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娟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炎
  • 5篇血性
  • 5篇炎性
  • 5篇神经病
  • 5篇视神经
  • 5篇视神经病
  • 5篇视神经病变
  • 5篇前部缺血性
  • 5篇前部缺血性视...
  • 5篇缺血
  • 5篇缺血性视神经...
  • 5篇缺血性视神经...
  • 5篇非动脉炎性前...
  • 5篇病变
  • 2篇曲安奈德
  • 2篇曲安奈德治疗
  • 2篇注射
  • 2篇玻璃体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机构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王文娟
  • 5篇王建民
  • 5篇马伟娜
  • 3篇安建斌
  • 2篇赵云
  • 1篇王欣

传媒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是一种由多致病因素引起的常见视神经疾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生无痛性的视力下降,视盘局限性或弥漫性灰白水肿,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弓形、半侧或多象限视野缺损为特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高分辨率、无创性的生物组织成像技术。近些年来,在国内外相继发表了一些关于OCT应用于NAION的研究报道。文中针对这些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探索OCT在NAION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马伟娜王文娟王建民
关键词: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1年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常见视神经病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以恢复患眼的视功能损害和防止对侧眼的累及。近年来有少量国外文献报道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治疗急性期NAION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国内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0]。因此,我们对一组NAION患者进行了IVTA治疗,观察了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王建民赵云安建斌王文娟马伟娜
关键词:玻璃体注射
玻璃体内和眼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王建民赵云安建斌马伟娜王文娟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动物模型的制备被引量:1
2013年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引起中老年人视功能严重损害的常见视神经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NAION的实验研究成为该病预防和治疗的方向,而建立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包括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NAION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不断进步,应用光动力学的方法成功建立的NAION模型使人们对该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为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就NAION动物模型制备过程中的实验动物选择、不同造模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综述,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王文娟马伟娜王建民
关键词: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动物模型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伴发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
目的 探讨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伴发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MND)的临床特征和产生原因.方法 对NAION患者121例121只眼在急性期进行最佳矫正视力、视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以及视...
王建民马伟娜安建斌王文娟王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