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冰雁

作品数:21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5篇脑梗塞
  • 5篇梗塞
  • 4篇张量成像
  • 4篇糖皮质
  • 4篇糖皮质激素
  • 4篇皮质激素
  • 4篇激素
  • 4篇急性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3篇认知功能障碍
  • 3篇细胞
  • 3篇弥散
  • 3篇弥散张量
  • 3篇弥散张量成像
  • 3篇免疫
  • 2篇凋亡

机构

  • 20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1篇王冰雁
  • 13篇文国强
  • 10篇廖小平
  • 9篇龙志刚
  • 8篇欧阳锋
  • 7篇李天炼
  • 6篇黄影柳
  • 6篇黄仕雄
  • 5篇陈涛
  • 4篇金丽华
  • 4篇李建军
  • 4篇何燕
  • 4篇杨剑国
  • 3篇林丹
  • 3篇吴月丽
  • 3篇李传资
  • 2篇吴小丽
  • 2篇邓益东
  • 2篇柯行娆
  • 2篇何祥英

传媒

  • 5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神经病学与神...
  • 1篇第九次全国神...

年份

  • 3篇2010
  • 7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DP辅佐治疗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2005年
目的探讨应用1,6—二磷酸果糖(FDP)胶囊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脑梗塞提供依据。方法30例确诊的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10例,配对对照组10例,另设开放组1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配对组总有效率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开放组总有效率70%。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应用FDP辅佐治疗脑梗死,疗效满意。
文国强王冰雁
关键词:脑梗塞心肌梗死
神经免疫性疾病TGF-β_1与糖皮质激素的关系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神经免疫性疾病 (IND)血浆和脑脊液 (CSF)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与糖皮质激素 (GC)的关系。方法 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 ,检测 2 2例 IND患者 GC治疗前后血浆和 CSF的 TGF- β1 含量 ,并与 2 0例脑梗塞(NIND)患者、18例手术 (OP)患者、11例未用 GC的重症肌无力患者 (NMG) TGF- β1 进行对比。结果  GC治疗前 ,IND组 TGF- β1 显著低于 NIND组 (血浆 :P<0 .0 1;CSF:P<0 .0 1)和 OP组 (血浆 :P<0 .0 1;CSF:P<0 .0 1) ;IND组治疗前显著低于治疗后 (血浆 :P<0 .0 1;CSF:P<0 .0 1) ;治疗后 ,IND组高于 NMG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血浆和 CSF:P>0 .0 5 )。结论 急性期 IND患者血浆和 CSF的 TGF- β1 有下降趋势 ,GC可能通过影响 TGF- β1 、IL2、IL15、INF- γ、TNF- α等细胞因子 (CK) ,在终止
龙志刚廖小平文国强何燕欧阳锋柯行娆黄影柳黄仕雄李天炼王冰雁林丹张华荣林成信吴月丽杨剑国金丽华符生苗付晓雪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转化生长因子Β糖皮质激素
肌萎缩侧索硬化锥体束变性顺序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锥体束变性可能顺序的评估意义。方法病例组16例,其中临床确诊型ALS4例,临床拟诊型ALS6例,实验室检查支持临床拟诊型ALS6例;对照组(健康志愿者)15例;两组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行常规MR和轴位DTI序列扫描,在锥体束走行区选取5个感兴趣区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结果在内囊后肢水平,ALS组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3.452,P=0.002),AD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2.670,P=0.012);在中央前回皮层下白质,ALS组FA值有下降趋势(t=1.845,P=0.075)、ADC值有升高趋势(t=1.808,P=0.081)。结论DTI可在活体无创评价锥体束损害,分区域测量结果支持锥体束逆性变性的假说,这些信息对确定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断并加深对其认识有重要价值。
刘涛陈峰文国强李建军李天炼王冰雁黄培坚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锥体束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逆行性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例临床分析
2002年
王冰雁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帕金森氏病的研究进展
2007年
由于经颅重复磁刺激技术的有效性和无创性,近年来该技术已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帕金森氏病研究中。本文综述了经颅重复磁刺激对帕金森氏病的主要的治疗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
王冰雁黎雪娟杨桂华韦善海
关键词:帕金森氏病
