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琳才 作品数:44 被引量:218 H指数:9 供职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电气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从低品位天然二氧化锰焙烧物萃取Mn(Ⅲ)制活性二氧化锰 被引量:2 1997年 研究从天然二氧化锰焙烧物萃取Mn(Ⅲ)制活性二氧化锰方法中其它过程的操作条件,包括从天然二氧化锰焙烧物中溶出Mn(Ⅲ)和从P204萃取液中反萃取Mn(Ⅲ),以及产品二氧化锰的形成条件。结果表明:用10mol/L的H2SO4溶液能有效地从天然二氧化锰焙烧物中溶出Mn(Ⅲ);而用4mol/L的H2SO4溶液于80℃左右能有效地从P204萃取液中反萃取Mn(Ⅲ),Mn(Ⅲ)在H2SO4溶液中歧化成MnO2;产品中MnO2含量超过80%,且具有很高的活性。 李伟善 詹国良 江琳才 蒋雄关键词:锰离子 溶出 反萃取 活性二氧化锰 H_2SO_4介质中Ce(Ⅲ)在铂电极上的氧化及其对Mn(Ⅱ)催化氧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998年 在1MH2SO4中,Ce(Ⅲ)在铂电极上的氧化──还原伏安图表明:电位扫描速度为0.050Vs-1时,氧化峰电位Epa=0.92V。还原峰电位Epc=0.64V,△Ep=0.28V,且峰电位随扫描速度而变化,峰电流Ipa和电位扫描速度的平方不成线性关系;Ce(Ⅲ)在铂电极上的电荷迁移为准可逆过程,生成的Ce(Ⅳ)对Mn(Ⅱ)有均相催化氧化作用,催化电流峰电位在1.26V处,催化反应受Mn(Ⅱ)离子向电极表面的扩散控制,Mn(Ⅱ)的氧化产物为MnO2。但Ce(Ⅳ)的催化能力与其在铂电极上再生的速率有关。在本实验条件下,催化作用的效率较低。 王崇太 江琳才关键词:铈离子 锰离子 铂电极 硫酸介质 硫酸溶液中Ag^+离子对Mn^(2+)离子阳极氧化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2 1996年 Anodic oxidation of Mn2+ and Ag+ ions and anodic oxidation of Mn2+ ion onplatinum electrode in H2SO4 solution catalyzed by Ag+ ion are studied by using RRDEand triangle voltammetry techniques. Mn2+ ion is oxidized on the anode surface withadsorped OH group to form a certain compound containing Mn3+, which causes Mn2+difficult to be oxidized directly on anode. Near the potential of oxygen evolution fromH2O decomposition, Ag+ ion is oxidized to form Ag2+ ion. This is the main reaction onanode because of its reversability. At higher potential silver oxide is formed on the anode.The oxide catalyzes the decomposition of H2O strongly. The anodic oxidation of Mn2+ion catalyzed by Ag+ takes place and Ag2+ ion and silver oxide are no longer the productof Ag+ anodic oxidation when Mn2+ exists in solution at the potential for Ag+ anodicoxidation.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catalysis reaction is homogeneous and very fast. 李伟善 江琳才 黄仲涛关键词:锰离子 阳极氧化 银离子 硫酸溶液 全文增补中 铁离子电还原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1991年 用电位扫描法和旋转电极技术,研究了铁离子在铂电极和玻碳电极上的还原行为.结果表明该还原反应的可逆性明显地依赖于相伴阴离子的本性,在含SO_4^(2-)、NO_3^-、阴离子的溶液中,反应并非完全可逆,当溶液合Cl^-、CN^-离子时,电极反应是可逆的,而在F^-、C_2O_4^(2-)、Cit^(3-)、CNS^-、P_2O_7^(2-)等离子存在时,反应是不可逆的.实验证明,Fe^(2+)离子还原时,电极表面有吸附膜生成,此膜对H^+的放电析出有催化作用.从旋转电极实验求得1.0mol·dm^(-3)KCl溶液中,Fe^(3+)离子的扩散系数D_(Fe^(3+))=(7.9±0.1)×10^(-6)cm^2·s^(-1),标准速度常数k=(2.5±0.2)×10^(-3)cm·s^(-1). 