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璐

作品数:20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省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视网膜
  • 9篇网膜
  • 6篇血管
  • 5篇视网膜病
  • 5篇视网膜病变
  • 5篇病变
  • 4篇新生血管
  • 4篇原花青素
  • 4篇花青素
  • 4篇黄斑
  • 3篇新生血管形成
  • 3篇血管形成
  • 3篇视网膜新生血...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生长因子
  • 3篇玻璃体
  • 2篇血管成像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氧诱导视网膜...

机构

  • 13篇山西省眼科医...
  • 9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0篇杨璐
  • 5篇张东昌
  • 5篇李冬平
  • 5篇刘小燕
  • 4篇贾亚丁
  • 4篇杜淑芳
  • 3篇李勇
  • 2篇董京艳
  • 2篇段雅剑
  • 2篇张蕴达
  • 1篇孙莉萍
  • 1篇奚志琴
  • 1篇岑雯
  • 1篇杨静
  • 1篇王瑞栋
  • 1篇冯文莉
  • 1篇李静
  • 1篇苏强
  • 1篇李宏
  • 1篇乔祖莎

传媒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华眼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西省三甲综合医院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对策研究
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成功经验,又切实考虑到山西省的实际,前期在三甲综合医院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了解了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医务社工服务的认知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本土化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对策:构建...
杨璐
关键词:公共卫生医院管理社会服务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治疗严重视网膜脱离的护理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治疗严重视网膜脱离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严重视网膜脱离病人60例,将入组病人按先后序列号(1~60)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人的视力、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的无光感、光感、手动、眼前指数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内比较两组病人的视力较干预前均有改善(P<0.05),但干预后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病人中眼压升高1例,眼压降低1例,前房积血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常规护理组病人中眼压升高5例,眼压降低1例,前房积血2例,其他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7%。综合护理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治疗严重视网膜脱离的综合护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刘小燕李勇杨璐李静张丽娟李宏赵忠华
关键词:手术复位护理
肝硬化门静脉及属支MSCTA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价值
目的:观察门静脉及属支、侧支循环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表现特点,并探讨其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及方法:本研究应用GElightspeedVCT64排螺旋CT对7...
杨璐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文献传递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 探讨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ANGIO-OCT)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60例(共60只眼),均按照连续3次每月注射后改用按需治疗方案(3+PRN)给予患者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并采用ANGIO-OCT扫描患者视网膜.比较治疗前后患者ANGIO-OCT图像特征、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黄斑区视网膜外层血流密度(ORVD)、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CCVD)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Pearson法分析BCVA与CRT、ORVD及CCVD的相关性.结果 抗VEGF治疗后,末次随访与治疗前相比,发现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态有所好转,趋于正常化,周边毛细血管数量和密度均有所下降.治疗后第1、3、6个月,患者BCVA、CRT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第3个月患者BCVA、CRT均明显低于第1、6个月(P<0.05).治疗后第1、3、6个月,患者ORVD、CCVD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第3个月患者ORVD、CCVD均明显高于第1、6个月(P<0.05).治疗后,7例患者出现眼内异物感,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3例患者出现球结膜下出血,休息后症状自行好转,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20%.BCVA与CRT呈正相关(P<0.05),与ORVD及CCVD呈负相关(P<0.05).结论 抗VEGF药物对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且安全性较高. ANGIO-OCT可为患者的治疗与随访提供指导.
