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洪

作品数:54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文学
  • 11篇语言文字
  • 7篇文化科学
  • 7篇历史地理
  • 5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12篇屈辞
  • 10篇文化
  • 10篇楚辞
  • 5篇离骚
  • 5篇汉语
  • 5篇《离骚》
  • 4篇语言
  • 4篇论语
  • 4篇《论语》
  • 3篇地理
  • 3篇地名
  • 3篇学术
  • 3篇丝绸之路
  • 3篇文学
  • 3篇国际学术
  • 3篇《楚辞》
  • 2篇地域文化研究
  • 2篇读书
  • 2篇对外汉语
  • 2篇新释

机构

  • 54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文理学院
  • 1篇国家图书馆

作者

  • 54篇汤洪
  • 6篇李丹
  • 2篇吴玥
  • 2篇黄关蓉
  • 1篇李军
  • 1篇屈小玲
  • 1篇李诚
  • 1篇房锐
  • 1篇林科
  • 1篇王红霞
  • 1篇况野

传媒

  • 1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1篇四川师范大学...
  • 4篇文史杂志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文学评论
  • 2篇延边大学学报...
  • 2篇四川文理学院...
  • 1篇文献
  • 1篇思想战线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云梦学刊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四川省干部函...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由屈辞古地名的文献阐释看中国古地名文化
2015年
屈辞涉及诸多古地名,后世学者对这些古地名的阐释透露出中国地理文化以及国人地理观的诸种特色,如先秦地理观为基于欧亚大陆板块的世界地理意识,后世基于政治、文化的影响而导致这种地理观念逐渐收缩内倾;包括屈辞在内的先秦文献含有大量外来语词和外来地理概念,其中承载模糊语义者可能为音译外来词;音译词进入中国文化后,随即会有新的相应形声字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由音译而生的形声字义不断汉化而坐实;外来地名中的意译词不好坐实,故文献岐说相对较少;外来地名所具特征与中土地理地貌相似多者歧说则多;地名的外延会随政治视域的开合而呈现时代烙印,但总体趋势为南北宏阔、东西短视等等。这些特征极富中国性。由屈辞古地名的文献阐释,进而探讨中国古地名之文化特征,这对推进阐释屈辞文本以及正确认识中国文化的整体面貌或有积极意义。
汤洪何晛云
关键词:屈辞古地名地名文化
《论语》“慎终追远”诂释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以"慎终追远"为诂释节点,置语词于《学而》整篇乃至《论语》整体进行综合解读,并与《论语》生成时代相近如《左传》《老子》等典籍中的类似表述作比对考察,认为"慎终追远"在先秦儒家思想体系下,当做"审慎对待任何结果,多思索导致结果的深远而复杂的原因"之义解,如此方能窥探并理顺《论语》的内在逻辑和理论体系,进而准确把握原始儒家的哲学精神。
汤洪
关键词:《论语》慎终追远原始儒家
屈辞“羲和”文化再解读被引量:5
2014年
屈辞《离骚》与《天问》中多次出现"羲和",但"羲和"到底指什么,历来岐说不断。《山海经》记载为帝俊妻并日母,《尚书》记载为尧臣天文历官。而在屈辞中,日神为东君,羲和显然为日御,这与《淮南子》记载同。另外,尚有楚辞注家释《离骚》、《天问》"羲和"为太阳或太阳神。通过文献梳理,羲和最初释义当为女性日神,后演变为日神帝俊之妻、后又为日御。此外,羲和与古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亦似有密切关联。
汤洪黄关蓉
关键词:屈辞文化解读
茉莉来华路线考
茉莉自传入中国,即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成为香花"魁首",并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产生《茉莉花》经典民歌曲目。茉莉自域外传入中国,年代甚为久远,学界对其原产地多有异说,其中以大秦、波斯、印度、越南等说法...
