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英
- 作品数:13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余姚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髂外末端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髂外末端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的宫颈癌ⅠA~ⅡA期患者21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髂外末端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214例患者中,4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0.6%。其中,31例(14.5%)闭孔淋巴结转移,23例(10.7%)髂内淋巴结转移,12例(5.6%)髂外淋巴结转移,7例(3.3%)髂总淋巴结转移,6例(2.8%)髂外末端淋巴结转移。6例髂外末端淋巴结转移患者中,ⅠB1期、ⅠB2期及ⅡA2期各2例,5例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伴闭孔淋巴结转移4例,1例为孤立性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及盆腔其他淋巴结转移是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髂外末端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化程度、盆腔其他淋巴结转移是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髂外末端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髂外末端淋巴结转移率低。如果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学低分化或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提示盆腔淋巴结转移,应系统清扫盆腔淋巴结,包括髂外末端淋巴结。如果ⅠA期患者或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提示盆腔淋巴结未转移,可考虑保留髂外末端淋巴结。
- 施姚王兰英马建婷严树宏何燕褚建锋
-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
- 会阴重度裂伤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分析发生会阴重度裂伤的高危因素,以做好产前及产时的围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会阴重度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原因为医源性因素及医疗条件所限致无会阴保护下阴道分娩,各占42.9%(6例),再次为产妇会阴体发育差或盆底薄弱及会阴陈旧性瘢痕弹性差,占14.3(2例)。结论医疗条件所限致无会阴保护下阴道分娩所致会阴重度裂伤占42.9%,已和医源性因素持平。所以在重视医源性因素的同时更应引起对医疗条件的重视。
- 王兰英
- 关键词:分娩会阴裂伤修补术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不同年龄段及LEEP术前后的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率及高频电刀锥切术(LEEP)后的HPV感染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该院465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分析其HPV基因型在LEEP术前后的变化,及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结果 HPV感染443例(95.3%),单个HPV阳性342例(77.2%,342/443),成前六位的类型分别是HPV16、58、52、18、33、31型。锥切前HPV阳性率多集中于50岁以下,锥切后多在60岁以上。锥切前多个感染率以30岁以下及60岁以上居多,锥切后以60岁以上居多。结论高危型HPV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前感染率很高,尤其是在30~39年龄段,而术后HPV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上升。
- 施姚马建婷王兰英何燕
-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LEEP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裂开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裂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1151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阴道残端裂开的高危因素。结果术后发生阴道残端裂开8例,发生率为0.70%,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血红蛋白值、阴道残端缝合方式及术后首次性生活时间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裂开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术前血红蛋白值<90 g/L和术后首次性生活时间距离手术<3个月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裂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纠正血红蛋白≥90 g/L和术后首次性生活时间距离手术≥3个月可以减少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裂开的发生。
- 施姚韩科萍王兰英马建婷汪棋秦黄春芳张星光
-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血红蛋白值
- 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伴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22年
- 围绝经期综合征(MPS)患者受性激素分泌下降的影响,易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引起萎缩性阴道炎[1-2]。目前临床治疗MPS伴萎缩性阴道炎主要以雌激素替代疗法维持患者内分泌平衡,但长时间采用激素治疗可导致患者出现阴道出血、乳房肿胀等并发症,并增加子宫内膜癌变风险[3]。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减少了雌激素的使用剂量从而有效降低了使用雌激素对患者身心的负面影响,而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可在维持患者内分泌平衡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阴道炎性症状。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采用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MPS伴萎缩性阴道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杜益维张生枝王兰英
-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萎缩性阴道炎激素替代疗法甲硝唑
