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勇伟

作品数:13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油田
  • 4篇克拉玛依油田
  • 3篇油藏
  • 3篇下乌尔禾组
  • 3篇测井
  • 2篇低渗
  • 2篇油气
  • 2篇油水
  • 2篇油水分布
  • 2篇盆地
  • 2篇准噶尔盆地
  • 1篇氮气
  • 1篇低孔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低渗油藏
  • 1篇低渗油层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地层学研究

机构

  • 12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新疆石油管理...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3篇沈勇伟
  • 2篇沈忠民
  • 2篇解克萍
  • 2篇周据宝
  • 2篇彭建成
  • 2篇罗兴平
  • 2篇陈义才
  • 2篇杨军
  • 2篇王燕
  • 2篇石勇
  • 2篇陈忠强
  • 1篇冯国庆
  • 1篇吕嵘
  • 1篇侯明才
  • 1篇庞雯
  • 1篇徐金祥
  • 1篇王怒涛
  • 1篇覃建华
  • 1篇支东明
  • 1篇董雪梅

传媒

  • 2篇国外测井技术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新疆地质
  • 1篇新疆石油学院...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新疆石油科技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水淹规律研究
刘顺生姚振华饶政姜涛吕文新沈勇伟丁艺阳旭覃建华
2003~2006年新疆油田分公司对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进行了三次分层系加密调整,而识别并避开水淹层射孔是保证调整成功的关键。同时,基于水淹层识别的水淹规律研究是认识油水运动规律的重要手段,对油藏下步开发对策的...
关键词:
关键词:水淹层克拉玛依油田八区裂缝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代构造沉降史分析被引量:17
2006年
提出了构造沉降史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以钻井和地质剖面为依据,计算得到了沉降分析数据,并编制了构造沉降量曲线图。在沉降分析数据和构造沉降量曲线图分析基础上,将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代经历的构造运动分为挤压、伸展、再挤压3个阶段,表明了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运动阶段性发展的特点。中新生代盆地南缘地区沉降中心总的趋势是由东向西迁移。盆地的演化和构造迁移与北天山造山带的动力学演化过程息息相关。
吕嵘汪新文沈勇伟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
莫北油田低孔低渗油层的成因及测井评价方法被引量:4
2004年
本文利用测井、岩心资料对莫北油田低孔低渗油层的戍因进行了分析,该油田的低孔低渗油层主要由压实作用、矿物成熟度、结构成熟度等引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储层物性、油气层产能预测的评价方法和油气层的判别方法和解释图版,通过对新钻探井的处理,测井解释符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达到了83.8%,见到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罗兴平陈忠强周据宝杨军沈勇伟王燕
关键词:莫北油田油层岩心资料束缚水饱和度
电缆地层测试技术的测前设计及应用被引量:11
2004年
电缆地层测试技术是油气勘探验证储层流体性质、求出地层产能最为直接的方法之一。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电缆地层测试技术的测前设计方法及在流体性质识别、气油水界面及油气藏类型的确定、油气藏性质的研究和砂体横向连通性的预测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罗兴平王燕陈忠强周据宝沈勇伟杨军
关键词:测井技术流体性质油气藏砂体连通性设计方法
复合吞吐技术改善水平井生产效果研究
2017年
本文阐释了溶剂和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机理,通过室内实验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复合吞吐措施的适应条件和应用范围,优化了高温分散剂、氮气、蒸汽吞吐的注入量、注入方式等参数。12口措施井组现场实施后平均单井原油增产4.6 t/d,热连通程度改善幅度14%,实践表明该技术满足进一步改善水平井开发效果的要求。
毛冬冬沈勇伟郭建杨磊赵孟阳
关键词:蒸汽吞吐氮气
采油厂静态信息GIS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6
2004年
如何有效方便地利用采油厂长期积累的各类数据资料,是石油数据处理专家们研究油气藏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克拉玛依六中区岩石物性数据为例,应用面向对象思想,建立基于网络的油气藏对象描述信息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系统,它能通过网络管理各种对象及属性信息,方便查询与分析,为决策工作提供可靠服务。
汤军林康沈勇伟陈子华
关键词:油气田管理数据管理面向对象属性数据
克拉玛依油田530井区下乌尔禾组冲积扇与油水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04年
克拉玛依油田530井区下乌尔禾组为一套厚层状的砂质砾状结构火山碎屑冲积扇沉积物,地层岩性相对单一,且自然伽马、自然电位等测井曲线特征与岩相缺乏明显的关系。530井区下乌尔禾组油藏受沉积相带的影响,储层物性变化大,油水分布关系复杂。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和岩心薄片粒度分布研究,分析了储层的沉积相模式及沉积亚相特征,并根据试油和测井解释成果,综合分析油水分布的控制因素。
庞雯侯明才陈义才沈忠民彭建成解克萍石勇沈勇伟
关键词:下乌尔禾组火山碎屑粒度油水分布
提高测井曲线纵向分辨率的小波变换技术被引量:9
2004年
小波变换是一种能同时在时间域和频率域内进行局部化信号分析的新方法,且时间域分辨率可随尺度因子的增大而提高,其主要优点在于它在时间域和频率域都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可以聚集到信号的任意细节。利用该特点采用Mallat方法可对测井曲线进行分解和重构,重构后的测井曲线可以提高纵向分辨率。该方法与反褶积方法比较,小波变换后的测井曲线更能反应细节信息,具有更高的纵向分辨率。
冯国庆杨琨陈忠强沈勇伟
关键词:小波变换测井曲线纵向分辨率
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上组流动单元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上组为一断块油藏,砂砾岩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针对该区冲积扇~扇三角洲相砂体的组合特点及分层对比方案,通过应用孔隙几何学方法及流动带指标,对克上组储层进行了流动单元分类与评价,解决了储层评价的难题。该区流动单元分布特征明显有别于河流相和三角洲相流动单元分布的一般特征,工区发育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和Ⅴ类流动单元,各类流动单元呈现渐变拼接关系,各类流动单元依次出现。高级别流动单元主要分布在工区中部,工区西南部和工区南部的流动单元级别相对较低。流动单元研究成果对油藏滚动勘探开发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沈勇伟徐恒张春光陈秀英王辉
关键词:断块油藏连通体渗流屏障克拉玛依油田
低渗油藏八区克上组酸化研究与应用
2005年
八区克上组油藏属于低孔、低渗油藏,酸化技术是该区油水井增产、增注的传统技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不断发展和优化酸化工艺技术,在八区克上组油藏经过多井次现场应用,增产、增注效果明显。
沈勇伟汪玉华贺川林徐金祥张艳丽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酸化技术砂砾岩油藏开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