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光亚

作品数:61 被引量:573H指数:12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4篇交通运输工程
  • 53篇建筑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斜拉
  • 21篇斜拉桥
  • 18篇拱桥
  • 15篇钢管
  • 15篇钢管混凝土
  • 15篇钢管混凝土拱
  • 14篇桥梁
  • 13篇施工控制
  • 13篇混凝土拱桥
  • 13篇钢管混凝土拱...
  • 12篇应力
  • 11篇桥梁工程
  • 11篇大跨度
  • 8篇有限元
  • 8篇主梁
  • 7篇受力
  • 6篇温度
  • 6篇混凝土
  • 6篇拱肋
  • 5篇受力性能

机构

  • 53篇长沙理工大学
  • 8篇湖南大学
  • 4篇长沙交通学院
  • 2篇中南大学
  • 2篇贵州高速公路...
  • 2篇湖北省交通投...
  • 1篇湖北交通职业...
  • 1篇湖南省交通规...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湖北省交通规...
  • 1篇湖南交通职业...
  • 1篇工程质量监督...
  • 1篇国家电力公司
  • 1篇湖北交投智能...
  • 1篇湖北石首长江...

作者

  • 59篇涂光亚
  • 40篇颜东煌
  • 14篇陈常松
  • 9篇易壮鹏
  • 9篇袁明
  • 6篇田仲初
  • 4篇董道福
  • 4篇邵旭东
  • 4篇李学文
  • 4篇刘国坤
  • 3篇卢伟升
  • 3篇曾有艺
  • 3篇唐东
  • 2篇彭建新
  • 2篇张克波
  • 2篇张建仁
  • 2篇潘权
  • 2篇刘小燕
  • 2篇郭鑫
  • 2篇刘昀