- E6/E7 mRNA检测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阳性且细胞学轻度异常患者随访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E6/E7 mRNA检测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阳性且细胞学为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或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随访中的分流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余姚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为ASCUS或LSIL且高危型HPV DNA阳性的女性患者332例,均行HPV E6/E7 mRNA检测和阴道镜下活检及病理学检查,并对病理学为CINII-的患者进行24个月的随访,用Kaplan-Meier法分析HPV E6/E7 mRNA阳性组和阴性组的疾病进展率。结果:332例患者中277例(占83.43%)为CINII-,55例(占16.57%)为CINII+。对257例CINII-患者进行24个月随访后, E6/E7 mRNA阳性组发展为CINII+的比例(33/158,20.89%)显著高于阴性组(7/99,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66,P=0.002)。HPV E6/E7 mRNA检测预测CINII+的特异性是42.4%,阳性预测值为22.4%,阴性预测值为93.2%。结论:在对高危型HPV DNA阳性、TCT为ASCUS或LSIL的患者随访中,HPV E6/E7 mRNA是有效分流此类患者的生物标志物。
- 王兰英王兰英张生枝徐瑛徐瑛朱雪琼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 E6/E7 mRNA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阳性且细胞学轻度异常患者随访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E6/E7 mRNA检测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PV DNA阳性且细胞学为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
- 王兰英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 基于孕前体重指数的早孕期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孕前体重指数(pre-pregnancy body mass index,pre-BMI)孕妇早孕期(孕8~12周)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预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早孕期FPG≤5.6 mmol/L的单胎妊娠孕妇9710例,根据pre-BMI分层,分别为<18.5(n=1406)、≥18.5~<25.0(n=7162)、≥25.0~<30.0(n=978)及≥30.0 kg/m2(n=164)。同一pre-BMI分层孕妇,按早孕期FPG分为4组(<4.5、≥4.5~<4.8、≥4.8~<5.1及≥5.1 mmol/L)。运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GDM的危险因素,并根据pre-BMI进行分层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早孕期FPG预测GDM的效能。结果早孕期FPG≤5.6 mmol/L的单胎妊娠孕妇GDM发生率为12.3%(1197/9710)。pre-BMI<18.5 kg/m2时,早孕期FPG<4.5、≥4.5~<4.8、≥4.8~<5.1和≥5.1 mmol/L的孕妇发生GDM的OR值(95%CI)分别为0.041(0.015~0.409)、1.834(1.089~3.088)、6.779(4.041~11.371)和13.723(5.560~33.871);pre-BMI≥18.5~<25.0 kg/m2时,分别为0.048(0.012~0.203)、2.573(2.091~3.168)、9.023(7.240~11.245)和9.158(6.484~12.937);pre-BMI≥25.0~<30.0 kg/m2时,分别为0.108(0.053~0.446)、1.698(1.064~2.654)、7.537(5.285~13.080)和9.994(5.613~18.218);BMI≥30.0 kg/m2时,分别为0.098(0.072~1.015)、2.888(0.911~9.157)、13.674(3.480~53.736)和20.509(6.674~63.019)。全体孕妇中,早孕期FPG预测GDM的最佳界值为4.7 mmol/L,曲线下面积为0.752,早孕期FPG≥4.7 mmol/L时发生GDM的风险升高(OR=17.356,95%CI:13.757~21.896,P<0.001)。结论早孕期FPG≤5.6 mmol/L的单胎妊娠孕妇中,早孕期FPG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同一pre-BMI分层孕妇,随着早孕期FPG的升高,其发生GDM的风险逐渐升高。早孕期FPG对预测GDM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 王兰英施姚毛舟芬杨恩陈桂丽马建婷
- 关键词:空腹血浆葡萄糖妊娠期糖尿病
-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处理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99例LSIL患者中HPV各亚型患者中CINⅡ+的比例,对病理学CINⅡ-的患者进行2年随访,用Kaplan-Meier法分析HPV亚型阳性组和阴性组疾病进展率。结果 HPV亚型阳性组CINⅡ+占18. 2%(125/687),阴性组CINⅡ+占3. 4%(3/8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PV16亚型阳性患者中CINⅡ级和CINⅢ级76例(44. 2%),其他HPV亚型患者中CINⅡ级和CINⅢ级49例(9. 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PV亚型阳性、HPV16亚型阳性及其他HPV亚型阳性对于CINⅡ+的阳性预测值分别是18. 2%、44. 2%和9. 5%,HPV阴性预测值在CINⅡ+中为96. 6%。580例病理结果为阴性及CINⅠ级的患者,随访2年,HPV亚型阳性组发生CINⅡ+共14. 2%(74/522),阴性组为3. 5%(3/8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加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管理,尤其是合并HPV16亚型阳性者,建议行阴道镜检查+子宫颈活检。LSIL合并HPV亚型阳性活检病理结果为阴性及CINⅠ级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应引起重视。
- 施姚杨建华管晓静郦光晓王兰英
- HPV E6/E7mRNA检测在ASCUS患者分流管理及预测疾病进展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对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24个月内疾病进展的预测价值,为ASCUS患者的分流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妇科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为ASCUS患者476例,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组织活检HPV E6/E7mRNA及HPV DNA阳性检出差异,以及对随访12、24个月时宫颈活检病理≥HSIL的预测效能。结果:在慢性炎症及LSIL中HPV DNA的阳性率高于HPV E6/E7mRNA的阳性率(P<0.05),在HSIL及宫颈癌中的阳性率HPV E6/E7mRNA与HPV DNA无差异(P>0.05);HPV E6/E7mRNA检出HSIL及以上病变的特异性(40.5%)及阳性预测值(23.7%)高于HPV DNA(19.0%、18.4%)(P<0.001),HPV E6/E7mRNA与HPV DNA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无差异(P>0.05)。初次HPV E6/E7mRNA与HPV DNA检测对12、24个月时宫颈活检病理≥HSIL均具有预测效能(P<0.001),但12个月时预测效能更好,且HPV E6/E7mRNA优于HPV DNA。结论:HPV E6/E7mRNA检测能更好区别ASCUS患者高级别病变,对12个月内疾病进展的预测效能优于HPV DNA检测。
- 王兰英施姚
- 关键词:宫颈病变筛查非典型鳞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