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子龙
- 作品数:36 被引量:283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卟啉光动力作用杀伤人胆管癌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研究血卟啉化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光动力作用(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的杀伤效应。方法以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为研究对象,采用血卟啉化合物作为光敏剂,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为光源。实验分为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单纯光动力组、单纯光敏剂组)和光动力作用组,以系列浓度的血卟啉经不同强度光照后,用MTT法测定PDT对QBC939细胞的相对抑制率和筛选最佳PDT参数。结果光动力作用组的吸光度(OD值)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PD浓度的增加和光照强度的增大,光动力作用对细胞的相对抑制率逐渐增大。不同的光敏剂浓度和光照强度间组合能达到相同的抑制率,如以10mg/LHPD经5J/cm2光照强度或以4mg/LHPD经15J/cm2光照强度对QBC939均可以达到92%相对抑制率。在最佳光照能量密度条件下,设计三组功率-时间组合,组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1)PDT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具有明确的杀伤作用,其对细胞的抑制率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光敏剂浓度和光照强度间存在交互关系,从临床角度考虑,采用较低的光敏剂浓度经较大的光照强度照射是理想的PDT治疗方案。2)改变功率时间的组合不会影响光动力对胆管癌细胞杀伤作用,采用在光纤承受范围内的大功率短时间的照射方式可达到安全快捷的目的。
- 温子龙薛平卢海武胡以则
- 关键词: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疗法胆管癌
- 十二指肠镜联合超声腹腔镜微创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探讨运用两种内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于入院24 h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乳头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liary drainage,ENBD)和/或经内镜下胆管取石术,并行积极辅助治疗,术后7~14天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患者死亡,平均住院时间(23±15.2)d;与对照组比较,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无胆管结石残留及再发胰腺炎.结论两种内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具有微创、安全、省时、并发症少等优点.
- 卢海武彭和平薛平陈德胡以则尹巧群张端温子龙
- 关键词:十二指肠镜微创外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 光动力疗法及其联合尼美舒利对QBC939细胞caspase-3活性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PDT)及其联合尼美舒利对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 caspase-3活性的影响,探索PDT及其联合尼美舒利杀伤人胆管癌细胞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血卟啉衍生物(HpD)为光敏剂,以630 nm波长红激光为光源,将HpD孵育的QBC939照射激光,再给予尼美舒利处理,用分光光度法检测QBC939细胞caspase-3的活性变化。结果 HpD-PDT作用QBC939细胞后能早期激活caspase-3,效应呈剂量依赖性,与时间呈负相关;与单纯应用HpD-PDT或尼美舒利相比,两者联合作用QBC939细胞后,caspase-3的活性升高更明显,活化时间更长。结论 caspase-3的激活可能是HpD-PDT杀伤人胆管癌细胞的机制之一,可能是HpD-PDT联合尼美舒利杀伤人胆管癌细胞的共同通路。
- 卢海武刘晖薛平郑强焦群温子龙
-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尼美舒利胆管癌CASPASE-3
- 巴曲亭—蛇毒血凝酶在普通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0
- 2003年
- 目的:研究巴曲亭—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在普通外科手术中止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科行手术治疗的住院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于术前30分钟及术后第1~3天分别应用巴曲亭(实验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中伤口渗血及术后渗血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术中伤口渗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引流血量也较少。实验组病人未出现用药相关并发症。结论:巴曲亭—注射用蛇毒血凝酶能减少普通外科手术伤口术中及术后的渗血,疗效确切,未发现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
- 卢海武林少芒邵子力彭和平梁建中温子龙
- 关键词:蛇毒血凝酶普通外科手术止血有效性
- 术前床旁超声在原发性肝癌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术前床旁超声在原发性肝癌(肝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3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7~73岁,中位年龄53岁。术前对患者行床旁超声检查,从剑突下、右肋缘下、肋间对肝脏进行扫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术前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4 h内完成床旁超声检查。剑突下扫查可清楚显示第二肝门肝左、肝中和肝右静脉结构,并可进一步显示左半肝病灶所在肝段。右肋缘下扫描可显示第一肝门部解剖关系,显示门静脉解剖。肋间扫描可显示右半肝病灶位置,确定肝中、肝右静脉及右侧门静脉的肝内分布和病灶关系。病灶分布情况:肝Ⅱ、Ⅲ段6例,Ⅳ段5例,Ⅴ段2例,Ⅴ、Ⅷ段3例,Ⅵ段7例。术前床旁超声检查与术前CT、MRI检查不一致并停止手术1例,更改手术方案1例。结论术前床旁超声检查能为肝脏手术提供了更多解剖信息和病灶分布情况,可节约手术中探查的时间,并能及时调整手术方案。
- 蒋小峰张大伟卢海武温子龙郑强刘颂航杨学伟曹良启彭和平薛平
- 关键词:超声检查肝肿瘤肝切除术
- 经腹腔镜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细胞癌7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射频消融术(LRFA)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应用并评价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间收治的78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分为LRFA组32例,经皮射频消融术(PRFA组)21例和手术切除组25例。检测各组术前和术后肝功能和AFP的变化,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进行术后KPS功能状态评分,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肝内复发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术后3月时,3组的ALT、AST、GGT、ALP、AFP各指标明显低于术前(P<0.05);ALB术后1周下降明显,至术后1月逐渐恢复正常(P<0.05);3组的TBIL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LRFA组和PRFA组术后3级疼痛明显低于手术切除组;3组VAS疼痛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RF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12,0.007),手术切除组的伤口感染发生率与LRF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5,P=0.008)。