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贤超

作品数:60 被引量:302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9篇胰腺
  • 16篇切除
  • 16篇腹腔
  • 15篇修补术
  • 15篇手术
  • 15篇切除术
  • 15篇腹腔镜
  • 13篇疝修补
  • 12篇疝修补术
  • 10篇胰腺癌
  • 10篇腺癌
  • 10篇腹膜
  • 10篇补片
  • 8篇切口
  • 8篇肿瘤
  • 7篇腹股沟
  • 7篇腹股沟疝
  • 6篇代谢
  • 6篇机器人
  • 6篇KUGEL补...

机构

  • 60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作者

  • 60篇林贤超
  • 58篇黄鹤光
  • 45篇陆逢春
  • 43篇陈燕昌
  • 41篇林荣贵
  • 32篇杨媛媛
  • 14篇方海宗
  • 14篇王丛菲
  • 9篇文实
  • 3篇李志水
  • 3篇冯江华
  • 1篇洪登科
  • 1篇王孙建
  • 1篇陈大良
  • 1篇陈飞

传媒

  • 12篇中国实用外科...
  • 7篇中华消化外科...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机器人外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12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闭合性胰腺损伤12例诊断和治疗分析
目的: 进一步提高胰腺外伤诊治水平,提出胰腺外伤个体化处理方案。 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0年8月至2008年3月间收治的12例胰腺外伤病例资料。12例胰腺外伤...
林贤超
关键词:胰腺损伤手术方案
文献传递
闭合性胰腺损伤20例的保存胰腺治疗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进一步提高闭合性胰腺损伤救治水平,尽可能地保留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方法回顾20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该类损伤的治疗措施。结果20例患者均有明确的闭合性上腹部外伤病史,行胰腺CT增强扫描,均符合诊断。根据入院时一般情况、腹部体征、主胰管损伤情况采取急诊手术或非手术治疗。10例因严重腹膜炎及明确的主胰管断裂而行急诊手术,其中胰尾切除1例,单纯外引流6例,断裂胰管外引流、二期手术3例;10例临床情况稳定、无明确主胰管损伤者,急性期在密切观察下行非手术治疗,其中3例治愈,7例延期手术,包括因胰头血肿扩大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3例,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3例。20例患者均全部治愈。结论闭合性胰腺损伤采用保存胰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并可避免胰腺切除,最大限度地保留胰腺内外分泌功能。
林贤超黄鹤光陈燕昌陆逢春林荣贵
关键词:胰腺闭合性个体化治疗
20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个体化阶段性肠内营养回顾分析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阶段性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使用及作用。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普外科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204例采用个体化阶段性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SAP病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了解个体化及阶段性肠内营养在SAP治疗中的重要意义。结果住院期间经过个体化阶段性肠内营养,SAP病人肝功、血脂恢复正常,胰性脑病消失,恢复正常饮食,拔除营养管痊愈出院。有伴发假性囊肿的病人根据实时监测结果调整肠内营养,使其达到对囊肿的最小影响后带管出院,门诊随访。经过治疗囊肿自行吸收者49例,延期经过3个月行内引流术者32例。病人施行肠内营养时间为20~95d。结论SAP病人经过急性期的处理后进行肠内营养是安全而且是必需的,但需注意因人而异的“个体化”及循序渐进的“阶段性”,让肠内营养在SAP的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陆逢春黄鹤光陈燕昌林贤超
关键词:胰腺炎肠内营养个体化
腹腔镜保留脾脏胰腺远端切除术血管处理22例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脾脏胰腺远端切除术血管处理技巧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对22例胰体尾良性肿瘤或交界性肿瘤病人行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22例病人中,16例施行保留脾脏动静脉远端胰腺切除术;2例施行结扎脾动静脉,保留胃短血管,胃网膜左血管的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2例施行结扎脾动脉主干,保留胃网膜左动脉,脾静脉和脾门动脉血供的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2例施行结扎脾静脉主干,保留脾动脉、胃网膜左静脉和脾门区静脉血管的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脾脏大小无变化,脾脏血供好。结论胰体尾良性肿瘤或交界性肿瘤应根据肿瘤和血管关系术中采用不同的血管处理方法,施行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是安全的。
黄鹤光陈燕昌陆逢春林贤超林荣贵杨媛媛
关键词:胰腺肿瘤腹腔镜血管
