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佳佳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德福韦酯治疗HBV野生株与变异株混合感染患者3月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耐药的HBV变异株感染及变异株和野生株混合感染患者在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方法在30例拉米夫定治疗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发现HBV YIDD或YVDD变异株感染者21例,变异株与野生株混合感染者9例。给予他们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3月,观察近期疗效。结果在21例变异株感染患者,治疗前血清HBV DNA水平为6.2±1.4 lgcopies/ml,治疗后降为2.3±2.3lgcopies/ml。ALT水平为138.8±153.2U/L,治疗后降为54.5±44.7U/L。AST水平为119.0±175.6U/L,治疗后降为39.8±32.1U/L;在9例混合性感染患者,HBV DNA基线水平为6.0±1.9 lgcopies/ml,治疗后降为2.4±2.4 lgcopies/ml。ALT基线水平为144.7±128.2 U/L,治疗后降为55.8±53.2 U/L。AST基线水平为114.2±131.1 U/L,治疗后降为42.8±32.3U/L,两组各指标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21例变异株感染患者中,治疗后19例(90.5%)HBVDNA转阴,19例(90.5%)ALT复常,在9例混合性感染组,治疗后8例(88.9%)HBV DNA转阴,7例(77.8%)ALT复常(P>0.05)。在变异株感染患者,未发生HBeAg血清转换,而在混合性感染组有37.5%(3/8)发生HBeAg血清转换。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变异株感染或野生株与变异株混合感染患者,近期疗效相似。
- 梁佳佳张振华方立庆熊自忠魏少峰李旭
- 关键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病毒变异株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无应答患者基因型耐药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无应答患者基因型耐药的发生情况。方法: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无应答患者155例,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rtN236T、rtA181V、rtA181T耐药位点。结果:155例患者共检出基因型耐药16例,发生率为10.3%,其中rtN236T位点3例、rtA181V位点7例、rtA181T位点2例、rtA181V+rtA181T位点2例、rtA181T+rtN236T位点1例、rtN236T+rtA181V+rtA181T位点1例。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无应答患者基因型耐药发生率并不高,疗效不佳可能与阿德福韦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能力较弱,病毒水平下降速度较慢有关。
- 张礼周张振华梁佳佳方立庆李旭
- 关键词: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基因型耐药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病毒学反弹患者YMDD变异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选取402例服用拉米夫定后出现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反弹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样品,应用荧光PCR法定性检测YMDD变异情况。402例中有309例(76.87%)检测出YMDD变异,其中120例为YVDD变异,74例为YIDD变异,115例为YVDD+YIDD联合变异;309例YMDD变异患者中同时检测出变异株与野生株占69.26%(214/309),仅检测出变异株占30.74%(95/309)。另外,93例为YMDD野生型阳性。
- 方立庆张振华梁佳佳杨玥孙丙虎张黄醒赵小苗张亚飞李旭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YMDD
- 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类耐药变异位点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随着核苷(酸)类药物使用时间延长,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出现临床耐药的概率逐渐增大.据文献报道,单用相关药物5年的累积耐药率分别为:(1)拉米夫定:1年为24%,2年为38%,3年为49%,4年为67%,5年为70%;(2)阿德福韦酯:1年为0,2年为2%,3年为11%,4年为18%,5年为28%;(3)恩替卡韦:1年为0.2%,2年为0.5%,3年为1.2%,4年为1.2%,5年为1.2%;(4)替比夫定:1年为4%,2年为22%(仅有两年结果);(5)替诺福韦:暂无相关数据[1].一项138例临床观察显示,拉米夫定治疗chb的耐药从治疗6个月后开始出现,并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2],可见早.期耐药的诊断对临床指导用药意义重大.由于检测技术、经济以及认识差异等因素,大部分患者在用药前后没有进行耐药位点监测.随着临床耐药日渐凸显,需要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价格适中的检测手段,本文主要从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人手,结合其原理及技术发展,对耐药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综述.
- 梁佳佳张振华李旭
- 关键词:抗药性核苷(酸)类药物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