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才勇
- 作品数:26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现代性的美学话语——论本雅明的现实意义被引量:4
- 2012年
- 本雅明思想的核心在现代性,那不是由哲学而来的现代性思想,也不是基于社会学视野的现代性社会理论,而是由文学艺术而来的现代性洞察。他的现实意义首先在于对文学(艺术)现代性的准确揭示,其次在于深刻的现代性批判,最终在于应合后现代方式的精神救赎。这一有关现代性问题的美学话语使得本雅明赢得了至今不衰的声誉。
- 王才勇
- 关键词:本雅明艺术现代性精神救赎
- 论艺术形式创制的有极和无极——中西艺术范式差异被引量:2
- 2022年
- 艺术作品形式创制的出发点是现实形式,由此衍生出作品形式创制的有极和无极方式。有极方式具体有二:直接以现实形式为极和抛开现实自创形式媒介。再现和表现、叙事和抒情等言说的其实是艺术形式创制两个有极方式。以再现为极的艺术形式在观赏和意义发生上是勾连前经验的,以表现为极的艺术形式在观赏和意义生成上则聚焦于当下。这两种方式主要是西方艺术呈现出的情形。而中华艺术则呈现出了艺术形式创制的无极方式,再现和表现中不以任何一方为极。形式上的省略和约减将形式的完成直接嵌入到会意的发生中。主体和客体相互生成,合二为一。而在艺术形式创制的有极方式中,无论以再现还是以表现为极,主客是处于有别和对峙状态中的。中西艺术这两种截然对立的样式邂逅时命里注定会发生理解的错位,而且西方对中华艺术理解发生的错位程度要明显大于中华对西方。从跨文化互喻角度看,即便错位,处理得好,也会具有建构性,呈现出文化创造的积极意义。
- 王才勇
- 关键词:艺术范式
- 中华艺术走进梅森瓷画的三种方式被引量:3
- 2019年
- 梅森瓷器是在1718世纪欧洲艺术的中国风背景下崛起和发展的,中国风时期的梅森瓷器生产出现了三种方式:对中国瓷器的直接临摹、发挥和再创造。较之于蓝本,这三种方式中都有程度不同的变异。第一种程度最低,而且最为无意;第二种次之,依次类推。变异主要由当时欧洲追求均衡整一的审美理想所致。到了再创造方式,中华艺术只是成了欧洲志趣进行自我表达的媒介和手段。无论如何,这三种方式都是以形式为先导,由单纯形式感知引领,没有对内涵的精准把握,中华艺术形式的特有表达基本被忽略。即便如此,这三种方式都角度不同地映现了中华艺术对当时欧洲艺术创造不同程度的渗入,助推了欧洲艺术告别希腊传统转向创作新风的转型。同时,这段影响史也开启了我们去思考中华艺术走进欧洲的切入点和进入面,甚至引起我们对中华艺术特质,尤其是可能衍生样式进行再思考。
- 王才勇
- 关键词:中国风形式化
- 跨文化艺术影响研究中的间性思维——以中华艺术对西方创作界的影响为例
- 2022年
- 中华艺术自17世纪始对西方艺术创作产生了有案可稽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对于这段影响史的存在虽然无人否认,但是,西方和中国研究界对之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原因在于:相关话语只是停留于现象描述,没有真正深入跨文化艺术互鉴的实际语境和机制中。由于跨文化艺术影响呈现的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间性世界,情形和特质都是两种不同文化邂逅时出现的。因此,必须借助间性思维才能切入这一影响的界域,才能彰显这一影响的意义所在。间性思维就是关注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关联,而不是孤立地去言说文化的自身特质。借这样的他异关联来展现某一文化自在状态时往往忽略或不易看清的特质,这是间性思维的意义所在。
- 王才勇
- 西方古典美学的问题谱系及其中国意义被引量:3
- 2018年
- 从古希腊时期到黑格尔止的西方古典美学虽然有着清晰的时间维度,但从思想史或观念史角度看更重要的是其间的逻辑维度:西方美学及文艺理论基本问题由诞生到展开,再由展开到深入的历史发展脉络。正是这个脉络中的问题谱系成为了日后一般美学和文艺学理论建构的框架。我们的西方美学史叙事虽然在各个分期和个人思想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问题关联及谱系的疏离上还有不少工作要做,这涉及到美学史叙事的题旨问题:对当下理论建构的切入。当代中国美学和文艺学理论建构的推进应该从思想史资源中获取切实有效的养料。
- 王才勇
- 关键词:西方古典美学
- 东画西渐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9年
- 东亚美术对西方绘画创作界的影响肇始于17世纪中叶,迄今已经呈现出三个表征清晰的历史阶段:近代阶段(17—18世纪)、现代阶段(19—20世纪前期)和后现代阶段(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这三个时期的西方美术创作各有其特点,展现了西方绘画由近代转向现代,又走向后现代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西方画家们基于各自时代新生的美学追求,从异体的中华和日本美术中撷取了不同方面作为艺术创新的灵感源泉,推进了西方美术的发展。这一影响史不仅展现了西方美术自身的历史特点,同时也映现了西方艺术家所挖掘出的东亚美术的几个不同方面。由东画西渐碰撞出的诸多现象将为我们对西方近现代美术和中华传统美术的认知提供一系列新的素材和空间。
- 王才勇
- 东画西渐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意义
- 2019年
- 本文之东画西渐指的不是单纯的东画西行,而是指东亚美术对西方创作界的影响。这一影响自十七八世纪开始出现,至今未衰,已然成为西方近现代艺术史的一个客观史实。总体而言,这一影响可以分为近代、现代和后现代三个阶段。
- 王才勇
- 关键词:艺术史后现代
- 艺术与文化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美学的题旨与路径被引量:5
- 2013年
- 法兰克福学派早中期代表人物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中主要将焦点放在了现代性批判上,但由于他们看到了实际革命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于是就把批判的落脚点转向文化,使之成为文化批判。又由于文化对现实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种远离现实的文化形式,于是,艺术与审美就成了实际的焦点。因此,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批判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美学批判,其文化批判的落脚点也就集中在艺术和审美领域。这一文化批判几乎成为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一条主线———从精神和文化角度实施现代性批判。
- 王才勇
- 关键词:现代性批判艺术审美
- 印象派与中华美术无关吗?被引量:4
- 2017年
- 浮世绘对印象派的影响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是无以替换的。完全可以说,在特定条件下对其发生影响的不是浮世绘,而可能是中国或任一种东亚美术,因为浮世绘得以对印象派发生影响的原因并不是其特有的东西,而是可以被整个东亚美术所共享的"类特点",由此完全可以开启中华美术与印象派关系的话题。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作品语汇上,中华美术都与印象派暗合。恰恰是这种暗合,彰显出了一系列跨文化美术互喻的一些机制。
- 王才勇
- 关键词:印象派浮世绘
- 论视觉抽象
- 2014年
- 视觉抽象是人类视觉审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刻意走离日常视觉形式、刻意间离现实的结果。作为现代视觉审美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是间离现实的一种极端形态。在其历史展开中,呈现出三种抽象形式:将物象转换成单纯的线条、色彩和形状,将物象空间转换成无物象空间以及将可视的静止物象转换成不可视的动态景象。视觉抽象表面上消灭物象,其实是消灭了前视觉经验对意义感知的参与,使视觉感知专注于当下的视看,并且只能由这当下视看来建构意义。这不仅是视觉抽象之美学意义的真谛所在,也是现代性审美区别于传统审美范式的关键所在。
- 王才勇
- 关键词:具象视觉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