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放

作品数:118 被引量:303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生物学
  • 34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9篇植物
  • 49篇苦苣
  • 49篇苦苣苔科
  • 23篇苦苣苔科植物
  • 15篇报春
  • 15篇报春苣苔
  • 12篇类群
  • 10篇新分类群
  • 10篇观赏
  • 10篇分类群
  • 8篇观赏植物
  • 7篇英文
  • 7篇植物区
  • 7篇植物区系
  • 7篇区系
  • 7篇种质
  • 7篇记录种
  • 6篇新记录种
  • 6篇种质资源
  • 6篇分布新记录

机构

  • 8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2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北京林业大学
  • 8篇广西师范大学
  • 7篇安徽大学
  • 6篇安徽师范大学
  • 5篇桂林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广西农业科学...
  • 3篇贵州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广西科学院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贵州省植物园
  • 2篇俄罗斯科学院
  • 2篇上海植物园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河池学院
  • 1篇阿拉巴马大学

作者

  • 96篇温放
  • 32篇韦毅刚
  • 23篇符龙飞
  • 8篇李湛东
  • 7篇张启翔
  • 7篇洪欣
  • 6篇梁桂友
  • 5篇盘波
  • 5篇蔡磊
  • 4篇牟海飞
  • 4篇赵博
  • 4篇周守标
  • 4篇黄伟华
  • 3篇葛玉珍
  • 3篇刘洁云
  • 3篇许为斌
  • 3篇吴艳艳
  • 3篇白新祥
  • 3篇赵志国
  • 3篇吴昊天

