽转硫酶M1基因型与汉族溃疡性结肠炎及大肠癌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谷胱甘肽转硫酶(GST)能促进毒性物质从机体排出,其基因多态性与人体对毒性物质的解毒能力相关,因此影响个体对疾病尤其是肿瘤的易感性。本研究通过探索谷胱甘肽转硫酶M1基因型(GSTM1)在正常汉族人群、溃疡性结肠炎(UC)及散发性大肠癌(SCRAC)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旨在阐明UC和SCRAC的遗传易感性。
夏宣平王文星蒋益林李淼陈浩张定亮
关键词:谷胱甘肽转硫酶溃疡性结肠炎散发性大肠癌癌易感性汉族人群毒性物质
CD44v6在大肠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背景和目的: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最显著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作为黏附因子的 CD44是一种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主要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特异性粘连过程。CD44v 在正常上皮中弱表达,而在一些癌组织中高表达。近年来...
夏宣平周素梅陈浩王文星
关键词:大肠粘膜大肠腺瘤重度异型增生CD44V6恶性肿瘤
文献传递
p53和nm23基因蛋白表达对大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目的:研究 p53和 nm23基因蛋白在结直肠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3月~2005年10月收治的95例结直肠癌及57例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
王文星夏宣平薛战雄郑志强谢丽微陈浩林李淼张定亮
关键词:基因蛋白表达大肠肿瘤P53预后判断
文献传递
十二指肠类癌的内镜超声诊断及其指导治疗的价值被引量:6
2010年
类癌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发生于消化道,尤以直肠多见,发生于十二指肠者罕见.由于该病临床缺少特异性表现,术前普通内镜检查不能明确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及血管侵犯,而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于十二指肠类癌的研究仍较少.我们对胃镜发现的6例十二指肠类癌进行EUS检查,探讨十二指肠类癌的EUS声像图特征及其治疗,报道如下.
蔡振寨林李淼陈浩闫峻王文星夏宣平薛战雄
关键词:十二指肠类癌内镜超声诊断ULTRASONOGRAPHY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超声检查术肿瘤浸润深度
散发性大肠癌和谷胱甘肽转硫酶M1基因型的关系
2007年
目的:探讨散发性大肠癌(SCRAC)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M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112例SCRAC患者和140例健康对照的GSTMl基因型,采用x^2检验,分析比较GSTM1基因型频率在SCRAC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结果:GSTMl(-)基因型频率在SCRAC组中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8%vs45.0%,P=0.019,OR=1.820,95%CI:1.100~3.011);根据临床特征对大肠癌组进行分层分析,发现GSTM1(-)基因型与大肠癌病变部位无关(P>0.05),但在Dukes C期和低分化腺癌患者中分布频率明显增高(P=0.018,OR=3.250,95%CI:1.188~8.892;P=0.005,OR=0.324,95%CI:0.146~0.719)。结论:GSTM1基因多态性与SCRAC易感性明显相关。
夏宣平周素梅王文星蒋益林李淼
关键词:谷胱甘肽转硫酶M1基因型散发性大肠癌
急诊大肠镜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价值
2002年
郑君杰夏宣平许大波王文星
关键词:急诊急性下消化道出血
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穿孔11例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6年7月我院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发现11例各种消化道穿孔患者,采用OlympusHX-600-135型金属钛夹,进行内镜下穿孔部位闭合治疗。结果:1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无明显并发症,治愈出院,成功率达91%。1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经内镜下金属钛夹闭合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或内镜诊治过程中出现的消化道小穿孔安全、简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文星薛战雄夏宣平林李淼陈浩蒋益张定亮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穿孔内窥镜检查金属钛夹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