苏强杨璐王春芳王瑞栋
关键词:光学相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黄斑变性
多模式眼底影像技术在高度近视眼检查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近年来,随着近视眼的患病率逐年上升,高度近视眼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长。高度近视眼的发展,会逐步导致眼底病理性改变,从而影响视功能,造成日常生活质量下降。定期检查高度近视眼的眼底,并获得可靠指标,对全面准确评估高度近视眼的发展程度十分重要。鉴于眼底影像技术能够准确评估眼底结构和眼外形的改变,故该技术在高度近视眼检查中受到高度关注。本文中笔者对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微视野计及眼底自发荧光等多模式眼底影像技术在高度近视眼检查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牛红蕾张东昌杨璐
关键词:高度近视眼自发荧光
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杨璐贾亚丁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前膜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特发性黄斑裂孔视力下降视物变形
葡萄籽原花青素诱导Sprague-Dawley大鼠眼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凋亡及自噬性死亡
杨璐贾亚丁张东昌
VVC患者临床分离白念珠菌Mrr2、CDR1与氟康唑耐药关系的研究
目的:⑴了解本地VVC患者念珠菌感染的菌种分布情况及其对FCA的敏感性;⑵探讨VVC患者临床分离白念珠菌Mrr2突变与FCA耐药的关系;⑶探讨VVC患者临床分离白念珠菌Mrr2、CDR1的mRNA表达水平与FCA耐药的关...
杨璐
关键词:皮肤感染白念珠菌细菌耐药临床药理
数字化远程医疗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可持续发展的应用
2022年
探讨数字化远程医疗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数字化远程医疗通信技术,建立社区卫生机构与对口专科医院的合作技术平台。入组患者:长治市黎城县城内社区卫生中心管辖常住居民,其中108例216眼(男59例,女49例)经内分泌科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由卫生院工作人员采集入组者双眼DFP、OCT及FFA等结果的图像资料,并将各项采集图像资料通过互联网上传至山西省眼科医院服务器。由山西省眼科医院相关专业医生集中阅片,随后将阅片结果通过互联网反馈传输给社区卫生院,打印报告结果交给入组者,相关全部数据导入入组者个人档案,最终完成对社区受检居民的DR筛查。结果:在入组的糖尿病患者中,正常眼底组有52眼(24.07%);NPDR组有98眼(45.37%),其中I期42眼,Ⅱ期32眼,Ⅲ期24眼;PDR有66眼(30.55%),其中Ⅳ期30眼,Ⅴ期24眼,Ⅵ期12眼。DFP及FFA可以直观、客观及准确地显示出DR各期特征的变化,OCT提示DR患者黄斑区病变的超微改变及水肿程度,有效规避了主观文字描述产生的可能性偏差。结论:定期有序地进行相关眼部检查,开展数字化远程DR筛查是提高DR检出率的有效方法,大大降低筛查的经济成本,使DR筛查成为糖尿病患者负担得起的个性化医疗。
杨璐李冬平杨芬杜淑芳张蕴达
关键词:数字化远程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VVC患者临床分离白念珠菌Cap1、Mrr1和MDR1在唑类药物交叉耐药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锌簇转录因子Cap1、Mrr1基因突变/高表达及外排泵基因MDR1的mRNA表达水平在唑类抗真菌药物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伏立康唑(VRC)交叉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疑似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培养、分离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获得试验用白念珠菌耐药和敏感菌株共68株。采用PCR方法扩增68株白念珠菌临床分离菌株Cap1、Mrr1基因,并进行双向测序,应用Blast软件,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基因突变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锌簇转录因子Cap1、Mrr1和外排泵基因MDR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Cap1测序中1株ITR、VRC交叉耐药菌株出现P311S错义突变。Mrr1测序中1株FCA、ITR、VRC交叉耐药菌株出现5个错义突变(T917M,I'923I,E1020Q,F1032L,S1037L);FCA、ITR、VRC交叉耐药菌株组中Cap1/Mrr1/MDR1的mRNA表达量分别高于敏感菌株组;CA、ITR、VRC交叉耐药菌株组Cap1和MDR1(r=0.173,P=0.571),Mrr1和MDR1(r=-0.091,P=0.766),Cap1和Mrr1基因(r=0.025,P=0.936)的mRNA表达量不相关(均P〉0.05)。结论Cap1和Mrr1的突变可能和唑类药物交叉耐药有关。
杨静冯文莉杨璐祝欣奚志琴乔祖莎岑雯
关键词:念珠菌病外阴阴道念珠菌外排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