传媒

  • 15篇中外公路
  • 6篇中国公路学报
  • 5篇长沙理工大学...
  • 3篇公路与汽运
  • 3篇公路交通科技
  • 3篇交通科学与工...
  • 2篇桥梁建设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公路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工程力学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中南公路工程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世界桥梁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 1篇中国交通教育...
  • 1篇中国公路学会...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脱粘对桁架式钢管混凝土拱肋刚度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定量分析了钢管与核心混凝土之间的脱粘对桁架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整体刚度的影响程度。基于完全脱粘计算模型,以一桁架式钢管混凝土悬臂梁为例,揭示了脱粘使桁架式钢管混凝土拱肋抗弯刚度降低的机理。采用有限元方法,以一桁架式钢管混凝土拱肋为例,分析了在完全脱粘情况下矢跨比、桁高、钢管壁厚和荷载作用方式对桁架式钢管混凝土拱肋刚度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全跨均布荷载作用下,脱粘使得钢管混凝土桁式拱肋刚度降低最大约10%左右,在集中力或半跨均布荷载作用下,脱粘使得钢管混凝土桁式拱肋刚度降低最大会达到50%以上。
涂光亚颜东煌邵旭东易壮鹏
关键词:脱粘刚度桁架式钢管混凝土拱肋
含钢率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总溪河钢管混凝土拱肋应力影响分析
2016年
含钢率是影响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受力的重要参数,为研究含钢率对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钢管和管内混凝土应力的影响规律,模拟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采用三阶段应力叠加法,分析了含钢率影响拱肋应力的机理。以贵州省总溪河大桥为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计算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在荷载不变的情况下,含钢率减小会使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钢管与混凝土的应力增加,但钢管与混凝土应力增加的幅度要小于含钢率减小的幅度。含钢率减小虽然会降低钢管混凝土拱肋的刚度和极限承载力,但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承载作用是有利的。
涂光亚孙钦刚李海军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拱桥含钢率应力
振弦式应变传感器的温度影响修正被引量:26
2006年
在介绍振弦式应变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温度对应变测试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振弦式应变传感器在混凝土以及大气中温度影响修正实用公式,并成功应用于湖南益阳茅草街大桥施工控制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卢伟升陈常松涂光亚宁云颜东煌
关键词:桥梁工程应力
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控制温度影响及其现场修正被引量:37
2006年
提出了结合温度实测值描述混凝土斜拉桥温度场的分段多项式函数法,并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斜拉桥温度影响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前支点挂篮悬臂现浇法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可结合施工控制参数识别和预测的温度影响现场控制和消除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实时地应用于现场分析。经过实桥施工过程验证,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用于斜拉桥施工控制温度影响的现场修正。
颜东煌陈常松涂光亚
关键词:桥梁工程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控制温度影响
无后锚前支点挂篮施工过程受力分析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当施工场地受限,主梁1#段不能利用标准挂篮进行施工时,可利用无后锚前支点挂篮进行施工。根据无后锚前支点挂篮关键部位的受力限值和特殊约束条件合理确定了1#索的第一、二次张拉力,验算了无后锚前支点挂篮在各受力工况下的安全性,计算了1#段前端在各工况下的挠度,为1#段的施工预拱度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施工方法可用于0#块较短同时1#块又不便于采用支架(托架)施工的情况。
涂光亚戴政颜东煌刘泰山
关键词:斜拉桥张拉力
赤石特大桥主梁顶推合龙调整成桥塔偏研究
针对赤石特大桥恒载稳定状态下塔偏较大,叠加车辆荷载作用后将使主塔偏心受力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在主梁合龙时进行顶推来调整成桥塔偏的解决方案,采用BDCMS 软件对施工全过程直至成桥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顶推方案对成桥...
涂光亚颜东煌董道福
关键词:多塔斜拉桥顶推
钢管混凝土拱桥最大悬臂合理施工状态确定方法被引量:11
2019年
采用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施工的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空钢管悬拼过程中扣索力的确定既要考虑当前施工状态的安全,也要使成桥状态的受力满足设计与规范的要求。以贵州大小井特大桥为工程背景,以一次落架空钢管成拱线形作为目标,用影响矩阵法确定了最大悬臂施工状态下的扣索力。通过计算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确定的扣索力所得的空钢管成拱线形与一次落架成拱线形非常接近,而内力、应力状态则更优,该方法既能保证当前施工状态的安全也能有效地保证最终成桥状态的受力与线形满足设计与规范的要求。
涂光亚孙盛颜东煌曾有艺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影响矩阵法合理施工状态
强受扭损伤箱梁加固后的压弯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研究某特大跨双索面混凝土斜拉桥因火灾致强受扭损伤的混凝土箱梁能否修复使用,对强受扭损伤加固后主梁的压弯刚度、扭转刚度及抗弯极限承载力开展了模型试验研究,评估灌浆-锚钢加固对主梁的压弯刚度及扭转刚度的影响。依据常用规范公式对箱梁抗弯极限承载力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裂缝特征进行验算,评估规范中相应计算公式的适用性,并对加固箱梁在压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灌浆-锚钢加固能有效地提高弯扭剪复合受力下箱梁的压弯刚度及扭转刚度;在压弯荷载作用下,加固梁的最终破坏形态为箱梁底板拉裂至钢筋屈服破坏,顶板混凝土没有被压溃,腹板锚贴钢板基本无损坏,但顶板锚贴钢板与混凝土界面发生了剥离现象,钢绞线未被拉断;GB50010—2010、JTG D62—2012、ACI318M-05规范均能较为准确地计算箱梁的抗弯极限承载力,ACI318M-05规范计算试验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跨中挠度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基本能反映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性能;GB50010—2010规范计算试验梁的最大裂缝宽度和裂缝间距与实测值均较为接近,基本能反映预应力混凝土大比例缩尺箱梁的裂缝特性。
刘国坤颜东煌涂光亚袁明
关键词:压弯性能混凝土箱梁扭转刚度抗弯极限承载力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宽幅短线预制混凝土箱梁横向受力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在短线法预制施工中,主梁往往伴随着多次体系转换。对于宽幅混凝土主梁,在多次的体系转换中混凝土梁段横向受力问题突出,对混凝土梁段施工过程中的受力与变形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对于宽幅混凝土主梁横向受力分析多采用实体单元模拟计算,然而应用实体单元建模计算有着建模复杂、对计算机要求高等缺点,影响了计算效率。该文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北边跨混凝土标准梁段预制施工的模拟计算为例,详细对比分析了梁单元与实体单元建模计算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用梁单元模拟宽幅箱梁的计算结果精确度略逊于实体单元,但已满足工程应用精度要求,用梁单元建模比实体单元建模更加简便、对计算机的要求要低,能大大提高计算效率。
黄运林杨聪万和安涂光亚贾伟
关键词:有限元计算分析梁单元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被引量:8
2014年
为提高工科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毕业设计课程相结合,从毕业设计选题、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组织、过程管理和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毕业设计进行了教学改革,构建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教学体系。教学实践证明,采用该教学体系能明显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拔尖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涂光亚易壮鹏刘小燕
关键词:教学体系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