传媒

  • 25篇广西植物
  • 8篇广西科学
  • 4篇北方园艺
  • 4篇植物生理学通...
  • 4篇园艺学报
  • 3篇中国野生植物...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黑龙江农业科...
  • 2篇果树学报
  • 2篇贵州科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广西园艺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10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10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省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8个新记录种
2023年
云贵高原是我国野生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新类群的发现和报道日渐增多。本文报道了贵州省苦苣苔科植物8个新记录种,包括大理石蝴蝶Petrocosmea forrestii Craib、扁圆石蝴蝶Petrocosmea oblata Craib、中华石蝴蝶Petrocosmea sinensis Oliv.、广西粗筒苣苔Oreocharis stewardii(Chun)Mich.M?ller&A.Weber、重庆石山苣苔Petrocodon chongqingensis F.Wen,B.Pan&L.Y.Su、细叶蛛毛苣苔Paraboea angustifolia Yan Liu&W.B.Xu、拟大苞半蒴苣苔Hemiboea pseudomagnibracteata B.Pan&W.H.Wu、凤山吊石苣苔Lysionotus fengshanensis Yan Liu&D.X.Nong。所有物种的凭证标本均保存于贵州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GZAC)。
周雨露李佺渊黄红张金权黄梅温放白新祥
关键词:苦苣苔科地理分布
5种唇柱苣苔属植物叶插繁殖方式研究被引量:26
2007年
报道了蚂蟥七、牛耳朵、文采唇柱苣苔、肥牛草、尖萼唇柱苣苔的叶插繁殖试验结果。试验表明,在3种不同的切叶方式得到的插穗中,具有大中型叶的种---牛耳朵(Chirita eburnea)、蚂蟥七(C.fimbrisepala)和尖萼唇柱苣苔(C.pungentisepala)可以使用两段式切割叶片来增加扦插成苗数;对于中小型叶或肉质叶的肥牛草(C.hedyotidea)、文采唇柱苣苔(C.wentsaii)全叶插的方式更适合。
温放张启翔
关键词:唇柱苣苔属扦插繁殖叶插
黄百香果花粉离体培养基筛选及贮藏试验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不同配方培养基及贮藏条件对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离体萌发效果的影响,为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活力鉴定、人工辅助授粉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花瓣刚好完全展开大果型黄百香果花朵的花粉,采用L_(25)(5^(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适宜其离体培养的蔗糖、硼酸、硝酸钙浓度及pH;利用最适宜花粉离体培养基,开展花朵不同采样时间、花粉离体贮藏湿度和温度对花粉活力影响试验,确定适宜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的离体贮藏条件。【结果】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萌发率的因素排序为硝酸钙>蔗糖>硼酸>pH,确定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00.00 g/L蔗糖+0.02 g/L硼酸+0.40 g/L硝酸钙,培养基pH 5.0。在最适培养基中,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的萌发率为85.55%;于11:30—17:30采集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的萌发率均在80.00%以上,其中,开花后3 h(16:30)花粉的活力最强,显著高于除13:30和15:30外的其他时间采集花粉的萌发率(P<0.05,下同)。花粉贮藏试验结果表明,平铺在硫磺纸上自然风干处理3~48 h的花粉萌发率均显著高于同时间段密封于离心管中常温贮藏和平铺在硫磺纸上置于干燥器中贮藏处理,其中在硫磺纸上自然风干贮藏48 h的花粉萌发率仍达34.28%;自然风干5 h后密封于离心管中4℃贮藏24 h的花粉萌发率为61.49%,显著高于自然风干5 h后密封于离心管中-20℃贮藏24 h的花粉萌发率(55.22%)。【结论】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培养基为100.00 g/L蔗糖+0.02 g/L硼酸+0.40 g/L硝酸钙及pH 5.0;当天采集花朵的花粉自然风干5 h后密封于离心管4℃贮藏其萌发效果最佳。
刘洁云吴艳艳牟海飞温放田青兰韦毅刚张英俊符龙飞彭嘉宇黄伟华
关键词:百香果花粉离体培养培养基筛选贮藏条件
华南喀斯特地区凤仙花属2种省级分布新记录
2022年
报道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喀斯特地貌上的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 A.Rich.)凤仙花属(Impatiens L.)两种省级分布新记录种——多脉凤仙花(I. polyneura K.M.Liu)和海南凤仙花(I. hainanensis Y.L.Chen)。多脉凤仙花原产地为湖南省,模式标本采自湖南资兴;共发现两处多脉凤仙花省级新记录分布地点,分别为:广东省韶关市罗坑镇罗坑大岩洞、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石桥镇。海南凤仙花原产地为海南省,原为海南岛特有种,模式标本采自海南乐东,其省级新记录分布地点为广东省云浮市。
李瑞锋高丽温放
小叶粗筒苣苔(苦苣苔科)的重新发现与形态补充描述
2023年
小叶粗筒苣苔[Oreocharis parvifolia(K.Y.Pan)Mich.Möller&W.H.Chen]为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Rich.&Juss.)马铃苣苔属(Oreocharis Benth.)多年生草本植物,1908年由法国传教士卡瓦勒瑞(J.P.Cavalerie)在贵州采集,1988年作为新种由潘开玉先生发表,然而在模式标本采集后的100余年间再无任何相关的采集记录和影像资料。本研究基于文献资料和模式标本考证,结合实地调查,于2022年8月确认了该种的模式产地,进行了形态补充描述,并提供了彩色照片和分布点信息。
