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琰
- 作品数:141 被引量:544H指数:12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对闭合性跟腱断裂诊断价值的探讨
- 跟腱断裂临床上并不少见,但闭合性跟腱断裂仍易被漏诊,对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收治的闭合性跟腱断裂21例进行超声检查,认为超声检查对跟腱断裂有特异性表现,能清晰显示微细结构,不仅能准确地诊断跟腱断裂,还为临床手术方...
- 李志杰高伟阳杨琰
- 文献传递
- 瞬时波强技术对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WI)技术结合多普勒组织成像(DTI)分析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变化。方法选择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21例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T2DM+EH)患者25例,正常对照组25例。应用脉冲多普勒测量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A),DTI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Ea、Aa),WI检测右颈总动脉瞬时减速度波强(W2),对比分析三组受试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Ea减低(P〈0.05),E/Ea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2明显增高(P〈0.01)。T2DM+EH组与对照组比较Ea明显减低(P〈0.01),E/Ea明显增高(P〈0.01),W2增高(P〈0.05)。与T2DM组比较,T2DM+EH组E/Ea增高(P〈0.05),Ea、W2呈减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EH组、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Aa呈增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技术联合DTI可以无创、全面地评价2型糖尿病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改变。
- 朱虹田新桥茹翱吴朝明张超杨琰周娟刘敏郑磊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高血压
- 超声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40例临床已确诊为骨性关节炎的膝关节进行超声检查,描述关节滑膜有无增厚,关节腔有无积液,有无骨质增生,有无半月板突出及变性,有无软骨退变。结果40例病变膝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
- 吴道珠田新桥倪双双罗洪霞杨琰
- 文献传递
- 超声显示前臂骨间膜的可行性研究
- 目的观察前臂骨间膜的声像图特点,为前壁骨折合并骨间膜损伤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采用高频探头,对28例健康志愿者共56只前臂进行超声检查,同时与骨科医师共同观察,并与MRI图像进行对照。结果完整的骨间膜在横切面和长轴切面上均...
- 黄湖杨琰黄福光黄品同
- 文献传递
- 速度向量成像检测糖尿病早期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的价值
- 对糖尿病早期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进行了分析,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进行检测的应用价值,指出糖尿病大鼠早期即可发生收缩功能损害,VVI技术可较早检出这种变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田新桥茹翱何慧疗郑磊张超杨琰张毅周娟
- 关键词:糖尿病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 文献传递
- 超声造影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评价
-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定量评价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初步探讨糖尿病与心脑血管事件关系。方法97例经常规超声检查检查至少有一个软斑块厚度>2.5mm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分为糖尿合并脑梗死组(30例)、...
- 张莹黄品同杨琰孙海燕王小同李艳萍
- 文献传递
- 单心室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特点与诊断
- 田新桥黄品同黄福光胡型锑孙海燕吴道珠杨琰
- 关键词:单心室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
- 速度向量成像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弹性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并分为A组(32例,无血管并发症)和B组(28例,存在血管并发症)。58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颈动脉管壁6个节段(前外侧壁、前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后壁、后外侧壁)的速度达峰时间(VTTP)、最大速度(Vmax)、最大应变(Smax)和最大应变率(SRmax)。结果对照组、A组、B组组内各节段间的VTTP、Smax和SR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节段间的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前外侧壁、后外侧壁高于后壁、后内侧壁、前内侧壁。对照组、A组、B组间对应各节段的VTTP、Vmax、Smax、SR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I技术能够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弹性的改变。
- 邹春鹏黄品同焦岩金慧佩杨琰陈琳
- 关键词:超声检查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速度向量成像
- 直肠超声在肛瘘疾病术前分型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腔内超声诊断肛瘘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肛瘘病人于术前进行常规腔内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肛瘘声像图分为4型,发现肛瘘分支27例,符合率为92%;腔内超声诊断内口的灵敏度82....
- 吴道珠吕夕明杨琰
- 文献传递
- 高频超声引导锁骨上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8
- 2011年
-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引导锁骨上、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来评价锁骨上、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价值,旨在探讨一种新的外周神经阻滞方法。方法:选择上肢前臂及手部、血管造瘘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超声引导锁骨上(SCB)和锁骨下(ICB)二组,每组各60例,各组均在超声引导下完成阻滞,两组测定麻醉操作时间,分别记录腋神经、上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的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麻醉并发症,并评定麻醉效果。结果:高频超声能成功地引导到达靶神经,并能清晰地显示局麻药的扩散。SCB组和ICB组的麻醉操作时间分别为(4.5±3.2)min,(3.9±1.6)min,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CB组的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起效时间分别为(8.3±3.1)min、(7.1±2.8)min和(3.8±4.1)min,ICB组分别为(4.1±2.0)min、(3.6±1.7)min和(8.5±1.8)min,SCB的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的起效时间较ICB组长,而桡神经的起效时间较短(P<0.05);两组麻醉完善率为100%。SUB组麻醉有效率86%,INF组有效率8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CB的组Horner`s综合征发生率为16%,ICB无并发症。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楚地显示臂丛神经,其能监测锁骨上、下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可行的区域麻醉方法,尤其对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更为安全有效。
- 吴道珠黄品同李挺徐旭仲余微萍杨琰
- 关键词:超声臂丛神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