江琳才关键词:铁离子 电还原 高品位低活性NMD的活化研究──Ⅲ产品ANMD的物理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996年 用锌离子吸附(ZIA)法、模拟电池放电实验、XRD技术研究从高品位低活性天然二氧化锰(NMD)制得的活化天然二氧化锰(ANMD)产品的比表面积、放电行为以及晶体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NMD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放电活性,其晶型属于α-MnO2.与NMD相比,ANMD的比表面从NMD的8.9m2/g提高到60.1m2/g,放电容量在NH4Cl+ZnCl2介质中从NMD的14.0mA·h提高到23.2mA·h,在KOH介质中从NMD的16.0mA·h提高到29.1mA·h.ANMD的放电性能接近电解二氧化锰(EMD)的水平。 李伟善 谢光炎 江琳才 蒋雄关键词:二氧化锰 天然二氧化锰 活化 物理化学性能 铬(Ⅲ)离子的阴极还原过程研究 被引量:15 1989年 铬(Ⅲ)离子在水溶液中以稳定的d^2sp^3型配位铬离子的形式存在,氧化和还原惰性都高,配体阴离子对其阴极还原行为的影响明显,曾引起不少研究者的兴趣。当前由于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注意,对三价铬电镀已引起重视并开展一定的研究。此种镀液多为硫酸盐、氯化物和硫氰酸盐等溶液,故用现代电化学方法对三价铬离子在这类溶液中的阴极还原行为进行研究是有意义的。 江琳才 简素碧关键词:阴极还原 镀铬 H_3PO_3体系中镍磷非晶态合金及其耐蚀性能 被引量:2 2001年 用恒电流沉积、腐蚀电位和极化电阻等方法研究了 H3PO3体系中 Ni-P合金的电沉积及其镀层的耐蚀性能 ,用 XRD、 XPS、 SEM检测了镀层的晶形、组成和表面形貌 ,探讨了沉积条件对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 H3PO3体系中得到的 Ni-P合金镀层同样具有较强的耐蚀性 ,当镀层中磷的含量达7%时 ,晶形转为非晶态 ,镀层中含磷量越大 。 刘江 蒋雄 江琳才关键词:镍磷合金 腐蚀电位 极化电阻 亚磷酸 电镀法 镀层结构 纳米晶Ni—Mo合金复合镀层中钼含量对析氢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997年 本文利用复合电镀的方法,将用高能机械球磨制备的纳米晶Ni—Mo合金粉制成对析氢反应有高催化性的电极.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试了这些纳米晶的大小及复合镀层的组成,用稳态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这些电极析氢的电化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的范围内镀层中钼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电极析氢的催化活性,电化学脱附是这些电极上析氢反应速度的决定步骤. 马洁 刘顺诚 江琳才 蒋雄关键词:复合镀 析氢反应 纳米晶 核黄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21 1999年 用电位扫描、旋转环盘电极和微分电容等方法研究了核黄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6的介质中,观察到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波,它是可逆的二电子反应,其还原产物RFH2在电极上的吸附为弱吸附,溶出性能良好,在6<pH<10的介质中,出现两个分离但仍有部分重叠的氧化还原波,相应于两步单电子反应,还原所生成的RFH和RFH2发生强吸附,很难溶出.在pH>10的介质中,仍然出现两个分离但有部分重叠的氧化还原波。 李红 江琳才 计亮年关键词:核黄素 电化学还原 玻碳电极 稀土阳离子作镀铬添加剂的研究 被引量:1 1989年 稀土元素化合物在铬酸镀液中的作用问题,目前仍然存在一些疑问和争论。在电镀杂志上可以读到两种观点的报导:一种观点认为稀土化合物添加剂对镀铬液的深镀能力和光亮性能有改善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稀土化合物仅起酸性的自调作用,而不能改变覆盖能力。鉴于我国稀土资源丰富,而广泛应用的镀铬工艺又的确存在电流效率和分散能力皆低的问题,亟待改进,因此运用电化学方法比较准确地探明稀土化合物在铬酸镀液中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具有指导意义的。本文报导的正是我们在这方面的部分研究结果。 陈泳芳 江琳才关键词:添加剂 镀铬 添加剂 稀土 阳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