李欢周雨露李佺渊温放白新祥
越南苦苣苔科植物四新记录种(英文)被引量:5
2013年
报道了4个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在越南的分布新记录,其中1种为半蒴苣苔属(Hemiboea)的红苞半蒴苣苔(H.rubribracteata),2种为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的文采报春苣苔(P.wentsaii)和疏花报春苣苔(P.laxi flora),还有1种为吊石苣苔属(Lysionotus)的桂黔吊石苣苔(L.aesch ynanthoides)。文中列出了每个种的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情况。
Do Van Truong刘晟源韦毅刚温放
基于ITS2序列鉴定南北葶苈子药材及其混伪品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利用ITS2序列对多基原药材葶苈子及其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以保证药材质量及临床疗效。方法:提取46份葶苈子药材及其混伪品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其ITS2序列并双向测序,应用CodonCode Aligner v 4.25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并去除低质量序列及引物区,得到ITS2序列。用MEGA 6.0软件计算物种种内和种间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分析变异位点并构建邻接(NJ)系统聚类树,综合应用相似性搜索法、最近距离法以及NJ系统发育树等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葶苈子的基原植物播娘蒿和独行菜的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分别为0.021和0.010,均小于其与混伪品之间的种间最小K2P遗传距离;NJ树结果显示播娘蒿和独行菜各自聚为一支,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均可与混伪品明显区分开。结论:以上几种鉴定方法分析结果表明,ITS2序列能准确鉴别南北葶苈子药材与混伪品,为保障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凃媛赵博温放孙伟宋明贺海波胡志刚郭力城张秀桥
关键词:葶苈子混伪品
牛耳朵传粉生物学研究
2021年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是一个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类群,其纷繁复杂的物种多样性和属下种间的特有分布引起了分类学家和植物学研究者的极大兴趣。该属除了极少数的物种如牛耳朵[(Primulina eburnea(Hance)Y.Z.Wang)]以外,绝大部分的物种为狭域分布或地方特有种,其分布范围很窄。为了揭示牛耳朵的传粉生物学和繁育系统对其生殖过程和拓殖能力的影响机制,作者系统地研究了牛耳朵的开花物候、花粉与柱头活性、访花昆虫的种类和访花行为、花粉胚珠比、OCI指数和套袋实验结实率,探究其传粉等生殖过程对牛耳朵的广布是否有正面影响。结果表明:牛耳朵的自然花期是3—5月,全花期约45 d,其中盛花期约20 d,单花期6~8 d;开花后1~2 d花粉活力最强,开花前柱头没有可授性;花粉胚珠比为537;杂交指数为5;去雌套袋、去雄套袋均无法结实,说明本种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与自然授粉相比,自花授粉结实率略低,异花授粉结实率略高,说明自交亲和;牛耳朵的主要传粉者是花条蜂(Anthophora florea)和熊蜂(Bombus sp.)。花蜜产量较高、花粉量较大、花粉活力较强等特点,有利于牛耳朵完成传粉和结实的整个繁殖过程。因此,这一结果显然有利于牛耳朵的拓殖进而广布在我国华南至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区。
王子琪黄石连洪欣洪欣
关键词:传粉喀斯特地貌
广西野生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园林应用被引量:12
2012年
对广西的野生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广西现有的野生木兰科植物有8属45种,其中很多木兰科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特性。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木兰科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梁桂友温放韦毅刚
关键词:种质资源园林应用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物种中文名的选定/拟定原则建议初探被引量:7
2019年
近十年来,已知分布于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物种数猛增至719种(含种下等级,截至2019年1月),其中有大量的新发表类群。然而,这些新发表物种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发表在国外相关学术期刊上,缺乏中文名的拟定,而且很多甚至在发表的时候就未对其拉丁学名的词源进行诠释。同时,由于近年来分子系统学背景下的科内属一级水平上发生巨大变动,国内不同学科的期刊在发表涉及苦苣苔科植物的文章时,不仅在学名的正确应用上存在一定的滞后和障碍,同时其新旧中文名的更迭以及近年来新分类群中文名拟定的随意性,也给国内该科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相关的研究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本文尝试梳理和规范苦苣苔科植物的中文名命名规则,以便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实际应用上的使用。这一规范的建立,不仅适合于现在已基本完成的苦苣苔科植物新分类系统,即便是未来在属一级水平上再次进行重组或修订,本规范依然能够适应且能让后来研究者更好地了解苦苣苔科植物的分类和修订历史。
洪欣黎舒蔡磊蔡磊苏兰英韦毅刚温放
关键词:苦苣苔科植物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