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刚

作品数:16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菏泽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出血
  • 8篇脑出血
  • 6篇引流
  • 5篇出血患者
  • 4篇血肿
  • 4篇颅内
  • 4篇脑出血患者
  • 3篇溶解术
  • 3篇尿激酶
  • 3篇激酶
  • 3篇冲洗引流
  • 2篇血脑
  • 2篇血脑屏障
  • 2篇血压
  • 2篇亚低温
  • 2篇引流术
  • 2篇术后
  • 2篇双腔
  • 2篇套管
  • 2篇内血肿

机构

  • 15篇菏泽市立医院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作者

  • 16篇王刚
  • 8篇梁宪坤
  • 6篇郭西文
  • 6篇张全忠
  • 5篇宋景元
  • 5篇张宏图
  • 4篇王琪
  • 4篇王洪波
  • 3篇徐文涛
  • 3篇任建军
  • 3篇朱明启
  • 3篇李文帅
  • 2篇姜海涛
  • 2篇张信芳
  • 1篇程春燕
  • 1篇王芳
  • 1篇李光宏
  • 1篇贤俊民
  • 1篇程春燕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会神...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4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诊治
2002年
目的 为更好地对自发性脑室内出血作诊治。方法 对 48例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治疗方法和预后等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因中高血压占 52 .1 % ,动静脉畸形占 1 4 .6 % ,颅内动脉瘤占1 2 .5 % ,烟雾病占 4 .2 % ,原因不明占 1 6 .7%。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颅脑CT可确诊。 48例均行手术治疗 ,存活 39例 ,死亡 9例。脑室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结论 脑室内出血的部位和量、手术方法的选择。
王刚
关键词:脑室脑出血尿激酶引流
双腔Y型套管冲洗引流并尿激酶溶解术在颅内血肿治疗中的系列应用研究
宋景元郭西文张宏图张全忠王琪王刚梁宪坤王芳
颅内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有骨瓣(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微创血肿清除、置管引流廓清血肿等,均取得了相应的疗效,但仍存在各自的不足,如:创伤大、廓清血肿慢、并发症多等。尚缺乏一种简单、有效、并发症少,且能用...
关键词:
关键词:尿激酶溶解术
刺五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王刚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刺五加丙二醛缺血性脑损害细胞保护作用
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破裂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破裂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A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眶上外侧入路治疗的31例Hunt-HessⅠ~Ⅲ级破裂PCo AA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相关并发症、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 31例病人共32个动脉瘤均成功夹闭。出现术中动脉瘤破裂5例;对侧肢体偏瘫3例,术后2个月内恢复正常;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2例,均在术后1个月内恢复。1例出现严重的脑血管痉挛伴顽固性低血压,术后植物生存。无手术相关致残和致死病例。29例行影像学随访6~10个月,平均(7.8±3.6)个月,动脉瘤复发1例(3.4%)。临床随访6个月,疗效良好者(mRS评分0~2分) 29例(93.5%)。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能安全有效夹闭Hunt-HessⅠ~Ⅲ级破裂PCoAA,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术入路。
李文帅张信芳王刚朱明启李进军韩允王洪波宋腾刘景传张全忠
关键词:后交通动脉显微外科手术
改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脑出血患者82例,根据病情及家属治疗意愿分为微创治疗组(31例)、小骨窗治疗组(30例)和保守治疗组(21例)。保守治疗组给常规治疗,小骨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小骨窗开颅术,微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改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检测治疗前后血脑屏障指数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的变化。随机抽取10例腹外疝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时留取脑脊液并抽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脑屏障指数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别,而治疗后3、7d,微创治疗组血脑屏障指数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小骨窗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d微创治疗组、小骨窗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血脑屏障指数分别为(0.0095±0.0008)、(0.0125±0.0011)、(0.0129±0.0009),髓鞘碱性蛋白浓度分别为(8.3±1.3)、(11.3±1.4)、(12.0±1.6)μg/L;治疗后7d微创治疗组、小骨窗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血脑屏障指数分别为(0.0066±0.0008)、(0.0098±0.0007)、(0.0103±0.0011),髓鞘碱性蛋白浓度分别为(2.2±0.7)、(5.2±0.7)、(5.4±0.6)μg/L,P〈0.05]。结论改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以减轻脑出血后细胞毒性对血脑屏障的损伤,从而减轻继发性脑损害。
