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彩
- 作品数:20 被引量:34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刑事法实践性教学:方法与反思
- 2014年
- 刑事法学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种类繁多,文中简要述及了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卷宗教学法、庭审观摩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和影像教学法等七种教学方法,并对其中四种主要的教学方法的组织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针对刑事法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 董时华梁文彩郑高键
- 关键词:刑事法实践性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方法
- 论我国贿赂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
- 2009年
- 目前,我国关于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还不够科学,完善我国贿赂犯罪刑事立法已成为刑法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对于受贿罪,改变目前只设立单一罪名的立法模式,针对受贿犯罪的各种不同构成情况,分别设置多个罪名。"性贿赂"应予犯罪化,将现有刑法贿赂犯罪的贿赂范围修改为"不正当好处",对于性贿赂没有必要单设罪名。
- 梁文彩
- 关键词:受贿罪性贿赂
- 网络诽谤行为的刑法分析
- 2015年
- 网络诽谤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作为媒介的诽谤行为。为了有效打击网络诽谤,我国最高司法机关颁布司法解释,明确网络诽谤行为认定犯罪的构成条件,对于准确处理司法实践中的网络诽谤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网络诽谤行为不仅可以以司法实践中曾有过审判实践的诽谤罪定罪处理,还可以寻衅滋事罪与非法经营罪等罪名对其定罪处罚。
- 梁文彩
- 关键词:网络诽谤司法解释要件分析
- 贪污贿赂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 2016年
- 《刑法修正案(九)》为贪污受贿犯罪增设了终身监禁,其严厉性超出贪污受贿犯罪的罪责范围,只要对现有刑法制度加以改造同样可以实现对上述犯罪的惩罚和威慑,因而其增设缺乏必要性。严格行贿罪的特别从宽条款有利于打击贿赂犯罪,刑法典的规定仍显原则性,最新司法解释进一步阐明了适用标准,便于实务部门具体认定和操作。
- 梁文彩
- 关键词:贪污贿赂犯罪终身监禁罚金刑减轻处罚
- 刑事法中情景式案例教学的新探索
- 2014年
- 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帮助法科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但却很难培养学生形成法律职业所需的各项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已成为法学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为进一步增强实践教学效果,有必要在刑事法教学中引入"情景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模式下的案例教学区别于以往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更能培养学生形成法律职业所需的各种实践能力。
- 梁文彩董时华郑高键
- 关键词:情景式教学案例教学教学设计
- 刑法典第6条第1款新释
- 2004年
- 我国刑法典第6条第1款中的"本法"指的是广义刑法,因而该条款中的"法律有特别规定"不是"通说"所说的四种情形,而仅包含其中的两种情形,即有关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解决的规定以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出的例外规定。
- 刘远梁文彩
- 关键词:属地原则特别刑法
- 试论法学教学中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信息网络技术在新世纪的快速发展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高校教育,而现代教育技术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范围也随着教育现代化而得到重视,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准确性,丰富教学手段,而且也可以更好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文在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后,对存在的不足进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法学教育中得到快速发展。
- 梁文彩
- 关键词:法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多媒体
- 犯罪客体概念研究——兼论犯罪客体的要件特征
- 犯罪客体是刑法学犯罪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范畴,无论为了达到理论上的科学性还是为了在实践中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犯罪客体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说,犯罪客体的理论及实践价值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也正因为如此...
- 梁文彩
- 关键词:犯罪客体犯罪构成要件刑法学
- 文献传递
- 浅谈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的建构被引量:8
- 2008年
-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法制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法律教育的主要方向。但是人们发现传统的单调刻板的理论框架式和学院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求。为此,各高校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提出各种新的培养模式,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本文从中国法律教育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各种培养模式的缺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培养模式。
- 梁文彩刘晓霞
- 关键词:复合型法律人才法律硕士
- 农民工犯罪成因及其对策
- 2005年
- 农民工犯罪已成为威胁城市治安的一个重大问题,它的产生与不断增多有其社会背景,有着多层次而复杂的原因。本文从社会、个人两方面入手分析农民工犯罪发生及不断增加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农民工犯罪的几点对策,以图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减少其对现代化建设的负面影响。
- 梁文彩
- 关键词:农民工犯罪犯罪成因社会背景城市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