胰腺癌核磁共振血清代谢组学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分析胰腺癌患者血清代谢变化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3例胰腺癌患者(设为胰腺癌组)及同期16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运用核磁共振方法检测胰腺癌组患者和对照组者血清,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OPLSDA)的多变量统计分析,筛选胰腺癌组患者和对照组者的差异代谢物。观察指标:(1)核磁共振氢谱数据的多变量统计分析:PCA结果、PLSDA结果和OPLSDA结果。(2)筛选差异代谢物。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1)核磁共振氢谱数据的多变量统计分析:PCA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对原始资料的解释率分别为54.9%、23.5%,两者的累计贡献率达78.4%。PLSDA结果显示:胰腺癌组和对照组样本得分点显示出较好的分离趋势。该模型的X矩阵解释率(R2X)、Y矩阵解释率(R2Y)和预测率(Q2)分别为0.254、0.816和0.385。OPLSDA结果显示:胰腺癌组和对照组者样本对比的差异进一步凸显,两组得分点达到很好的区分效果,以此为基础筛选两组间的差异代谢物。该模型的R2X、R2Y与Q2分别为0.254、0.816和0.433。(2)筛选差异代谢物:胰腺癌组患者和对照组者血清共归属出35种代谢物。与对照组比较,胰腺癌组患者血清中3羟基丁酸、柠檬酸、甲酸、谷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表达量升高(r=0.524,0.511,0.656,0.566,0.503,0.498,0.648,P〈0.05);而3甲基组氨酸、丙氨酸、谷氨酰胺、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表达量降低(r=-0.607,-0.508,-0.560,-0.568,-0.559,P〈0.05)。
林贤超占博涵文实李志水冯江华黄鹤光
关键词:胰腺肿瘤核磁共振代谢组学血清标志物
腹膜前修补技术(Kugel补片)治疗腹股沟疝及股疝:10年单一中心临床经验
目的 探讨腹膜前修补技术(Kugel 补片)治疗腹股沟疝及股疝10年单一中心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我科自2004年11月至2014年11月间施行腹膜前修补技术(Kugel 补片)的3200例腹股沟疝及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林荣贵黄鹤光陈燕昌陆逢春林贤超杨媛媛
关键词:腹股沟疝股疝疝修补术
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大鼠胰腺癌及上皮内瘤变组织代谢变化
目的 研究SD大鼠胰腺上皮内瘤变(Panln)、胰腺癌(P.C)与正常胰腺组织的代谢差异,提出潜在的代谢生物标志物,并探讨其应用于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SD大鼠胰体尾荷包包埋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建立动...
文实李志水林贤超白建喜黄鹤光冯江华
外科治疗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手术治疗及腹壁重建方式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2例IM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主要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诊治经验。结果 12例患者中免疫组化:梭形细胞表达的间叶细胞标记波纹蛋白(Vim)(12/12)、肌源性标记平滑肌肌动蛋白(SMA)(12/12)和肌特异性肌动蛋白(MSA)(12/12),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8/12)、类肌钙蛋白(Calponin)(5/12)、结蛋白(Desmin)(4/12)、角蛋白(CK)(3/12)。10例行肿瘤完整切除,1例行肿瘤部分切除,1例行活检。随访2~44个月,10例术后无瘤生存。结论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治疗主要是通过外科手术,多数IMT患者完整切除肿瘤预后尚可,较少发生复发、转移,恶变,但个别IMT恶性度高,容易复发。
林荣贵黄鹤光陈燕昌陆逢春林贤超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理学
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手术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8年5月31日至2014年10月9日施行腹腔镜脾切除术77例,以脾脏的长径是否≥20 cm分为巨脾组(n=13)与非巨脾组(n=64)两组,并回顾同期进行的74例开腹巨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归为开腹组(n=74),对比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非巨脾组相比,巨脾组手术时间长[(223.0±30.6)min vs.(171.9±14.2)min]、术中出血多[(360.0±57.9)ml vs.(130.8±26.2)ml]、术后住院时间长[(10.1±2.6)d vs.(7.6±0.9)d]。与开腹组相比,巨脾组术后恢复进食时间[(2.7±0.8)d vs.(4.1±0.4)d]及术后住院时间短[(10.1±2.6)d vs.(15.4±2.0)d]。结论: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康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郑佳隆黄鹤光陈燕昌陆逢春林贤超林荣贵杨媛媛
关键词:脾大脾切除术腹腔镜检查剖腹术疗效比较研究
巨大切口疝合并造口旁疝1例报告被引量:2
2016年
腹壁切口疝和造口旁疝分别是开腹手术和肠造口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外科治疗较为困难,修补手术并发症较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收治1例巨大切口疝合并造口旁疝病人。现将其手术及术后复杂并发症的处理过程报告如下;
林贤超陈燕昌陆逢春黄鹤光
关键词:切口疝造口旁疝并发症补片感染肠瘘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