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玲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实验医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氧化剂
  • 1篇荧光
  • 1篇元件
  • 1篇照射
  • 1篇气溶胶
  • 1篇紫外线
  • 1篇紫外线照射
  • 1篇腺病
  • 1篇腺病毒
  • 1篇绿色荧光
  • 1篇抗氧化
  • 1篇抗氧化剂
  • 1篇功能分析
  • 1篇Γ-谷氨酰半...
  • 1篇氨酸
  • 1篇半胱氨酸
  • 1篇半胱氨酸合成...
  • 1篇E-BOX

机构

  • 2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呼吸疾病...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杨玲
  • 2篇李冰
  • 2篇冉丕鑫
  • 2篇洪玮
  • 1篇毕新慧
  • 1篇赖宁
  • 1篇付欣
  • 1篇周问渠
  • 1篇李晓岩

传媒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紫外线照射对腺病毒气溶胶活力和粒级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对腺病毒气溶胶活力和粒级分布的影响。方法在2000L的腔室中通过TK-3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将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腺病毒形成气溶胶,暴露在预先设定波长的紫外线下,用多级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进行采样。对采样样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基因组拷贝数。通过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带绿色荧光的PK15细胞数可直观检测病毒的感染力及活力。结果带有绿色荧光的PK15细胞数及FQ.PCR检测结果均提示所采集的病毒气溶胶主要分布在第6级。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照射5min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荧光数明显减少。波长为254nm紫外线照射30min时,6个级别的细胞内均未见绿色荧光。波为365nm紫外线照射30min时,绿色荧光数仍较多。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照射30min时没有观察到有绿色荧光的细胞,但是FQ-PCR结果提示病毒基因组拷贝数仍较高。结论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比365nm的紫外线照射灭活腺病毒气溶胶的效果更显著。两种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对腺病毒气溶胶的粒级分布没有显著影响。病毒基因组的存在并不能代表病毒有感染力。
杨玲李晓岩毕新慧周问渠洪玮冉丕鑫李冰
关键词:紫外线腺病毒气溶胶绿色荧光
大鼠GCLC基因两个相邻E-box元件功能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 研究GCLC基因上游两个相邻E-box元件的作用及探讨E-box元件组合的基因转录抑制机制.方法 利用PCR定点缺失法构建单缺失E-box元件(-804~-799)以及双缺失E-box元件(-804~-799、-729~-724)含GCLC上游启动子序列的报告基因载体.将所构建的载体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染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RTE)、大鼠肺泡上皮细胞(CCL-149),通过比较转染后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分析E-box元件对GCLC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出定点缺失E-box元件的GCLC-Luc.在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和大鼠肺泡上皮细胞(CCL-149),转染GCLC-delhE-box-Luc组与GCLC-DdelE-box-Luc组荧光素酶值较转染GCLC-Luc组均明显升高(P均<0.01),均与转染GCLC-delE-box-Luc组荧光素酶值水平大致相同.E-box元件(-804~-799,CACATG )在GCLC基因的基础状态下的转录表达中起抑制作用.结论 两个E-box元件可能以转录因子及元件复合物形式抑制GCLC基因的转录调控.
洪玮付欣赖宁杨玲冉丕鑫李冰
关键词: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氧化剂抗氧化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