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最佳方案的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爆发式(burst)刺激方式、15 Hz高频刺激患侧皮质M1区和1 Hz低频刺激健侧皮质M1区3种方法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寻找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脑梗死的最佳优选方案。方法对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3组(爆发组、高频组和低频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加做rTMS治疗,20 min/次,每周治疗5 d、停2d,疗程4周共治疗20次,在rTMS治疗前后采用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潜伏期、波幅、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值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的MEP的潜伏期、波幅、CMCT、NIHSS、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其中爆发组较高频组和低频组疗效改善更明显(P<0.05),高频组和低频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论是高频、低频或爆发式刺激r,T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的恢复均有促进作用,尤其爆发式刺激更能有效地提升患者大脑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吴小丽王冰雁吴宏胜谢德丰李朝健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梗死运动诱发电位疗效
神经免疫性疾病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和15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 (GC)对神经免疫性疾病 (IND)患者血浆和脑脊液 (CSF)白细胞介素 (IL) 2和IL 15的影响。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 2 2例急性期IND患者GC治疗前后血浆和CSFIL 2、IL 15水平 ,与 2 0例脑梗死 (NIND)患者、18例手术 (OP)患者、11例未用GC的重症肌无力患者 (NMG)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 4组 (IND ,NIND ,OP和NMG)组间血浆和CSF中IL 2和IL 15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IL 2 :血浆P <0 0 5 ,CSFP <0 0 1;IL 15 :血浆P <0 0 5 ,CSFP <0 0 5 ) ;治疗前IND组显著高于NIND组和OP组 (P <0 0 1) ,而与NMG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GC治疗后IND组IL 2和IL 15低于治疗前 (P <0 0 5 )。结论 急性期IND患者血浆和CSF中的IL 2和IL 15有上升趋势 ,GC治疗后IL 2和IL 15水平降低。GC可能通过影响患者免疫细胞产生IL 2和IL 15 ,而发挥治疗IND的作用。
龙志刚付晓雪廖小平文国强杨剑国金丽华何燕黄影柳王冰雁
关键词:神经免疫性疾病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5
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2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利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进行测查全量表智商(FIQ)后,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认知功能障碍对照组,选用磁共振成像进行病灶部位和范围的检测,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病灶部位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8.3%;两组患者大脑半球左侧和右侧、前部和后部、皮层和皮层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和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具有相关性,大脑半球损伤左侧、前部、皮层更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廖小平文国强陈涛龙志刚欧阳锋李天炼王冰雁
关键词:脑梗死
急性脑梗塞患者弥散张量成像及其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
文国强陈涛廖小平王冰雁李传资李建军欧阳锋龙志刚黄影柳李天炼黄仕雄何祥英赵应满李岩黄丹
目的:该研究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6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认知功能障碍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特点,探讨DTI在不同时期对脑梗死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40例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和40名健康志愿者行MR I检查,包括T1、T2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及DTI,重建部分各向异性(FA)图,对梗死区、健侧相应部位及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进行FA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测量。结果①DTI显示的梗死灶范围较常规MR I成像更加准确、清晰。②脑梗死组患者梗死区及梗死同侧内囊后肢、大脑脚、皮质脊髓束的FA值分别为0.12±0.01、0.29±0.03、0.36±0.12及0.35±0.04,低于对侧相应部位的0.35±0.08、0.50±0.13、0.53±0.14、0.56±0.07,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脑梗死患者健侧ADC、FA值与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脑梗死后脑组织FA值、ADC值随梗死时间呈一定规律性变化,在超早期患侧FA值较对侧无一致性变化,可轻度升高或轻度降低,随后(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降低;患侧ADC值随梗死时间延长呈明显减低、逐渐恢复正常、继而又升高的规律。结论DTI检查有助于明确脑梗死是否累及白质纤维束,ADC值与FA值联合能更精确对脑梗死进行临床分期和定位。
文国强廖小平陈涛王冰雁欧阳锋龙志刚李建军李传资邓益东何祥英
关键词:脑梗塞弥散张量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