(4)术后6月前,手术切除组的KPS评分低于LRFA组和PRFA组,而后各时间点3组评分相近。(5)3组术后6、12、18、24个月的肝内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RFA组的生存曲线均高于PRFA组和手术切除组。(6)手术切除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明显高于LRFA组(P<0.05),LRFA组与PRF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RFA治疗HCC兼具腹腔镜和射频消融的优点,术后肝功能和AFP的恢复程度与PRFA、手术治疗方法相当。该方法有助于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并发症少,肝内复发率低,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高,是一种安全微创、疗效确切的肝癌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陈楷薛平曹良启蒋小峰卢海武郑强温子龙
- 关键词:腹腔镜射频消融肝细胞癌疗效分析
- ERCP在治疗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应用价值(附27例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ERCP对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医源性胆道损伤27例,先行ERCP检查,明确损伤的部位、性质及程度,继而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胆道球囊扩张及鼻胆管引流(ENBD)或胆道内支架植入术(ERBD)。结果 27例胆道损伤病人,除1例恶性肿瘤病人死于肿瘤转移,其余26例病人临床症状完全缓解;10例胆瘘者内镜引流术,腹腔平均胆汁引流量由术前300mL/d减至50mL/d以下,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减少(P<0.01),窦道多在1~2周内自行愈合。发生黄疸者19例,治疗后第1天平均总胆红素由术前(65.2±11.6)μmol/L下降到(31.6±9.1)μmol/L,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降低(P<0.01)。3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血淀粉酶增高,4~6d后恢复正常,1例出现胆道感染,无出血、穿孔和急性胰腺炎发生。结论 ERCP可作为处理胆道手术并发症如大流量胆瘘和或胆道狭窄的首选治疗。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鼻胆管引流能降低胆道内的压力,减少瘘口流量,促进瘘口闭合;大口径内支架植入能有效扩张狭窄胆管,有利于胆汁排泄通畅。
- 温子龙薛平卢海武郑强
- ERCP+LC与LCBDE+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比较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4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77例,女70例;年龄24~65岁,中位年龄53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ERCP+LC组和LCBDE+LC组。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和疗效。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比较采用t检验,并发症等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ERCP+LC组单次净石率为92%(67/73),LCBDE+LC组为92%(60/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3,P>0.05)。ERCP+LC组胆总管最大直径≤8 mm者14例、>15 mm者9例,LCBDE+LC组相应为0、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7;P<0.05)。ERCP+LC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2±3)d、(6.6±1.1)万元,均明显高于LCBDE+LC组的(9±3)d、(4.6±1.0)万元(t=4.223,11.149;P<0.05)。ERCP+LC组术后急性胰腺炎、胆漏分别为7、0例,LCBDE+LC组相应为0、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LC组和LCBDE+LC组术后结石复发分别为14、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9,P>0.05)。结论 ERCP+LC和LCBDE+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相当,两种微创术式各有优势,胆总管无扩张者首选ERCP+LC,而胆总管明显扩张、结石较大者LCBDE+LC更具优势。
- 王伟龙温子龙郑宗敏朱文峰郑强薛平
-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腹腔镜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 三点悬吊与完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4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总结43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经验,探讨其学习曲线及实用性推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43例胆囊功能障碍、有症状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甄选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试验组),与同期行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9例(对照组)比较,统计分析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三点悬吊法完成15例,完全单孔法完成26例,2例中转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2.8±9)min,第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96 min,随着手术经验积累,从第10例开始,平均手术时间缩短至(62.5±5)min,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59.4±3)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04,P=0.16)。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3±1.1)d,对照组为(4±0.87)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28,P=0.17)。术后随访2~12个月,试验组1例患者出现切口液化,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两组患者均无切口疝,胆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安全可行,其平均手术和住院时间与传统腔镜胆囊切除相近,但切口少,术后切口疼痛轻,美容效果好。经过10例手术可完成单孔胆囊切除学习曲线。
- 温子龙薛平卢海武郑强陈凯
- 关键词:胆囊切除腹腔镜单孔
- 血卟啉光动力作用杀伤人胆管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 目的:
研究血卟啉化合物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的光动力杀伤效应以及剂量效应关系,为临床提供理想的光动力作用参数以达到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
材料方法:
以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为...
- 温子龙
- 关键词:胆管癌杀伤效应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