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宗泽 作品数:13 被引量:36 H指数:3 供职机构: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 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 被引量:3 2010年 江宗泽 杨昆胜关键词:雌激素水平 多发性硬化 受体基因多态性 RECEPTOR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与云南多发性硬化(MS)女性病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分析方法,检测24例MS女性患者和3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ER基因PvuⅡ和XbaⅠ酶切多态性。结果 MS组P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X2=4.296,P<0.05);X等位基因在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X2=0.665,P>0.05);联合基因分析,两组间其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X2=6.073,P>0.05)。结论 ER基因PvuⅡ酶切多态性与MS具有相关性,可能是云南汉族女性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XbaⅠ酶切多态性与MS无相关性。 江宗泽 杨昆胜 董曼丽 马莎关键词: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多发性硬化 低颅压综合征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报道 2010年 江宗泽 李鱼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低颅压综合征 易误诊为神经科疾病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附病例报道 2011年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甲亢)是指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由于其表现形式多,有时常易误诊为神经科疾病。现将我科收治的误诊为神经科疾病的甲亢3例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1,女,57岁,因"发作性双下肢震颤1个月"于2010-06-14入住我科。 江宗泽 陈科宇 李鱼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神经系统疾病 误诊 艾滋病中枢神经系统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一例 2009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1岁,1999年起静脉注射海洛因并成瘾,于2006年6月因“进行性消瘦1年,头痛,发热,意识恍惚3d”入院。1年来体重减轻10kg。入院时体检:体温38.7℃,意识恍惚,时间定向力差,能简单对答。颈稍抵抗,其他体检正常。实验室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Western blot法), 杨咏梅 王立平 艾清龙 江宗泽关键词: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 中枢神经系统 艾滋病 静脉注射海洛因 意识恍惚 BLOT法 多发性硬化的治疗 被引量:3 2008年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髓鞘的脱失,随疾病发展和好转临床上出现波动性症状,随着疾病发展其临床症状逐渐加重,多次复发后出现不可逆性功能障碍。该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其中男女之比约为1∶2。临床上多表现为复发-缓解型。目前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主要是免疫调节治疗。本文就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予以简要介绍。 江宗泽 杨昆胜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免疫调节 孤立性眩晕型后循环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后循环梗死的患者多伴有头晕或眩晕,其中,10%的患者表现可为孤立性眩晕(IV)。IV缺乏临床特异性,通常被漏诊或误诊为周围性眩晕。对于一个仅有眩晕的患者,无法通过临床表现确定其是中枢性还是周围性眩晕。本文通过对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的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周围性眩晕进行比较,探讨如何更早、更准确诊断后循环梗死。 江宗泽 李鱼 雷华 陈科宇关键词:后循环梗死 周围性眩晕 眼震 心房电机械延迟时间对低CHADS_2评分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心房电机械延迟时间(atrial electromechanical interval,AEMI)对低CHADS_2评分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脑卒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随机入选92例低CHADS_2评分的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PAF)患者按有无心源性脑卒中(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E)病史分为两组,其中有CE病史组43例,无CE病史组49例。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值)、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跨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E波减速时间(EDT)、左心室侧壁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并计算E/A值和E/e'值。结果与无CE组比较,CE组患者e'明显降低,AEMI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AEMI均是CHADS_2评分低风险的影响因素。AEMI延长(>82 ms)较AEMI<82 ms的患者发生CE的风险更高(P <0. 05)。结论 AEMI可作为低CHADS_2评分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 李鱼 杨德 黄敏 王子军 曾志 雷华 江宗泽 陈科宇 任俊伟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源性脑卒中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一家系 2015年 先证者(Ⅲ7)男,39岁,右利手,因“行走欠稳7年,加重伴言语不清2年”于2013年8月12日入院。入院前7年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行走不稳,主要表现为行走时左右摇晃,症状在睁眼、闭眼时无差别,患者无肢体无力,双上肢活动不灵活不明显,用筷等精细活动尚可,无言语不清。 江宗泽 曾志 李鱼关键词:橄榄-桥脑-小脑萎缩 家系 言语不清 咽喉部不适 肢体无力 上肢活动 脉压指数与颅内外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脉压指数与颅内外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血管病、周围性眩晕、头痛等患者255例。根据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分为正常组99例,斑块组53例,轻度狭窄组53例(狭窄率<30%),中度狭窄组29例(狭窄率30%~69%),重度狭窄组21例(狭窄率70%~99%),根据不同程度狭窄组又分为颅内狭窄组68例及颅外狭窄组35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血液学指标,完善动态血压,计算平均脉压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脉压指数明显升高(0.41±0.08、0.41±0.05 vs 0.38±0.06,P<0.01;0.43±0.05 vs 0.38±0.06,P<0.05)。颅内狭窄组与颅外狭窄组脉压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1±0.06 vs 0.40±0.05,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颅内外动脉硬化与脉压指数、高血压、年龄呈正相关(P<0.01),与性别、糖尿病、TC、TG和LDL-C不相关(P>0.05)。结论脉压指数与颅内外动脉硬化具有相关性。 雷华 江宗泽 杨丽平 李鱼 陈科宇关键词:颅内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