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樊莉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脏
  • 2篇心脏重构
  • 2篇细胞生成素
  • 2篇红细胞生成
  • 2篇红细胞生成素
  • 2篇促红细胞生成...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生物活性因子
  • 1篇丝裂原
  • 1篇丝裂原活化蛋...
  • 1篇活化
  • 1篇活化蛋白
  • 1篇活化蛋白激酶
  • 1篇活性
  • 1篇活性因子
  • 1篇激酶
  • 1篇急性
  • 1篇急性梗死
  • 1篇梗死

机构

  • 2篇云南省第二人...

作者

  • 2篇江樊莉
  • 2篇李建美
  • 2篇张新金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急性梗死心肌炎症因子的表达被引量:7
2013年
背景:研究表明,炎症细胞因子可影响心肌梗死后的预后,在心脏重构的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促红细胞生成之外的非造血效应也被广泛证实:促红细胞生成素可通过与靶细胞膜表面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结合而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心肌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 SD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为 5 组,假手术组注射生理盐水,手术对照组造模后注射生理盐水,SB203580 组造模后注射 p38 MAPK 的高选择性阻断剂 SB203580,促红细胞生成素组造模后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促红细胞生成素+SB203580 组造模后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SB203580 混合液,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 1 d、1 周、2 周及 4 周进行尾静脉采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1β、白细胞介素 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结果与结论:造模前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 1β、白细胞介素 6、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假手术组各时段白细胞介素 1β、白细胞介素 6、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其余 4 组不同时段各因子检测值呈现造模后 1 d 最高,造模后 4 周回降的趋势(P < 0.05)。造模后手术对照组血清各因子检测值较其他组升高明显,而假手术组血清各因子检测值均低于其他 4 组(P < 0.05);使用药物进行干预的 3 组中,促红细胞生成素+SB203580 组各因子检测值较低(P < 0.05),而促红细胞生成素组与 SB203580 组各因子检测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了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 1β、白细胞介素 6、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炎症因子表达的�
张新金江樊莉李建美
关键词:生物活性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SB203580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心脏重构
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心脏重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2年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造血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非促造血方面的细胞保护作用,特别是在抑制心脏重构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抗炎、抗氧化,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胶原合成及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等方面有关。其作用机制,特别是分子机制的阐明将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广阔的前景。
江樊莉张新金李建美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心脏重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