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刚

作品数:22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省新华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低剂量
  • 3篇X线
  • 2篇胸部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机体
  • 2篇疾病
  • 2篇疾病诊断
  • 2篇计算机体层
  • 2篇梗阻
  • 2篇辐射防护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1篇胆道
  • 1篇胆道引流
  • 1篇胆道引流管
  • 1篇低剂量CT
  • 1篇低剂量CT扫...
  • 1篇电子计算机体...
  • 1篇动脉

机构

  • 18篇湖北省新华医...

作者

  • 18篇王刚
  • 5篇白艳
  • 5篇郑树卿
  • 2篇周婷
  • 1篇孙仁荣
  • 1篇廖凯兵
  • 1篇钟辉
  • 1篇余勇飞
  • 1篇俞金元
  • 1篇吴晓燕
  • 1篇陈莉

传媒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5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剂量联合降低管电压、增加螺距在盆腔CT扫描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低剂量联合降低管电压、增加螺距在盆腔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盆腔CT扫描女性患者,将100kV管电压与螺距0.7P、0.9P搭配形成2组参数组合为A组、B组,140kV管电压与螺距0.7P、0.9P搭配也形成2组参数组合为C组、D组。记录各组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及CT剂量指数(CTdoseindex,CTDI)值;分析辐射剂量与管电压、螺距的关系,采用主客观评价的方法对图像进行评价。【结果】C、D组DLP和CTDI均显著高于A、B组(P〈0.05),且B组DLP和CT-DI较A组、D组DLP和CTDI较C组均显著减少(P〈0.05)。各组I级显示率均较高,达到90%以上,均影像层次清晰、颗粒较均匀,膀胱、子宫、直肠清晰显示,图像质量好;且各组图像质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低管电压、增加螺距是降低辐射剂量的有效的方法,参数组合100kV、0.9P,既能降低辐射剂量,同时又能保证图像质量。
王刚
MRI常见伪影分析及其解决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中常见伪影的产生机理与解决方法,以减少MRI检查时产生的伪影,提高MRI图像质量,为临床提供良好的影像诊断资料.方法:应用PHILIPS-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收集我院2008年-2010年13...
王刚
提高儿童射线防护的认识
近年来,儿童的X线检查频率明显上升。合理应用儿童的X线检查,不断加强和完善患儿的防护,防止和减少照射损害等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王刚
关键词:放射卫生防护影像检查
文献传递
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王刚廖凯兵孙仁荣郑树卿
关键词:肾动脉狭窄慢性缺血性肾病肾血管性高血压ARTERY继发性高血压RENAL
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CT诊断
2007年
目的探讨脑神经元移行异常(neuron migration anomalies,NMA)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近10年来经CT扫描证实的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行CT平扫,5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无脑回畸形3例,CT表现为脑表面光滑、平坦,缺乏沟回结构,灰质增厚,白质相对减少;脑裂畸形9例,CT表现为脑组织内线状裂隙(闭唇型)或与侧脑室相通的大块脑组织缺损(开唇型),裂隙边缘或大块脑组织缺损边缘均衬有皮质结构;灰质异位3例,CT表现为侧脑室旁白质区内可见条块状灰质结构块。6例患者为多种畸形并存。临床表现主要有癫痫5例,智力障碍7例,感觉运动功能障碍5例,脑瘫3例,脑电图异常10例。结论脑神经元移行异常是胚胎发育2-6个月期间神经元细胞迁移过程受到影响所致的一组先天性病变,深入认识该病的临床和CT特征对临床正确诊断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王刚白艳郑树卿
关键词:脑神经元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肺部肿块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puncture biopsy,PPB)的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和影响其诊断正确率的相关因素.方法:1.对35例X射线胸片、CT、MRI发现肺部结节或肿...
王刚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多层螺旋CT及其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领域。图像质量高、重建速度快并可行回顾性薄层重建,能够快速、立体、清晰、多角度展示解剖结构,病变特征细节等,在临床应用方面显现一定优势。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曲面重建(MPR/CPR)、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技术(VRT)、CT仿真内镜(CTVE)及透明显示(Ray Sum)等,这些后处理技术综合应用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有关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限度、研究进展等方面予以综述。
王刚陈莉郑树卿
关键词:生物医学研究
优化CT扫描参数,降低患者辐射剂量被引量:18
2007年
CT检查中如何有效减少辐射剂量,保护患者,同时保证图像质量,作为从事放射的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本文从CT检查辐射剂量、优化参数及降低CT检查辐射剂量的途径等方面加以综述。
王刚白艳郑树卿
计算机X线摄影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2007年
王刚白艳周婷郑树卿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胆道引流管腹腔内脱出的临床观察及处理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术后引流管腹腔内脱出的临床症状、原因并提出处理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引流管腹腔内脱出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沿原穿刺道重新置管成功;5例患者重新行PTCD术治疗,其中2例改为内引流术治疗;所有患者定期入我院复诊,均未再次发生引流管脱出情况。结论 PTCD术后发现引流管腹腔内脱出后应及时重新置管治疗;术前评估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穿刺点,可以预防该并发症发生。
余勇飞王刚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