王刚
关键词:脑出血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局部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对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将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局部亚低温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脑屏障指数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另选腹外疝患者(空白对照组)10例腰椎麻醉时留取脑脊液并采静脉血。结果治疗前2治疗组患者血脑屏障指数和血清MBP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5、10 d,亚低温治疗组血脑屏障指数及血清MBP浓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10 d,亚低温治疗组血脑屏障指数及血清MBP接近正常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以减轻脑出血后细胞毒性对血脑屏障的损伤,从而减轻继发性脑损害。
王刚
关键词:脑出血血脑屏障局部亚低温
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疗效差异。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6例)应用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51例)应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67±0.84)分比(10.05±0.91)分,P=0.001],手术时间([106.1±23.7)min比(176.7±18.8)min,P=0.000]、住院时间[(16.9±2.9)d比(23.1±4.4)d,P=0.000]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观察组Ⅰ、Ⅱ级日常生活恢复良好的患者人数(2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8例),P<0.05,Ⅳ、Ⅴ级植物生存状态的患者人数(5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4例),P<0.05。观察组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等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与小骨窗开颅术比较,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丘脑出血,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老年合并基础疾病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有重要意义。
王洪波王奉淼赵端允王刚郭西文梁宪坤韩允
关键词:高血压丘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术
双腔Y形套管持续低温冲洗引流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双腔Y形套管持续低温冲洗引流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并小骨窗开颅.术后对照组置单腔引流管单纯引流;治疗组置双腔Y形套管,接18 ~20℃低温液持续冲洗引流.对比分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鼓膜温度的变化;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判定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治疗组鼓膜温度治疗前、治疗后2d、拔管后1d分别为(37.6±0.8)、(34.1±0.6)、(37.1±0.6)℃,对照组则分别为(37.5±0.9)、(37.9±1.1)、(37.3±0.7)℃.治疗组NSE浓度、NIHS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14 d分别为(27.6±6.5)、(21.8±6.1)、(12.1±5.7) μg/L,(17.8±4.3)、(14.6±3.9)、(11.1±3.1)分;对照组则分别为(27.2±5.9)、(29.3±5.6)、(20.0±6.3)μg/L,(17.1±4.5)、(16.1±4.6)、(15.0±2.9)分,两组不同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189.7,F交互=17.12,F组间=18.41;F组内=53.88,F交互=33.21,F组间=37.94;F组内=18.66,F交互=12.91,F组间=13.76;P均<0.001),治疗组治疗后2d,鼓膜温度达到亚低温水平;治疗后14 d,NSE浓度及NIHSS评分达到最低.治疗组治疗后30、90 d Barthel评分分别为(56.5±15.3)、(86.6±13.9)分与(45.3±12.9)、(72.3±14.2)分,两组不同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50.38,F交互=78.53,F组间=79.92;P均<0.001).治疗组治疗后90d,Barthel评分达到最高.结论 脑出血术后应用双腔Y形套管持续低温冲洗可起到局部亚低温治疗的作用,降低NSE浓度,减轻继发性脑损害,改善预后.
王刚
关键词:局部亚低温脑出血
膳食疗法防治脑出血后便秘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膳食疗法对脑出血后便秘的作用。方法选择脑出血后便秘病人2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果导片治疗,治疗组给膳食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60例(51.7%),有效41例(35.4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电解质紊乱3例(2.6%),再出血4例(3.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膳食治疗可明显缓解脑出血后便秘,减少并发症。
程春燕王刚
关键词:膳食疗法便秘脑出血
呼气末正压(PEEP)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对比治疗组应用PEE...
王刚宋景元梁宪坤张全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