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禄
- 作品数:75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创业式创新是高新区30年的核心经验
- 2018年
- 改革开放40年:4+1改革开放4 0年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4+1"。"4"即改革、开放、新技术革命和创业。改革和开放使得中国成为正常国家,新技术革命奠定了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但是改革、开放和新技术革命仍然不可能让中国成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国家。改革开放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创业,创业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而且实现快速增长,所以创业是中国改革开放最主要的经验。
- 王德禄
- 关键词:创业高新区中国经济新兴产业
- 社交化时代“想法”很重要
- 2014年
- 中国近三十年来有三件重要的大事:改革、开放和新技术革命。对于这三者的关系和意义,大部分人都在关注改革和开放,而忽视了新技术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我认为应该将“新技术革命”放在与“改革”和“开放”
- 王德禄
- 关键词:社交
- 新冠疫情带来人类社会的千年之变
- 2020年
- 和14世纪引发了时代剧变的"黑死病"极为相似,新冠疫情已经成为历史转折点,足以引起我们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诸多反思。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席卷全球,已经演变成一场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灾难。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如野火般的反复蔓延态势,进一步激化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与新经济高地极化发展共存。
- 王德禄
- 关键词:经济高地黑死病历史转折点疫情重大灾难
- 追思楼滨龙
- 2012年
- 2011年,硅谷最大的事是10月5日乔布斯去世,中关村最大的事是12月17日楼滨龙去世。这两件事意义各不相同。乔布斯因为创新改变世界而声誉鹊起。楼滨龙创业成功后因为产权问题而在中关村落马,落马20年后又黯然离去。
- 王德禄
- 关键词:产权问题乔布斯去世硅谷创业
- 崛起中的“中国制造”被引量:1
- 2002年
- 在刚刚过去的10多年里,世界制造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呈现出诸多新的发展态势。其显著标志是制造业开始在全球范围扩张和优势区域集聚。由于以互联网、无线通讯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发展加剧和各国逐步解除管制,使得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迅速深入,经济全球化发展首先是产业的全球化,其中之一便是制造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的扩张,其核心表现是制造业的国际化分工发展趋势加强,专业化程度加剧,产业价值链日益分解,世界各国依照创新能力的不同,占据价值链的不同位置。 同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相对应的是,制造业也呈现出在优势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
- 王德禄李伟
- 关键词:制造业品牌形象
- 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构筑创新创业服务大平台
- 2017年
- 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完全有条件把自身的创新创业服务业与全球一流水平看齐.创新创业服务其实是广义科技服务业的组成部分。
- 王德禄
- 关键词:创新创业创业服务科技服务业
- 创业园区从孵化器到加速器
- 现代企业加速器(MEA) 与创业园区传统的“孵化器”在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服务对象上有很本区别。MEA是一种以高成长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服务模式创新充分满足高成长企业对于空间、管理。服务、合作等方面个...
- 王德禄
- 关键词:创业园区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服务管理
- 文献传递
- 跨国公司R&D活动的国际化及对中国的影响被引量:2
- 1998年
- 一、跨国公司与R&D活动的国际化趋势 1、跨国公司成为全球R&D活动的主要投资者。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加强科学研究、实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成为企业获取高额利润、争夺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跨国公司在全世界的研究与发展活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据统计,世界最大的866家跨国公司国外总产值60%集中在技术先进部门。在80年代初,在世界上注册的90万件专利当中。
- 王建民王德禄
- 关键词:跨国公司R&D
- 应让民营新经济企业“走出去”发挥引领作用
- 2020年
- 2020年年初,我受邀参加了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组织的民营企业国际科技合作座谈会,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相关单位领导,以及"走出去"民营企业代表。我在会上作了《民营企业"走出去"任重道远》交流,主要提到三个建议:第一,要重视新经济企业的引领作用;第二,要将科技园区发展模式走向世界;第三,发展本土咨询业迫在眉睫。
- 王德禄
- 关键词:科技园区发展咨询业
- 京沪创新经济比较
- 2002年
-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一直致力于中国新兴企业和创新型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咨询,长期关注区域创新经济的发展与竞争,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创新活力。在有关方面的资助下,2000-2001年,该所成立《京沪深三地创新经济比较研究》课题组,对三地创新经济活力进行了比较研究。以下是该课题针对北京、上海的创新经济活力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北京、上海两地各自特点不同,区域创新经济活力和具体的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与上海创新活力进行比较评价,分析各自发展模式的特点,对于我国的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大而又现实的意义。该文作为为数不多的京、沪比较研究成果,我刊特予刊摘。文章结论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 王德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