冷蔺莎汤洪
关键词:茉莉南方丝绸之路
公义的审判:《离骚》与《约伯记》主题再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前后,日本学者三泽铃尔称"屈原完全应该视之为传说性的人物"的"屈原否定论"一出,即在我国楚辞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学者们大多从屈原及其作品的不容否定出发,对其进行了批驳。本文舍却这场争论的是非曲直,从约伯和《离骚》抒情主人公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角度出发,对两篇巨著的主题进行再比较,认为《约伯记》和《离骚》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所同者为约伯和屈原都怀揣着对人间绝对公义的执着追求;所异者为在这种追求遇阻之时,约伯最终为自己找到了现世的出口,屈原却只能以毁灭肉身来抵达精神的彼岸,希求在另一个精神天国中去实现自己的人间理想。
汤洪
关键词:《离骚》《约伯记》约伯公义
身份·仪式·信仰:楚“灵”谱系书写与楚文化
2024年
《楚辞》之“灵”,所见57处,涉及诗文33篇。“灵”字的大量出现,暗示其与楚文化之间存在重要关联。楚“灵”作为楚文化的有效载体,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具体表现在祭祀过程中对楚“灵”身份与职级的严格划分,楚“灵”所选祭仪的精致性与科学性,楚“灵”所吟诵词与今之苗族巫师咒语的相似性,楚“灵”所奏祭祀歌舞集理性克制与感性娱神功能于一体的复杂性,以及楚“灵”所承载的楚地先民的登霞信仰等方面,呈现出递进式的文化谱系。对《楚辞》“灵”字进行系统且多方位的文化释读,不仅有助于溯清楚“灵”身份问题,使楚“灵”谱系得以具象化,更能管窥《楚辞》文本背后的文化渊源与创作动因。
陈琳汤洪
关键词:《楚辞》身份仪式信仰
《论语》篇章主旨综览——兼谈《论语》的仁学精神
2020年
汉代兴起章句注疏,《论语》也不例外,自此,后人即难以摆脱章句注疏的范式,从而将《论语》看成零星散乱的语录缀合。《论语》各篇看似漫无次序,好似杂乱无章毫无规律的语录排列,但是我们若抽离注疏,仔细推敲玩味原始文本,而不以章句观之,我们发现二十篇内部其实潜藏着若隐若现却又实实在在支撑着全书思想结构的内在线索。笔者拟采用整体关照与文本综览的解读方法,试图解析《论语》二十篇的篇章结构以及篇章之间的内在衔接与逻辑关系,并由此探讨由《论语》篇章之整体结构所呈现的原始儒学之文化精神。
汤洪
关键词:逻辑关系篇章结构原始儒学《论语》
《论语》中的“学”“习”观被引量:4
2016年
《论语》"学而时习之"其实是"学"、"习"这两种意思既有区别、但又密切相关的人类知识增进行为的充实表达,其外延远超过今天双音节合成词基础上形成的"学习"一词。《论语》中大量使用到"学"和"习","学"为强调对典籍的理解与吸收,"习"则强调在实践中去检验印证,故"学习"其义应为"学习并实践"。不独《论语》,先秦其他典籍所载"学习"一语其情况与《论语》相同,"学"与"习"皆有严格区分。但是,汉代以后随着汉语词汇构成规律的变化,诸如《史记》、《东观汉记》、《后汉书》等典籍所载"学习"一语,已由先秦两个意义递进的单音节词组,演变为双音并列式合成词,从而导致"学习"词义的缩小。还原"学习"在《论语》中的本义,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振兴以及建构终身学习型社会或将有所裨益。
汤洪
关键词:读书践行
“九天”新释被引量:1
2009年
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从来就没有绝对封闭过。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总是通过种种途径进行着主动或被动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走的也是既有古老源头,又引入新鲜活水的文化强盛之路。
汤洪
关键词:新释中华民族文化交流人类社会历史文化源头
《天问》“黑水”岐说探微被引量:2
2014年
《天问》"黑水玄趾,三危安在",黑水为何,历来楚辞注家或依《山海经》、或依《尚书》、或依《穆天子传》、或依《水经注》,各逞其据,歧义纷繁。然《山海经》、《尚书》、《穆天子传》及《水经注》所记黑水本已纷繁岐乱,故楚辞注家的苦心经营只能是乱中添乱,徒使问题更生波澜。本文试对黑水分歧情形进行系统梳理,从文献整理中以期找寻黑水问题繁乱的远因,并提供一些新的尝试性视角,以期探索《天问》黑水本真面目。
汤洪
关键词:山海经禹贡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